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的佟国维老谋深算,他到底输在了哪里?

JoyfulZY


导读:佟国维不但是外戚还是能臣,是《雍正王朝》中是康熙一朝的上书房大臣之首有佟半朝之称。康熙在明珠、索额图一以后对佟国维本来多有倚重,但是在推荐新太子上犯了康熙的忌讳。佟国维与皇八子胤禩越格交往,已经实属不该。在与康熙达成利益交换后,居然吞下了九门提督职位还坚持推荐皇八子为太子殊为不智。再被康熙揭穿后不但没有羞愧,而且还质问皇上为何不能推荐皇八子为太子?明知故犯在先,不守承诺在后。作为坚持外戚插手储君人选就是犯了最大的忌讳,这还是与爱新觉罗联姻联亲、休戚相共的佟家的家风吗?

在《雍正王朝》中,几个上书房大臣中佟国维和张廷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做官方式。佟国维是外戚,世代与皇家联姻出过两个皇后。佟国维自身能力不差,况且曾跟随康熙亲征葛尔丹。兄长佟国纲战士沙场,留下的侄儿就是后来的九门提督隆科多。按说这样的家世应该用不着掺和储君的事情,谁当皇上都免不了一世的富贵。但是佟国维一门心思的替老八胤禩筹划,在重大问题上甚至为老八充当了幕僚和同盟的角色。而张廷玉奉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做官方针,不与任何皇子过于亲密恪守为臣之道。所以张廷玉成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而有“佟半朝”之称的佟国维最终黯然出局。


身为有巨大影响力的上书房大臣,佟国维身为外戚与皇子交往密切触犯了康熙的忌讳

佟国维是上书房大臣之首,位于马齐、张廷玉之前。在《雍正王朝》剧中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皇八子胤禩夺嫡部分计划。老四胤禛通过江南筹款赈灾荣升雍郡王,又因为以孤臣的心态勇于承担追比国库欠款的事被康熙看中。在宰白鹅事件爆发后,差点被冤杀的张五哥在法场被康熙救下。废太子就在眼前,是否要承担这个清理户部的差事老八拿不准主意。所以在深夜八阿哥胤禩轻装简从来到佟国维这里请教,这等机密的事情老八就来找佟国维商量可见交往甚密。


佟国维一句“皇上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八爷其有意乎”,坚定了老八主审刑部、诱供肖国兴拉太子下马的觉心。虽然其暂时获得廉郡王的爵位和招待蒙古王公的差事,但是当真相被图里琛传达给康熙后老八的太子之位已然飞走了。要知道在清朝皇子与大臣结交甚密是不被允许的,佟国维这明显触犯了康熙的忌讳。更让康熙警惕的是在热河狩猎中,经过老八胤禩招待过的蒙古王公居然“上天有好生之德”为由建议康熙把象征太子之位的明黄如意赐给八阿哥。要知道蒙古王公有精锐骑兵,而且不久就繁盛了太子胤扔奶兄凌普奉手谕调兵事件。


康熙宴请佟国维达成利益交换后,佟国维不遵守承诺是为小人之举;被当场揭穿后迁怒张廷玉被康熙怒斥为“以怨报德的无耻小人”

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后下明诏公推新太子人选,老奸巨猾的佟国维经过几次试探以为皇子属意八阿哥(老道张德明为皇八子胤禩做声势康熙都没有生气)。有佟半朝之称的佟国维自然把宝压在了八阿哥胤禩身上,在他和老八门人的串联下很多在京官员都成为皇八子的坚定支持者。半数以上的朝臣联名推举老八胤禩做新太子,在康熙看来这不是民意而是逼宫。看到联名的包括户部、礼部、兵部甚至还有粘杆处的,这股庞大的势力让康熙心惊所以打算借与佟国维吃饭的机会暗示放弃对皇八子胤禩的支持。

“户部的、礼部的、兵部的,乖乖万众一心纳”“收了吧收了吧,跟招魂儿似的”

为了劝说佟国维康熙可算用心良苦,以亲戚之谊出发暗示佟国维。“凡事儿不能不操心也不能太操心,有些事让小辈们去干”,这话说的够明显了吧就是你这么大岁数就别掺和举荐太子的事了。以佟国维的聪慧必然听出了皇上意思中的潜台词,果然下面康熙就提出了交换条件。

条件就是让小多子(隆科多)出任九门提督。当然不能明说,看看康熙和佟国维的对话很有意思:

“你佟氏一门自从龙兴关外,就与我爱新觉罗家联姻联亲、休戚相共。不容易,你说吧你的后辈当中有谁是能坎大用的?”“隆科多,隆科多坚韧敏达、才堪大用。”“是啊这么多年小多子历练得差不多了,那就让他出来当差吧。让他出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怎么样?”

一个掌控京城的兵权的九门提督换取佟国维放弃支持皇八子,应该说康熙的条件够有诚意了。结果佟国维在于隆科多谈论此事的时候依然坚持举荐皇八子胤禩,反而让隆科多去烧四阿哥胤禛的冷灶。隆科多前思后想连忙去向康熙请罪,并把六叔佟国维的计划和盘托出。这才让康熙大怒,指责佟国维是“以怨报德的无耻小人”。


推举新太子佟国维亲自上阵发动门人串联朝臣,这种插手储君人选的行为让康熙勃然大怒

与皇上达成利益互换的协议后,居然吞下糖衣假装没有听懂皇上的意思依然举荐皇八子胤禩。佟国维这得有多大胆子,敢拿康熙戏耍?在康熙当中阐明自己当初废太子的初衷与苦心,用张廷玉的折子内容来影射佟国维(张廷玉保举的是废太子胤礽):

不像某些人趋红踩黑、见风使舵,想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他自己的禄位。

然后康熙直接问佟国维这两百多名朝臣如果没有人串联,怎么会联名保举皇八子胤禩?佟国维此时已经是骑虎难下,只好说这是上书房的公意。当康熙问道张廷玉时张廷玉帮助佟国维说了好话,但是被佟国维称为奸臣并请康熙处罚。这才让康熙勃然大怒,斥责佟国维:

什么是以怨报德,什么是无耻小人。有个现成的例子,佟国维就是


小结:

有人认为佟国维是刻意的利用这件事退出朝堂,然后让佟家的隆科多顺利接掌权力。这个纵横并不认同,因为如果佟国维按照康熙的意思去办隆科多依然可以获取九门提督的高位。所以佟国维坚持举荐皇八子胤禩,更多是出于自己的私心。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佟国维的问题,有很多解读。雍正王朝所以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情节留白,点到为止,内涵需要观众自己解读。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自己的解读如下。

佟国维的终极目标,不是自己,而是家族的长保禄位。佟国维是上书房首席,位极人臣,可年纪也是风烛残年,他必须要保证家族可以在他身后依旧风光。隆科多就是合适的接班人。如何把隆科多顶上去,这是佟国维的核心目标。

我不同意部分网友的分析,认为佟国维早就知道康熙的心思,故意自己牺牲,明着站队八爷党,暗里黑老八。如此,佟国维的段位太高。一个可以把皇帝看得如此到位的朝廷重臣,康熙应该灭掉。法家的帝王心术说,然后臣下看透自己,皇帝就危险了。成功的皇帝,必须让臣下摸不透,才好驾驭。康熙是帝王中地战斗机,不是普通皇帝,心术更高。

电视剧里,只有邬先生这个虚构的人物是bug,对康熙的心思,洞若观火。另一个就是张廷玉,他虽然没有邬的段位高,但看皇帝的心思,也是较透。仅次于邬。

佟国维属于第二等级。他开始,也是看风向,觉得八爷最有机会接班,所以压宝老八,但他老奸巨猾的地方就是,没有孤注一掷。这个意思,他也和隆科多交过底。他烧八爷的热灶,安排隆科多去烧四爷的冷灶。他一手安排隆科多去理藩院做牢头,又把十三爷的看管地放在理藩院,制造隆科多接近十三爷的机会。

佟国维看透康熙心里不是属意老八,应该是康熙单独请他吃饭。康熙在饭桌上,话说的非常巧妙,佟国维也是心领神会。双方达成了协议。核心是,康熙重用隆科多,佟国维用自己去黑掉老八。面对朝臣几乎众口一词的推举老八,康熙需要一个理由予以反驳。佟国维自己用串联朝臣的把柄,交给康熙,这样老八自然也就不能接班。佟国维的戏很足,越是玩命地推老八,也就越压实了罪名,老八也就受伤越重。佟国维表面看,被罢官,回家养老,但其实,看年纪,即便没这事,他退休也没几年了。借这个机会,隆科多顺利接班,他的核心目的也就达到了。

佟国维虽然没有完全看透康熙的本事,但也是老狐狸,狡兔三窟,看风使舵,及时调整站队,跟着皇帝走,也是赢家。


岁寒不匮


《雍正王朝》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其中涉及的人物关系特别的复杂,表面上明摆着和和气气,暗地里确实各种阴谋诡计!整部剧都是在围绕着九子夺嫡这件事来展开的,康熙作为当时的掌权者,面对众多优秀的儿子,同时也面对这些儿子的派系们,他心中一直都没底,这个皇位最后交给谁也是到他临终时才决定的!换句话说,众位皇子都有可能继承大统!而佟国维这位当朝宰相可谓是老谋神算,在朝廷为官这么多年,深知为臣之道,所以他才能够一路上顺风顺水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那么临老临老怎么会还把自己的官职弄丢了呢?他究竟是深谋远虑,还是棋输一步呢?

佟国维是继明珠、索额图和陈廷敬之后的当朝宰相!从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不难看出,他隶属于八阿哥派系的阁老,虽然力保八阿哥但是仍旧跟八阿哥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联名上奏举荐八阿哥为太子的过程中,遭受到康熙的严厉打击,直接被一棍子打的半死。当然,康熙并不是针对他,而是杀鸡儆猴,给以八阿哥为靠山的那些群臣一个忠告,康熙还没死呢,你们竟然跟八阿哥结党营私,沆瀣一气,再执迷不悟,佟国维就是你们的下场!当朝一品都说辞掉就辞掉,何况你们这些人呢!

佟国维为何要联合众人力保八阿哥呢?康熙下旨让群臣从各位皇子中推举出一位太子来,二阿哥显然已经被废,对于各位皇子来说,这刚刚好是一个机会,必然各个派系都争先恐后的活动关系!佟国维跟随康熙这么多年,他十分了解康熙的性格秉性,那么他也就大胆揣测康熙的意思喽!众位皇子中,八阿哥呼声最高,这个时候康熙放出话来让群臣选太子,这很明显就是想让八阿哥当太子,毕竟八阿哥人称八贤王,跟朝廷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关系都非常融洽,这不是明摆着想让八阿哥上位么!

于是他就顺着康熙的意思,大张旗鼓的开始替八阿哥拉选票,想法虽然好,但是最终会错意了,你搞选票搞得也太多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支持八阿哥,这不是把八阿哥装进去了么!难道你佟国维真想探一下康熙的口风,让康熙知道这是民意,不好意思拒绝么?结果正中康熙的下怀,康熙其实也就是想试探一下这些群臣都是什么态度,这以试不要紧,直接火冒三丈,这家伙这么多人,这是要夺我的权啊!

于是康熙当众责骂佟国维,佟国维确实聪明,刹那间知道坏事了,这是康熙的一个陷阱啊!没招,只能将计就计,顺着康熙的意思往下来了,于是顶撞康熙,康熙直接让他告老还乡了!这就是佟国维为康熙做的事,把自己拿给康熙当一个做给众人看到例子,稳定人心!

当然,最终康熙请佟国维吃饭,这饭局中多多少少也算是给佟国维道歉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只能把你推出来,否则朝堂恐引起哗变,并亲口许下佟家保证荣华富贵的诺言,直接就把隆科多给提上来了!佟国维其实并不看好隆科多,听到康熙这么说后,也开始跟隆科多传授多年的为官之道,只有忠于当任皇帝,这才是为臣之道,才能永久不倒!

佟国维错在跟八阿哥走到一条道上去了,更是对康熙的话理解有误!成王败寇,为了子孙后代,佟国维也真的是豁出去了!否则以他小心处事,以老狐狸自居的人,怎么会轻易的跟皇子搅在一起了呢!只不过是一时的成败罢了!不过佟国维这一辈子很值得了!


可乐男孩


《雍正王朝》里佟国维老谋深算,他支持八阿哥胤禩,最后是四阿哥胤禛当了皇上。这样看起来是输掉了夺嫡之战。但是回头看看,其实根本就没输。为什么这么说呢?



佟国维是老臣,一等公。官至高阶,能不懂帝王心思和为官之道吗。他在演戏,也是在试探康熙皇上的想法。他为官多年,战功无数,又是皇亲国戚。门人弟子很多,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八爷胤禩一党。他想让自己后代继续能辅佐帝王的到帝王的信任。当康熙问佟国维家中子弟谁能出来做官时,佟国维推荐了隆科多。当时九子夺嫡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太子被废,各方势力角逐。佟国维和自己的儿子隆科多(雍正王朝集中是佟国维是隆科多的六叔)应该何去何从,佟国维早就想清楚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佟国维让隆科多去靠近十三年去接近四爷胤禛,自己去捧老八。拥立老八当太子。











佟氏家族的祖训,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所以只能一人顾一头。佟国维烧八爷的热灶,让隆科多烧四爷的冷灶。不至于都倒了。隆科多就这样当了上九门提督。就这样告密了康熙出卖了佟国维,就这样老八胤禩当太子彻底没戏了。

佟国维看起来是失败了,但是佟氏家族依然长盛不衰。佟国维本来就已经退休了。再回老家也没什么。没什么大碍。但是隆科多得到了康熙的信任,而且在日后帮助四爷胤禛继承大统。更是一朝重臣。日后确实隆科多也是飞黄腾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佟国维更本没有输,输的只是八爷党。八爷胤禩。而对于佟国维根本就没输,为自己家族的未来书写了一笔奇妙的篇章。


喜怒无偿


普天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续时间长达134年,此期的大清国力强盛发展最快,疆域最大,而作为承前启后的雍正皇帝。

雍正六岁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和满文,并经常受到康熙的亲自指点,年纪稍长之后,他便跟随康熙四处巡行,协助康熙办理政事。

19岁的时候,雍正跟随康熙帝征讨葛尔丹,并掌管正红旗大营,随后又待侍从康熙帝视察天下、奉命前往盛京祭告祖陵、参加贡士会试的试卷复查事务,代康熙帝祭天封地。雍正的这些活动,令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主要地区,使他有机会了解各地的经济物产,山川水利,民族风情,宗教信仰以及历史问题,这无疑锻炼了处理政事的能力,为他后来执掌大清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佟是没有办法,在这样君主面前有什么歪脑筋,必然是要失败而告终。



九品小阿哥


佟国维的失败不能单纯归结为输给了谁,他也不过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罢了,一个内臣权利再大,终究也是无法和皇权抗衡的,想通过舆论无形的力量给雍正施加压力,最终得来的结果就是功败垂成,一步之遥,居庙堂之高沦为处江湖之远。佟国维的失败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纵然很多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隆科多,比如几位阿哥,但我认为最终佟国维是败给了自己。





90大叔影视坊


佟国维,出身满族八大姓氏之首的佟佳氏族,身份显赫。不但是顺治孝康章皇后之弟,太子太保佟图赖次子,还是康熙的岳父、孝懿仁皇后的父亲,人送外号“佟半朝”。

在三藩叛乱之时,作为侍卫处内大臣的佟国维曾在京师逮捕过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后来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晋封一等公。在《雍正王朝》中,声名显赫的佟中堂党附八爷,如此一位老谋深算的国丈,在康熙下旨推举新太子时倒台。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佟国维失败的原因:

1、结党营私

既然人送外号“佟半朝”,可想而知佟国维在朝中势力倒底有多大。仗着皇亲国戚,身居要职,位列上书房第一位,这位佟中堂党羽实在太多了。特别是到了康熙朝后半期,全国上下吏治松散,康熙被皇子们争夺皇储闹的心力交瘁,看似无暇以顾。但是,自古封建统治者,对于大臣们结党一事深恶痛绝。特别是康熙帝,对此打击更甚,在前半朝已经将结党的大学士明珠、索额图治以重罪,佟国维仍不吸取教训,焉能逃脱?

2、攀附阿哥

看过《雍正王朝》的观众都知道,佟国维是八爷党重要成员。在太子胤礽没有被废的时候,老谋深算的佟中堂,早已洞察先机,他料定太子被废是早晚的事。所以,为了他们佟氏家族长盛不衰,他站到了素有“八贤王”美誉的胤禩队伍里。假如康熙有意传位于八阿哥,那还好说,否则带给他的就是灭顶之灾。再说了朝廷有制度,阿哥们不允许结交大臣,佟中堂这是犯了朝纲。

3、扰乱朝纲

就在太子第一次被废之后,康熙下旨:凡在京三品以上官员都有权举荐新太子。看似一切走向都如佟国维所料,其结果也逐渐明朗。于是,佟国维伙同马齐,联合朝中六部大臣,共同举荐八阿哥胤禩为皇太子。这个结果,也使康熙大为震惊,他没想到他的这位岳父势力会这么大。通过后来的结局,可以说佟国维走了一步臭棋。康熙虽公开推举新太子,但他的真正目的之一在于印证朝廷官员动向及阿哥们的所属党派利益等。所谓,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佟国维就这样一步步走进了康熙所设的圈套。

4、违背圣意

康熙曾说过:立谁为太子,朕说的算!即便你佟中堂势力再大,到头来还不是康熙一句话就把你给灭了。明白的人,都能洞察康熙推举新太子的第二个目的是想复立胤礽,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这点剧中的邬先生就很透彻,所以他力谏四阿哥胤禛推举胤礽。张廷玉常年伴君左右,他也很明白。就在公开推举太子的头一天,康熙宴请佟国维,佟国维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臣虽老眼,但不昏花!康熙临了,送给他一副老花镜,意在希望他能看清世态。但是,我们这位佟中堂太固执了,他认为势在必得,最终输了个一塌糊涂!

综上,就是个人对佟国维失败的分析,他输就输在没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你权力再大,也不过是皇帝跟前的一个老奴。怎可去左右朝廷呢?


穿越历史君


我觉得佟国维根本就没输,及时利用推举太子一事脱离朝廷漩涡,又能保全富贵得以善终,还把自己侄子推上位,使佟氏家族后继有人,怎么看都是赢家。尤其看他对镜子说虽是老眼却不昏花这段戏,觉得这老家伙是真正的聪明人。


朱国宇律师


他才是赢家,而不是输家,他成功让其子上位,而必勉卷入皇家内斗!


user271313101853


1、非一心,为做而做!并不是真实站在皇帝的立场!

2、非真实,私信太重!不是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