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的這對文物至今沒拿出來展出,怕嚇著觀眾,不信你看看

觀復博物館罐館長馬未都先生的文物很多,大多陳列在他的博物館裡,但也有一些因為其他因素而沒有展出的,觀眾就很難見到了。其中就有一對西漢錯金銀輔首門環沒有展出,不展出的原因聽起來有些玄乎,就是怕嚇著觀眾。

馬未都的這對文物至今沒拿出來展出,怕嚇著觀眾,不信你看看

按說輔首這樣的文物也不算特別稀有,況且直到今天,僅存的四合院門上都還有。但馬未都先生的這一對輔首的確罕見,因為輔首銅的多,鐵的少,而這正是一對鐵的錯金銀輔首。鐵是最易生鏽,一生鏽腐蝕就報廢了,但這一對鐵輔首歷經2000多年,不僅沒有腐蝕,而且品相保存的很是精美,實屬罕見。

馬未都的這對文物至今沒拿出來展出,怕嚇著觀眾,不信你看看

輔首上面是一個獸臉,有點像饕餮,輔首最早在商周時期還不是獨立存在,都是在銅器上會有一個類似輔首。這種帶環的是漢代開始特別流行,一直到唐,最好的都是漢代的。這種大環到現在四合院的大門上都還有,過去敲門就是拿著這環扣。輔首在器物上應用很多,如漢代的漢壺,到了清代的康乾盛世期,又影響到瓷器,很多瓷器上都留有輔首。

馬未都的這對文物至今沒拿出來展出,怕嚇著觀眾,不信你看看

輔首有很多種,這是其中一種,而且是比較普遍的一種,拿來嚇唬人的。人到門跟前了,一看這樣子就不敢幹壞事,不敢破門而入,不敢偷盜,尤其嚇淘氣的小孩兒最管用。輔首還有其他形狀的,比如有蛇形盤著的,還有其他動物形的,但是最好的或者說最有特點的就是這種神獸。中國的這類東西凡是最好的一定不是真實在的,真實再現一定要經過神化。

馬未都的這對文物至今沒拿出來展出,怕嚇著觀眾,不信你看看

門環上的錯金銀紋飾表明了當時這東西的地位,絕非平常人家所能擁有,輔首不僅僅是給四合院用的,過去墓葬下葬的時候都有墓道,墓道也有門,門上也有輔首,以銅鎏金為最多,這種鐵的錯金銀的極少,因為鐵的要保留下來對環境要求非常的嚴格,必須通風乾燥,如果埋在地底下很快就鏽蝕掉了。

這對輔首,馬未都偶爾也拿出來看看,每次看多少都有點瘮得慌,膽小的更是不敢久視。神獸的兩眼銀中泛白,瞳孔是金的,像極了火眼金睛。雖然看著嚇人,但馬未都還是決定有機會還是要拿出來展出,畢竟再嚇人也沒有乾屍嚇人吧。

馬未都的這對文物至今沒拿出來展出,怕嚇著觀眾,不信你看看

想想過去一個四合院的廣亮大門上,兩個碩大的輔首,環下面安有一個鐵釘,撞擊的時候發出聲音,通知裡頭來客人了,今天則都是電門鈴了。馬未都認為,過去這種輔首是一種文化,今天的門鈴是一種沒文化。

馬未都的這對文物至今沒拿出來展出,怕嚇著觀眾,不信你看看

至於這對輔首是怎麼來的,多少錢買的額,為什麼沒有鏽蝕,馬未都並沒有更多的透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