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1-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唐代: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

-2-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唐代:李贺《昌谷北园新笋》

-3-

迸出班犀数十株,更添幽景向蓬壶。

出来似有凌云势,用作丹梯得也无。

——唐代:徐光溥《同刘侍郎咏笋》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4-

乱迸苔钱破,参差出小栏。

层层离锦箨,节节露琅玕。

直上心终劲,四垂烟渐宽。

欲知含古律,试剪凤箫看。

——唐代:齐己《新笋》

-5-

东园长新笋,映日复穿篱。

迸出依青嶂,攒生伴绿池。

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

但恐春将老,青青独尔为。

——唐代:李颀《篱笋》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6-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

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验长常携尺,愁乾屡侧盆。

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滞雨膏腴湿,骄阳气候温。

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见角牛羊没,看皮虎豹存。

攒生犹有隙,散布忽无垠。讵可持筹算,谁能以理言。

纵横公占地,罗列暗连根。狂剧时穿壁,横强几触藩。

深潜如避逐,远去若追奔。始讶妨人路,还惊入药园。

萌芽防浸大,覆载莫偏恩。已复侵危砌,非徒出短垣。

身宁虞瓦砾,计拟掩兰荪。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

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

暂须回步履,要取助盘飧。穰穰疑翻地,森森竞塞门。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妇懦咨料拣,儿痴谒尽髡。

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属和才将竭,呻吟至日暾。

——唐代: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7-

一夜春雷起旧根,乱披烟箨出溪门。

稚川龙过频回首,认得青青数代孙。

——宋代:王禹偁《笋》

-8-

南园苦笋味胜肉,箨龙称冤莫采录。

烦君更致苍玉束,明日风雨皆成竹。

——宋代:黄庭坚《从斌老乞苦笋》

-9-

泥中莫怪出头迟,历尽冰霜只自知。

昨夜震雷轰渭亩,请君来看化龙枝。

——宋代:何应龙《笋》

-10-

竹笋初生牛犊角,蕨芽新长小儿拳。

旋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宋代:释德辉《新笋》

-11-

南山老竹引鞭长,采掇新萌绿玉香。

已觉年来忘肉味,小铛深煎与君尝。

——宋代:李光《次韵得之惠笋》

-12-

徐徐出土非人种,枝叶难投日月壶。

为是因缘生此地,从他长养譬如无。

——宋代:刘羲叟《同徐学士咏笋》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13-

味佳端可供羹梜,韵胜尤宜荐酒螺。

自笑痴人饕口腹,不求新竹透林多。

——宋代:葛胜仲《烹笋》

-14-

先生垄上带经锄,一雨朝来土脉苏。

盈尺槿篱须补缀,邻翁殊未识龙雏。

——宋代:虞俦《补篱护笋》

-15-

自从孤竹夷齐死,清节何人萃一门。

惟有此君无俗韵,至今风味属诸孙。

——宋代:姜特立《噉笋》

-16-

绿笋行春竞着鞭,喜添嫩行护阶前。

儿童未识清风味,锄取新苗供晚筵。

——宋代:易士达《阶笋》

-17-

赠君木鱼三百尾,中有鹅黄子鱼子。

夜叉剖瘿欲分甘,箨龙藏头敢言美。

愿随蔬果得自用,勿使山林空老死。

问君何事食木鱼,烹不能鸣固其理。

——宋代:苏轼《棕笋》

-18-

竹林遭冻曾枯死,春笋连年再发生。

天与岁寒终倔强,泽分淇澳转敷荣。

狂鞭已逐草侵径,疏影长随月到楹。

嵇阮欲来从我余,开门一笑亦逢迎。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宋代:苏辙《林笋》

-19-

竹里行厨洗玉盘,旋寻新笋捃檀栾。

柔鞭乍断泥犹湿,嫩箨初苞藓未乾。

象箸偶存遗样短,琼林才拆冷光寒。

如何且缓雕觞荐,留作青林虎豹看。

——宋代:韦骧《赋新笋》

-20-

戢戢新芽迸旧林,才生有节便虚心。

已邻佛界黄金地,更学仙家碧玉簪。

失灌要须防倦仆,偷餐切莫听饥禽。

凭师养取成修竹,截管终令作凤吟。

——宋代:强至《若师院咏笋》

-21-

穿苔玳瑁簪,按行日夜待成林。

养渠百尺干霄气,见我平生及物心。

剩插藩篱忧玉折,豫期风雨听龙吟。

明年又徙囊衣去,谁与平安报好音。

——宋代:陆游《湖上笋盛出戏作长句》

-22-

此君乃有宁馨儿,犀角丰盈玉不如。

老去烟姿元耸壑,生来风骨已专车。

诗肠惯识猫头笋,食指宁知熊掌鱼。

莫遣匆匆上竿绿,一春心事政关渠。

——宋代:方岳《食猫笋》

-23-

峥嵘泽国与烟村,饱见尖尖破土痕。

稍倩南风开鹊尾,数烦夜雨送龙孙。

平生直节初挥箨,后日清阴自庇根。

残月莫云林外看,森森矛戟万军屯。

——宋代:李新《笋竹》

-24-

葛陂龙去已千年,每见遗孙出是间。

未遇严霜怀节久,因生平地立身难。

长崖气润云藏角,暗谷丛深雾养斑。

春晚向空重箨尽,却惊高意不能攀。

——宋代:李复《和人笋诗》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25-

丁宁莫采箨龙儿,造物成材各有时。

寸碧纵横牛戴角,一斑缠裹豹留皮。

长身上水夜深看,直干干云岁晚知。

名节为君描画尽,清吟堪继菉猗诗。

——宋代:方一夔《看笋》

-26-

一寸葆萌茁,琅玕千尺姿。

园翁不知爱,采掘竞刀锥。

——宋代:赵蕃《感鬻笋者》

-27-

葵轩新笋生,戢戢水苍玉。

脱箨便林立,尔辈殊窘束。

黄梅四月雨,念子亦良苦。

十二凤凰鸣,秋风何处声。

——宋代:张孝祥《葵轩观笋》

-28-

根节凌槐夏,风霜阅草春。

此君椽笔健,稚子锦绷新。

有待瞻淇奥,行将满渭滨。

狂鞭任奔迸,我不是馋人。

——宋代:薛季宣《筠乡新笋》

-29-

头角崭崭露,江南四月时。

定应孤竹子,未脱老莱衣。

怒长搘苔石,旁行过棘篱。

不来能几日,渐学翠鸾飞。

——宋代:蒋华子《笋》

-30-

大陆千林紫气间,野人零露荷镵还。

春盘玉并佳人指,晓殿星分侍从班。

凤尾擘云回白日,龙鳞过雨坼青山。

亦知馋口浑无厌,刚道淇园秀可删。

——明代:王世贞《竹笋》

-31-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明代:岳岱《新笋歌》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竹笋诗话

□ 严 巍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竹笋纷纷破土而出,又是尝鲜的好时节。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含霜渐舒叶,抽丛稍自长。”唐代韦应物描绘的竹笋图又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竹笋有许多别名,颇具雅趣。苏东坡笔下的竹笋就有“竹萌”“竹雏”“箨龙”等称,并在咏笋诗中屡有所见,如:“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唐代皮日休称竹笋为“竹胎”,曾写道:“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古人有称竹笋为“玉版”,如“今朝茹素无清供,喜得邻分玉版羹。”也有称竹笋为“猫头”,如“秋盘堆鸭脚,春味荐猫头”。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我国食笋历史悠久,《诗经》中就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的诗句。晋代的戴凯之在其所著的《竹谱》一书中,介绍了竹子的七十余个品种和竹笋的不同风味。唐太宗喜啖竹笋,每当春笋上市,总要召集群臣吃笋,谓之“笋宴”。宋代赞宁还编著了一部《笋谱》,总结了历代流传的采笋、煮笋经验。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竹笋,冬、春、夏皆可尝鲜,古人赞:“韭黄照春盘,菰白媚秋菜,唯此苍竹苗,市上三时卖。”不过,竹笋主产于我国南方,古时在北方品尝鲜笋可不是易事,唐代李商隐曾直言北方竹笋身价之高:“嫩箨含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白居易在《食笋》诗中感叹:“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宋代黄庭坚对此深有体会,在《食笋十韵》中写道:他在京城时,竹笋是“一束酬千金,掉头不肯卖”,到了南方,则“竹笋满厨房,如偿食笋债”。南方不仅竹笋多,以竹笋与时鲜鲫鱼、鲥鱼等美味烹制的菜肴更是美味,清代陈维崧写道:“篱笋细阉红楼豉,吴盐小下银丝鲫。”郑板桥言:“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近代大画家吴昌硕居家江南,对江南竹笋有独到见解,在一幅《题画诗》中说:“客中虽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竹笋脆嫩鲜美,清香可口,博得不少文人雅士的厚爱和赞美。清代李渔称竹笋为“素食第一品”,甚至认为“肥羊嫩豕,何足比肩。”陆游品尝江西的猫头笋后认为“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狸。”诗人将竹笋与驼峰肉相媲美,足见笋味之鲜美。难怪一些食客说竹笋之味远胜于肉,甚至认为有了竹笋,就不需食肉了。唐代白居易:“置之炊瓶中,与饭同时煮。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宋代杨万里言:“绕齿簌簌冰雪声,顿顿食笋莫食肉。”他在一首七言诗中,描绘了一山中老者向他传授一种竹笋的烹调方法,并如法炮制,果然是“笋味清绝酥不知”,并表示“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苏东坡不仅爱竹,也喜欢食笋:“好竹连山觉笋香,饱食不嫌溪笋瘦”“长江绕廓知鱼美,佳笋连山味更香。”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有一次路过于潜县金鹅山,为眼前的修竹密篁所陶醉,诗兴大发,不禁吟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诗未成,于潜县令用“笋焖肉”款待他,东坡食后赞不绝口,情不自禁续完后两句:“若使不瘦又不俗,还是天天笋焖肉”。(此篇散文《竹笋诗话》系转载)

春暖,雨足,竹柔,笋香,姬艳,丝滑……细数那些写竹笋的诗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