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甜瓜”,安徽亳州新能源学校胡海老师的扶贫路

安徽亳州新能源学校近年来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利辛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并在望疃镇芦沟村探索出了一条种植“平菇+甜瓜”的帮扶路子。学校农学组的胡海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芦沟村的扶贫技术指导工作。

因地制宜,指导村民用玉米棒芯种植蘑菇

芦沟村位于利辛与蒙城两县交界处,由于距离县城比较远,劳动力外流严重,产业也比较单一,2017年在胡海去之前村民收入主要靠小麦、大豆和玉米这些传统农作物的种植。胡海在走访了解村里的情况后,提出了他的设想:“在玉米收成之后,可以用玉米棒芯粉碎加少量石灰粉和复合肥发酵做基料,制作平菇的菌棒,进而产出平菇。”在学校和村“两委”的支持下,胡海作为技术特派员,在2017年与当地杜大雷专业合作社合作,在芦沟村共建了13个大棚,种植了30000袋平菇,带动了5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该项目每年人均收入约增加3000元,贫困人口共收益约15万元。

“平菇+甜瓜”,安徽亳州新能源学校胡海老师的扶贫路

图右3为胡海老师

​因平菇产业带动方式投资极小,适合贫困户在家小规模自种自养自销。他还鼓励动员六户贫困户(杜东风、张朝文、张家玉、张朝发、武恩祥等)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试种平菇。他们虽然种植的很少,但户均增加收入近1500元。他们学到了技术和经验,得到了良好的收益。2019年秋收结束,武恩祥、张朝文、杜东风三户贫困户分别建起了大棚扩大蘑菇生产,预计每户将增加收入约6000元。

因时制宜,麦地改种甜瓜增收益

在第一批蘑菇种下后,胡海便打起了种植甜瓜的“小算盘”。他提到:“种植蘑菇之后留下的基料是优质有机肥料,其中丰富的微量元素非常适合瓜果种植。”把原先的“下脚料”变成“好材料”,发展循环经济,这一想法不仅完成了秸秆的转化还田,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及品质,减少了化肥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是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2019年,在胡海技术指导下,村民试点种植220亩新品种甜瓜。该项目带动贫困人口务工、种植、土地入股达60人,贫困人口共获益25万元,人均收入约增加4000多元。在甜瓜订货会上,仅一上午,就卖出3000多斤“芦沟甜瓜”。芦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武恩祥算了一笔账:“以前一麦一豆,一亩地纯收入也就千把块,种甜瓜一亩地能净赚1500块。”他种了3亩甜瓜,仅这一项就收入了4500元左右。种甜瓜不仅收益高,还能实现秸秆还田壮地,农户们尝到了循环农业的甜头。

驻芦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宋代嵩说:“胡老师有段时间身体不舒服,但是贫困户如有需要,他都是二话不说赶到村里。贫困户对种植大棚蔬菜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没有销路,胡老师领着他们和村干部去蚌埠市怀远县考察、学习。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不定,思想保守,害怕失败,胡老师多次做思想工作,鼓励大家,增强信心,最终试种了100亩大棚蔬菜并取得了成功。贫困户们都很感激他。”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胡海不忘初心,秉承着“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被授予2019年利辛县“最优帮扶责任人”荣誉称号。谈到下一步打算,他说:“现在的芦沟村人们的思想理念正在发生变化,目前调整土地1000多亩,我会继续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撑,为巩固脱贫成效、增加贫困户收入再加油。”

在新能源学校的结对帮扶和胡海的技术指导下,芦沟村现在贫困发生率已经不到1%了,芦沟村人的干劲越来越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