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24节气你知道多少呢?

萌芽记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是《三字经》中的第15句,意思是春夏秋冬是四季,这四个季节循环往复,春去夏来,秋去冬来,永不停息。《三字经》成书于宋代,因此,对于四季的规律想必早在宋代以前就已经是人们的常识了,同时四季应该是北方人的发明创造,因为南方炎热地带的四季并不分明。

实际上,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在农业劳作过程中发现了四季的规律,并发明了历法和节气。节气相当于一种补充历法,据说产生于上古时代的黄河流域。

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概念,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随着农业生产和天文观测的发展,到了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又引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至此,传统意义上的四时八节已经被初步确立。

到了汉朝,二十四节气逐渐完善,史书中也多有提及,如:《淮南子·天文训》中对二十四节气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内容与今人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

对于二十四节气,我想小时候大家都背过《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短短四句将24个节气囊括其中,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不过,节气歌后面还有四句,即“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说明了节气的具体日子。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对于节令的反映,更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扬采


●这个年代又有好多人知道这些知识呢?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拿着它不知道起个什么作用?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秋,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还有后面记不住。估计提问者也是一头懵逼。


知足常乐0724


二十四节气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自然,研究物候,提出了标志季节更替,气温变化的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时,并对我们的衣食住行产生重要影响。四季的划分产生于何时呢?



据《尚书》记载,对于四季的划分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古人用日晷来测量太阳的影子。影子最短,说明太阳就在我们头顶,离我们最近,所以白天的时间最长,于是把这一天叫仲夏,也就是后来的夏至。意味着炎热的季节到来了。

太阳达到最北端后,又慢慢的返回,当达到最南端时,太阳离我们最远,影子最长,白天的时间最短,然后又北返。所以我们常说,过了冬至,一天长一绳子。古人把这一天叫做冬至,有吃饺子的风俗,认为不吃饺子会被冻掉耳朵的。

当日晷的影子长度达到中间状态时,便把他成为秋分,或春分,在这一天,白天和夜晚一样长,说到这,大家很容易明白孔子为什么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秋》了,他有两个寓意,一,我要客观的,公平的,不带主观偏见地去书写事实,如同春分,秋分那样,二,是日月往来,春秋代兮,后人会在我记载的故事里吸取教训。这就是后世师法的“春秋笔法”。

可见,曰春夏,曰秋冬,四季运行不穷的知识,在夏朝的历法中已经存在,已有五千年历史了。



战国末期,古人根据上面四个节气所补充,扩展而成。他把地球绕太阳的横转轨道定为黄道,地球每运行十五度,为一个节气,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歌。厉害的是二十节气虽为农历,但每个节日都固定在阳历的某个时期,如上图的夏至,就在6月22日前后,便于我们记忆,加强了对我们把握农时,及对衣食住行的指导意义。


江湖夜雨92


岁月不居,季节变更,24节气分别是: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忙种,小满,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周而复始。








五金员工陈可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这是《三字经》对四季的描述: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个季节交替变化,称为一年。再一个四季交替变化又是一年。这样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记得二十四节气歌是小学《常识》课学的: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白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为了好记,只增加了四个字,就能押韵、朗朗上口,让每个小孩轻松学会,真是了不起。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黄道是三百六十度,每十五度为一个节气,一共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初夏秋冬每季六个节气,每季度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人们以此预知冷暖雪雨变化。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农历由干支历(阴历)和属于阳历的“二十四节气”构成,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所以是阴阳合历。我国现在通行两套历法:

公历,以公元纪年,今天是公元2020年3月29日;

农历,阴阳合历,今天是庚子年三月初六。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半支莲6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李楠LN


《三字经》中有言: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无穷。意思是说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着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开始和到来。

另外还有重要的"四节",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春分,昼夜时长相等,过后昼渐长,夜渐短,天气由暖逐渐转热;秋分,昼夜时长亦相等,过后昼渐短,夜渐长,天气由凉爽逐渐变冷。夏至,当日昼最长,夜最短。按理说这个节令应是最热的时候,然每年最热的时候均在大暑至立秋时节。这是因为昼仍长于夜,地球吸收太阳的热量大于它散出的热量。同理,冬至当日虽昼最短,夜最长,但最冷的时候却在大寒时节。


手机用户墨海听涛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三字经里面提及的春夏秋冬四季,又细分为二十四节气。

我国古代劳动大众根据农业劳作的经验及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规律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个季节六个节气,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成为农业耕作的时间参照,为历代农民学习农业种植技术提供了时间上的遵循!随着工业社会代替农业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二十四节气已经不了解了。但我们也心喜的看到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二十四节气歌也开始回响在课堂上。



谷底001


二十四节气的简单含义如下:

立春:春季开始。雨水:降雨开始。惊蛰:惊醒冬蛰。春分:昼夜平分。

清明:天晴草茂。谷雨:雨润百谷。立夏:夏季开始。小满:麦类饱满。

芒种:麦类成熟。夏至:热夏来临。小暑:炎夏开始。大暑:全年最热。

立秋:秋季开始。处暑:炎夏结束。白露:天气转凉。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将要结冰。霜降:开始有霜。立冬:冬季开始。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雪量增多。冬至:寒冬来临。小寒:开始寒冷。大寒:全年最冷。

东山

二十四节气并不是某个人发明的,这应该说是中国古代先民的集体智慧。

中国古代的历法一直用的是阴历,主要是根据月相的变化来安排的。但这种历法对于农业的指导是不利的(阳历对于农事指导比较有利),因为农事、物候主要是根据太阳在地球上直射的位置来决定的,因此就需要利用另外的方法来指导农业生产,这就是24节气出现的重要原因。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年里头所处的特定位置,这样来划分的。一年转一圈360°,每隔15°就是一个节气。在古代大概有几种划分方法:

一种方法是在天黑不久,黄昏的时候看北斗七星,以斗柄指向来定节气,斗柄指向东就是春分,指向南就是夏至,指向西就是秋分,指向北就是冬至。

另外还有一种划法,也是在黄昏的时候,看天顶中天的时候是什么星座,比如黄昏中天的时候,七天左右中天的星,古书上叫做“大火”,也就是叫“心宿二”,就是夏天到了;另外如果黄昏的时候,看到的星座是昴星,也就是现在天文上的金牛座那个昴星团,就是冬至到了。

第三种划法,就是用土圭测日影,就是立根杆子看影子的长短,正中午的时候看影子长短,如果影子最短的时候,那就是夏至;影子最长的时候就是冬至。

至于二十四节气出现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该时期出现了仲春(春分)、仲夏(夏至)、仲秋(秋分)和仲冬(冬至)这四个节气的划分。《尚书.尧典》就有利用星辰正四时的方法。

而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中已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的划分,通过八个节气对季节转换的标示,便有了四季的区分。



悟道者说


关于如何曰春夏,曰秋冬这一句话。

这一句话呢的实际含义,是指太极阴和阳的两个对立面。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统为阴阳太极的阳极。秋为少阴,冬为老阴,统为太极的阴极。

就以太阳系为太极而言,地球为阴,太阳为阳!如何体现太阳与地球在自转与公转中的阴阳交媾,万物的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就是四季交替变化,很好的体现方式及例证!

然而,阴阳交替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大家从冬春的交替过程中,就有很明显的感觉,冬至一阳生后,阳气开始上升。春天很多人容易感冒,其主要原因,就是阴阳交替结果,上午还是暖和的东南风,下午突然就是寒冷的北风吹来。这就是阴阳二气的纠缠统一而又矛盾向前发展的方式体现!

古人为了更好的体现阴阳交替的过度期的区分,就把春夏秋冬更细化为二十四节气!把十二个月中的辰未戌丑四土月为阴阳交替转换的交替平台及过度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