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源:能源產業發展持續向好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年來,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充分結合資源優勢和利用基礎,以全力打造“清潔門源”為目標,有力推動了全縣能源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轉型升級。 2019年,全縣規模以上能源開發利用企業實現總產值3.28億元。

工作中,門源縣堅持以優化能源結構為主線、以節能減排為約束、以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重為目標,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改善招商引資環境,清潔能源項目開發取得一定成效。將能源工業列入六項優惠扶持範疇,持續加大行政服務大廳和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認真落實並聯審批以及“一站式、零距離”限時服務等服務舉措,投資氛圍得到有效改善。以水電為支撐的清潔能源工業、採用環保工藝的製造業和採掘業、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業“四大板塊”的綠色工業格局初步形成。

切實把新能源產業發展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抓手,清潔能源在多領域開發利用步伐不斷加快。皇城蒙古族鄉、蘇吉灘鄉等9個鄉鎮政府燃煤鍋爐被取締並實現超低溫空氣源熱泵供暖;北山鄉對沙溝腦村實施了電能替代項目,先後為158戶村民安裝電熱炕300個,有效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百姓的日常開支;全縣已形成以110千伏與330千伏鏈式為支撐的供電網絡結構,擁有33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2臺、容量48萬千伏安,110千伏變電站3座、主變6臺、容量20.6萬千伏安,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顯著提高,清潔能源消納能力不斷提高;綠色交通初顯成效,藉助城鄉道路交通客運體系PPP項目建設,建成充電樁28個,投運新能源電動公交車50輛,交通運輸能源消費結構邁出了新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