父母恩情大于天——从“陆绩怀橘”带来的感悟和启示

最近看陈寿《三国志.吴书》里的一段记载,介绍了一位吴国人物陆绩,特别受感动。原文是这样:“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翻译过来就是:东汉末年,六岁的苏州人陆绩跟随时任庐江太守的父亲陆康、去九江拜见高官袁术。袁术招待上门的小客人,用的是橘子。这大户人家的橘子品种好,小陆绩舍不得全部吃完,就将其中两枚塞进怀中,想带给家里的母亲。临别告辞,躬身施礼之际,三个橘子滚落地上,袁术笑问他:“陆郎啊,你来我家做客,怎么还把橘子带走?”陆绩如实承认:“好橘子,我是拿回去孝敬母亲的。”袁术对陆绩的回答非常满意,即欣赏又敬佩,后来还常常在别人面前说起。内容看着平淡无奇,但就这么一个“怀橘”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我。\u0001

父母恩情大于天——从“陆绩怀橘”带来的感悟和启示

吴国的陆绩的孝名四邻八方的人都知道,也是一位十分聪明的人,因为酷爱读书,见多识广、博学多才,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神童”。 年仅六岁的陆绩就想到有好吃的水果去孝敬母亲,自己不惜冒着被人当成小偷的危险。说明小孩子有大爱,心里能够想着:家里没有橘子,给母亲带几个尝尝,让母亲高兴。这么聪明伶俐有爱心的孩子谁能不喜欢呢?后来陆绩辅佐孙策、孙权统一江东,与魏蜀三分天下,功劳颇多,蜀国军师庞统就称赞他:“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意思是:陆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动但脚力强劲的马,有超逸的才能。

父母恩情大于天——从“陆绩怀橘”带来的感悟和启示


“陆绩怀橘”事情看起来不大,但意义却非同寻常。古代《孝经》和《三字经》里都特别说到了“孝”,教人们这么尽孝,说明古人特别重视“尽孝”,尊敬父母是一种常态和习惯,他们深知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带大多么不容易,风风雨雨,省吃俭用,把好吃好穿都让给了儿子,自己宁愿为儿女遮风挡雨,忍受岁月的消磨,从来不会有怨言,可以说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大、比海深,可以说父母把前本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关心儿女的身上了。

父母恩情大于天——从“陆绩怀橘”带来的感悟和启示

\u0001做父母的能对儿女不计成本的付出,做儿女的会不会把这种付出认为是“恩情”或者给予回馈报答呢?我看未必人人能做到,去年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新闻:河南某农村五个儿子不管父亲,任凭父亲在村边搭简易棚住,平常生活全靠自己想办法,原来是几个儿子都嫌父亲偏向其他兄弟,认为“家产分配不公”。后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