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衝擊,經濟復甦如何“對症下藥”?

面對疫情衝擊,經濟復甦如何“對症下藥”?| 社會科學報

當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形勢日趨向好,總體的態勢也是積極向上。疫情雖然給短期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影響,但不會改變長期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據國家發改委數據,截至3月20日,全國重點項目復工率已經達到89.1%。目前,南方地區重點項目復工率為98.1%,北方地區重點項目復工率為60.3%,相對較低。

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還面臨疫情防控問題。如何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關係,解決企業面臨的困境?從短期和中長期來看,又應該如何“對症下藥”,保證經濟合理增長?日前,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在線上舉辦季度宏觀政策報告論證會,多位與會嘉賓圍繞上述議題展開分析與討論,本報特擇要刊發,以期解碼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經濟和企業如何實現長遠發展,保持理性,謀劃未來。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原文 :《應對疫情衝擊,保持經濟合理增長》

圖片 |網絡

CF40學術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

平衡恢復生產和防控疫情是關鍵

現階段我國面臨的主要矛盾是控制疫情和恢復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對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正處於前者向後者轉化但又尚未完成轉化的階段。由於疫情的特殊性和未知性,現階段很難說發生反覆的概率有多大,目前控制疫情依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當前恢復生產的前提就是不要讓疫情出現難以控制的反覆。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究竟該如何平衡恢復生產和防控疫情之間的關係?控制人口流動既是疫情防控的關鍵,也是復工復產的關鍵。對此,國家可以制定統一的開工防疫標準,使企業有章可循,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儘快恢復生產。抓防疫是為開工創造條件,決不能以抓防疫為由而不開工。上級政府要有效調動下級政府和企業領導的積極性,可以採取必要的獎勵機制——對於確有困難無法開工的企業,不能強行勒令企業開工;對於以防疫為名而不作為者,嚴格問責。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對於資金流動,當前金融機構的工作重點是確保供應鏈不因資金鍊的中斷而中斷。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應確保不抽貸不壓貸,延長還款免息期,對受疫情影響的客戶適當提高風險容忍度,加大對生產醫藥防護企業的審批效率和貸款支持。

CF40成員、財政部金融司司長王毅

統籌補短板投入和制度性改革

財政政策發揮主力軍作用的同時,還需特別注意以下問題:一是短期應急政策不能長期化、固定化、擴大化。比如,財政部和央行合作的三千億針對擴大防護用品生產供給的再貸款引發了其他行業的攀比行為,這是萬萬要不得的。時間長了,會產生套利空間。二是基於交易行為的階段性稅費減免作用有限,企業獲得感並不強,應謹慎實施。三是基於固定收入和固定支出的優惠政策是有效的,應該抓緊出臺,但也要適時適度,注意政策的有效期。應對一些外溢性高、易出現系統性崩塌的環節進行定點救助,而不是簡單地在宏觀層面上放鬆。如果疫情反覆、長期存在,則可能對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分工產生衝擊。如果一些外資企業在較長時間內都沒有辦法在中國進行生產,會不會考慮調整全球佈局?我們不能忽視這一問題的經濟影響,必須做好應對政策。

可抓住當前機會,在全國城鄉基礎設施方面統籌謀劃一批補短板投入和制度性改革,如政府投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這方面,我國在歷史上有過很好的經驗,如當年的“村村通”工程。此外,還有三項研究建議:第一,全面推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第二,漸進地推遲退休年齡,彌補社保缺口;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第三,住房公積金制度確有弊病,改革勢在必行。最後,改善公共管理和服務要依託於合理的問責機制。

CF40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張曉慧

應對短長期衝擊的宏觀政策應有區別

應對短期衝擊不應使用全局性的、長期的、不可逆性的政策手段,而是應該主要採取結構性的、短期性的、可逆性的政策工具,這是實施時滯較長的貨幣政策時尤需注意的一點。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即便可以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助力對沖當前疫情帶來的短期衝擊,我們仍然面臨著貨幣政策傳導方面的長期阻滯。從總量角度來看,銀行間市場從始至終都是不缺流動性的,無風險利率其實並不很高,問題在於如何將流動性傳導至中小企業。這就涉及貨幣政策的老問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夠順暢。由此看來,尤需抓住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時機,對經濟金融活動當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阻滯進行堅決改革。

要想建立貨幣政策順暢傳導的有效機制,就要在央行的貨幣供應、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實體經濟這三大環節上做功課,消除其中的阻滯。除了央行要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企業經營環境必須保持穩定,有較強的風險定價能力,同時也要為金融機構解決可以支撐和擴大信貸投放的資本約束、流動性約束和價格約束,嚴厲打擊金融套利和資金空轉行為,方可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市場上存在一些希望通過降低貸款基準利率來實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呼聲,不希望利率市場化進程走回頭路。雖然從當前看存款基準利率仍是整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但在貸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還是應該堅持使用下調MLF、DR007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方式帶動LPR下調,來實現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降低,這樣可能更有利於“利率的兩軌並一軌”。當短期衝擊遇到了長期改革的問題,還是堅決不能手軟,要堅定地沿著改革的方向走下去。

CF40學術委員、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

相關經濟主體要共度難關

鑑於復工復產和疫情反覆之間存在太多的未知因素和不確定性,很難制定全國統一性的政策,應當在分區分級的基礎上,把更多的具體事務決策權交給地方和更基層單位。上級政府做好監測疫情和隨時採取補救措施的準備。在這一過程中應當允許地方政府不斷摸索、試錯。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經濟活動主體如何預期未來的疫情發展,對於下一步的經濟活動,以及政策干預具有決定性作用。如果企業和居民認為疫情能夠得到及時遏制、經濟活動很快會恢復正常,那麼經濟活動將會在短暫的“凍結”狀態之後出現報復性反彈。現在房地產企業賣不出去的房子、航空公司賣不出去的機票等許多被抑制的需求、被延後的需求都會在經濟活動恢復正常後集中爆發,大部分需求都會得到補償。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即使一些需求無法恢復,但如果預算已經留好,也可能通過其他形式的需求增加體現出來。在這種預期下,政策干預的著力點在於防止商業活動的現金流斷裂,而防止流動性斷裂的最重要的辦法,就是政府、銀行、企業、員工、供貨商等相關經濟主體共度難關——可將員工工資水平暫時降低,由政府為員工提供一定數量的收入補貼。銀行方面可給予一定利息免徵,財政方面可提供貼息,五險一金可暫時免除等。

如果認為疫情來回搖擺的不確定性難以排除,那麼就需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像當年的“西班牙流感”一般反覆發作,發展成為人類與流行病的長期鬥爭,那麼無疑多個經濟部門將會受到長遠影響,一些經濟活動在較長時間內難以開展的可能性無法排除。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在這樣的預期之下,許多商業活動需要面對的已經不只是流動性問題,而是清償力問題,是商業模式的生存問題。哪些商業活動能夠繼續,哪些需要調整或關閉,銀行壞賬如何處理,這些都會帶來問題。在高度市場化的背景下,這要通過分散決策來降低風險,由市場機制的優勝劣汰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可以儘量穩定總需求,降低恐慌,並設法為銀行和企業員工提供必要的支持。當然,從現在的情況看,中國較快控制住疫情的可能性顯然是比較大的。

CF40學術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

數字經濟可起到經濟穩定器的作用

螞蟻金服的一項對兩萬多小微企業的調查顯示,超八成的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受疫情影響較大,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在這些薄弱群體中,尤其以“小店”為代表的個體經營者的抗壓力最弱,對資金的需求也最迫切。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前的一些政策可以很好地緩解頭部企業的問題,但那些分散化的小微企業,即長尾客戶,實際上很難享受到政策優惠,而復工最大的挑戰也在於這些企業。

要防止企業倒閉、失業增加、金融業不良資產增加三者之間形成惡性循環。如果大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難,這可能就是一個系統性風險。更加不能忽視的,是疫情帶來的潛在風險。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可以充分發揮數字金融和數字經濟的作用——與17年前“非典”時期相比,當前的一個很大不同就是數字經濟有了巨大發展,目前網購佔社會零售總額的比例已經超過20%,數字經濟可以起到經濟穩定器的作用。此外,數字金融在支持中小企業復甦方面也大有可為。中央銀行與監管部門的支持政策應該向網絡銀行或者城商行傾斜。緩解現金流斷裂問題的出路主要有三條:一是增加業務收入,二是減少經營成本,三是獲得外部融資。如果按照迫切性排序,越往後的越重要。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700期第1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經合組織最新報告: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有何衝擊?| 社會科學報

經濟戰疫 | 疫情衝擊下,企業“路在何方”?

展望 | 戰“疫”結束後,新興經濟或將迎來“春天”

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如何“对症下药”?| 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