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所有計算機品牌廠商的出貨時程因為疫情影響大亂,原本應該在今年初推出的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延期至近日才得以上市。ROG Zephyrus G14 採用簡約且充滿科技感的外觀設計,在搭載 14 英寸顯示屏幕下,能保有 17.9mm 厚度與 1.6Kg 的機身重量表現,這款全新的電競筆電則內建最高 AMD Ryzen 4000 系列處理器,以及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with Max-Q 顯示卡等硬件規格配置,特別的是這款電競筆電具備最高 10 小時的續航力表現,能同時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使用需求。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ROG Zephyrus G14 採用不同於電競筆電的簡約風格,筆電採用鎂鋰合金打造而成,雙紋路材質也延續近期 ROG 筆電上蓋的標準設計,比較特別的是右上半部,採用 6536 個圓孔設置,筆電也將推出月光白與日蝕灰兩款配色機種,屏幕上蓋左下角則有 ROG 金屬銘牌設計。此外,消費者可選購上蓋內建 AniMe Matrix 屏幕版本,通過內嵌 1215 顆的 mini LED 與專屬的應用程序秀出自訂的圖形、動畫及其他效果,打造專屬個人風格的屏幕上蓋畫面。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小編在之前已經先行試過 AniMe Matrix 功能,但目前搭配使用的應用程序還沒有修正到定位,這次就先不做詳細的介紹。AniMe Matrix 具備文字模式、動畫模式、動態音樂等化器與系統信息共四種顯示模式,而且實際設置算是相當簡單,像素圖的設計也不算太複雜,即便是小編這種沒有美術天份的使用者也可以輕鬆上手,另外小編則私心比較喜歡日蝕灰的配色,這樣燈光顯示效果會比較明顯。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ROG Zephyrus G14 則採用圓弧收邊角設計,機身尾端則可以看到雙散熱孔配置,以及 Zephyrus 產品型號刻印字樣。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筆電前端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筆電尾端

筆電左右兩側則具備 3.5mm 音源插孔、USB 3.0 Gen2 Type-C(支持 DP 1.4 與充電功能)、HDMI 2.0b、電源輸入插孔、防盜鎖孔、兩組 USB 3.2 Gen1 Type-A、USB 3.2 Gen2 Type-C,以及雙散熱孔配置。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右側 接口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左側 接口

機身底蓋則不像屏幕上蓋具備簡約設計感,大大小小的散熱進風孔與喇叭孔配置,雖能夠強化散熱性能與音效效果,但視覺美觀度倒是打了折扣,這樣的設計也保留讓使用者自行升級筆電硬件組件的彈性。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ROG Zephyrus G14 也採用與 Zenbook 系列筆電相同的 ErgoLift 轉軸設計,將筆電上蓋開啟後就能提供 14mm 的架高效果,搭配屏幕最大開啟角度 140 度,除了讓實際使用更為舒適外,也能提升音效與散熱效果。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ROG Zephyrus G14 搭載 14 英寸顯示屏幕,左右兩側屏幕邊框則為 6.9mm 窄邊框設計,讓筆電具備 85% 屏佔比,這塊顯示屏幕的分辨率為 Full HD 1920 X 1080,具備 Pantone 校色認證、IPS 178 度廣視角技術、100% RGB 與 120Hz 更新率等規格,同時也支持 AMD Adaptive Sync 技術,使用者也可選擇 WAHD 2560 X 1440 分辨率版本機型。至於這款筆電並未具備視頻鏡頭,使用者須用外接方式才能使用。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筆電 C 件則為鎂合金金屬打造而成,具備獨立音量功能鍵、獨立電源鍵與標準全尺寸鍵盤配置,下方則有支持手勢操作與多點觸控功能的觸控板。左右兩側的置腕處,除採用堅固耐用的蜂巢式結構設計外,表層也加上防指紋塗料,長時間使用也不會留下指紋髒汙。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筆電 C 件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置腕處

筆電鍵盤採用 0.2mm 曲面鍵帽、1.7mm 鍵距的孤島式鍵盤配置,並具備 LED 白色鍵盤配光設計,同時也可調整背光亮度,鍵盤部分也有加大空白鍵與獨立方向鍵配置,對於實際使用的幫助頗大。鍵盤左上方的獨立音量功能鍵,最右側還有 ROG 應用程序快速啟動鍵,右上角的獨立電源鍵,則整合指紋識別設備,能搭配 Windows Hello 進行安全性更高的生物辨識登入。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獨立音量功能鍵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獨立電源鍵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鍵盤配置

ROG Zephyrus G14 內建 4 顆喇叭配置,採用 2 顆 2.5W 喇叭搭配 2 顆 0.7W 高音喇叭系統,支持智能擴大功能與 Dolby ATMOS 音效技術,能提供比先前機種 2.85 倍的音量輸出、1.71 倍的低音延伸,以及 2.82 倍的音域提升效果,對於遊戲與多媒體影音娛樂體驗也有很大的幫助。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ROG Zephyrus G14 未具備 AniMe Matrix 屏幕上蓋的機身本體重量為 1.662Kg,官方規格的具備 AniMe Matrix 屏幕上蓋的重量則約為 1.7Kg,至於一般版本的機身尺寸則為 32.4 X 22.2 X 1.99 mm,整體來說是有點偏厚,但重量上還算是好攜帶。

ROG Zephyrus G14 標準是配上 180W 變壓器配置,採用標準圓孔插頭配置,使用者也可選購 65W Type-C 變壓器,能提供更快速的充電性能,但對於整體性能強化上就沒有太大的幫助,實際測量變壓器與電源線的重量則為 514g,變壓器的重量與體積上有點偏大,要攜帶便利性還是建議多買一個 65W PD 變壓器來使用。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專用變壓器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變壓器重量

ROG Zephyrus G14 標準是配上 180W 變壓器配置,採用標準圓孔插頭配置,使用者也可選購 65W Type-C 變壓器,能提供更快速的充電性能,但對於整體性能強化上就沒有太大的幫助,實際測量變壓器與電源線的重量則為 514g,變壓器的重量與體積上有點偏大,要攜帶便利性還是建議多買一個 65W PD 變壓器來使用。

ROG Zephyrus G14 GA401IV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0 Home

處理器:AMD Ryzen R9-4900HS 八核心處理器

顯示芯片:NVIDIA GeForce RTX 2060 6GB GDDR6 with Max-Q

儲存設備:NVMe PCIe3.0x2 SSD 1TB

存儲器:16GB DDR4 3200MHz(最大 32GB,8GB/16GB On Board)

顯示屏幕:14 英寸(Full HD / 120Hz / AMD Adaptive Sync / 100% sRGB色域標準)

接口:1x Type-C (USB3.2 Gen2 / DP / Thunderbolt3)

2x Type-A USB3.2 Gen1

1x Type-C USB3.2 Gen2

1x HDMI 2.0b

1x 防盜鎖孔

機身尺寸:32.4 x 22.2 x 1.79 mm

機身重量:1.6Kg

官方售價:未定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處理器性能測試:

ROG Zephyrus G14 內建 AMD Ryzen R9-4900HS 處理器,為八核心 16 線程並搭配 2X 4MB L3 快取存儲器。性能部分,在 CPU-Z 測試軟件中,單執行緒性能測試結果為 525.1 分,多執行緒性能測試結果為 5532.3 分,CINEBENCH R15 的單執行緒性能測試結果則為 190 分,多執行緒性能測試結果則是 1839 分,OpenGL 性能則為 98.30fps,在 X264 影音轉檔性能上則獲得 51.8FPS 的性能表現。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處理器信息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處理器性能

快取存儲器與存儲器性能測試:

這次借到的 ROG Zephyrus G14 搭載 16GB DDR4 3200MHz 存儲器,採用雙通道配置,主要存儲器的性能測試結果為 46434 / 45825 / 40164 M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則為 83.6ns,至於 L3 快取存儲器的性能表現為 344.16 / 653.43 / 475.31 G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0.0ns。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硬盤讀寫性能測試:

ROG Zephyrus G14 搭載 Intel NVMe PCIe3.0x2 SSD 固態硬盤,儲存容量為 1TB,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性能表現為 1836.93 / 1792.78 MB/s,TxBench 性能測試中,循序 Max QD32 性能測試中,獲得 1800.613 / 1746.026 MB/s 的性能表現。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顯卡性能測試:

內建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6GB GDDR6 VRAM Max-Q 獨立顯卡,小編是在超頻的情況下進行相關的性能測試,在 3DMark Fire Strike 三種測試模式下,分別獲得 14,553 / 7,191 / 3,681 分的性能表現,不過因為這款筆電的處理器與顯卡均為最新版本,因此 3DMark 還無法分析性能排名。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測試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測試


另外看到 3DMark Time Spy 模式下,得到 6,169 分的性能分數,在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模式下,獲得 2,814 分的性能分數,最後則是 3DMark Port Royal 測試模式,這是測試最新的光線追蹤技術,這款筆電獲得的測試分數為 3,322 分,整體來說這款筆電的圖形性能大約落在中端偏高等級的筆電機型。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3DMark Time Spy 測試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測試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3DMark Port Royal 測試

在《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圖形性能測試中,小編分別使用 1080P Extreme 與 1080P High 兩種環境下進行測試,分別獲得 3,470 分性能分數與平均 25.96fps,以及 8,146 分性能分數與平均 60.93fps 的性能表現。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1080p Extreme)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1080p High)

在《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的遊戲圖形性能測試中,小編將顯示分辨率設置在 Full HD 全屏幕,遊戲畫質則設置在 High Quality 模式進行,性能表現則為 6,253 分與 High 的性能等級。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實機遊戲性能測試:

在實機遊戲性能測試中,第一款遊戲為《刺客教條:奧德賽》,小編將屏幕顯示設置在 Full HD 全屏幕分辨率下,關閉垂直同步同時將畫面質量與特效設置在極高的設置,所測得的性能表現分別為平均 47fps。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刺客教條:奧德賽》顯示設置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刺客教條:奧德賽》畫面設置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刺客教條:奧德賽》性能

在《榮耀戰魂》實機遊戲中,小編同樣在 Full HD 全屏幕分辨率的顯示設置,關閉垂直同步並將畫質設置在極高的配置,最終測得的性能表現分別為平均 99.95fps。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榮耀戰魂》顯示設置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榮耀戰魂》顯示設置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榮耀戰魂》性能測試

最後一款遊戲則為《火線獵殺:絕境》,小編將屏幕顯示設置在 Full HD 全屏幕模式,關閉垂直同步並將影像性能設置在極高的質量,最終測得的性能表現分別為平均 77fps,性能分數則為 13,261 分。整體來說,ROG Zephyrus G14 還是能夠應付目前的 3A 遊戲大作,且畫質設置不需要向下修正都能夠順暢運行。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火線獵殺:野境》影像設置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火線獵殺:野境》畫質設置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火線獵殺:野境》性能測試

散熱性能測試:

ROG Zephyrus G14 採用全新散熱系統模塊,為雙 12V 散熱風扇配置,散熱風扇則為 81 個風扇葉片設計,能增加 17% 散熱風量,還搭配 209 片鰭片配置的四向散熱孔,以及分佈在 CPU、GPU 與 VRM 區域的 5 根散熱導管,最後則是具備獨家的防塵散熱通道設計,能將灰塵經由專屬通道排出,以免散熱孔堵塞後造成不穩定的情況。

小編採用是超頻模式搭配 Turbo 風扇增壓技術來進行測試,使用的系統穩定度測試軟件,則分別為各位熟悉的 FurMark 與 Prime95。在待機時可以看到 CPU 的耗電瓦數平均則為 8.33W,而 GPU 溫度則為 38 度。通過 Flir 的溫度測量儀器,實際測量筆電機身溫度,在待機狀態下,筆電機身最高溫出現在筆電右側後方散熱孔處,最高溫為 33.9 度。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待機時溫度觀測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待機時筆電溫度

在兩個測試軟件進行約 15 分鐘連續運作測試後,可以看到 CPU 耗電瓦數則來到 32.53W,而 GPU 溫度最高則來到 85 度,而筆電溫度最高處則移至更靠近筆電尾端左側散熱孔處,最高溫則來到 56.8 度,以熱感應區域來看,筆電的高溫區會在左右兩側散熱孔與鍵盤中央上方的位置,實際使用時不太會有太大的體感影響,系統穩定度表現也相當不錯。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燒機時溫度觀測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燒機時筆電溫度

小編也在系統穩定度測試時,進行散熱風扇噪音測試,在一般辦公室環境下的噪音值為 66.8dB,以標準人體感受到的噪音標準 50~70dB 會有不適的情況下,還是會感覺有點大聲。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筆電綜合性能測試:

計算機綜合性能測試部分,小編使用 PCMark 10 測試軟件來進行,在模擬一般標準筆電完整工作模式下,這款筆電獲得的整體性能分數為 5,616 分,在性能等級排名上比文書用筆電要來得好一點,超過約 76% 的計算機系統,這款筆電在硬件規格與實際性能表現上,屬於中高端性能表現的筆電機型。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電池續航力測試:

ROG Zephyrus G14 內建 76Wh 充電式鋰電池,小編在平衡電源管理模式下,關閉藍牙傳輸、定位功能與鍵盤背光與觸控板數字按鍵,同時開啟 WiFi 並保持連線,屏幕亮度則維持在 50% 的設置。在 PCMark 10 針對一般筆電工作模式的環境測試,最終的續航力表現為 11 小時 43 分鐘,並剩餘 7% 的電量,相較於許多電競筆電來說算是相當優異的續航力性能表現。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身為 ROG 旗下全新的 Zephyrus 西風之神全新力作,這款 ROG Zephyrus G14 在外型設計上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雖然減少許多電競元素設計,但卻提升了不少專業的質感,如果不喜歡電競風格筆電可以選擇這樣較為低調的設計風格。這款筆電要保留完整的接口等硬件配置,雖然少了 NumPad 2.0 可以增加獨立數字按鍵的功能,不過對於遊戲或一般工作應用與連接上,都有很大的幫助。

硬件規格配置上,使用少見的 AMD 搭配 NVIDIA 的硬件配置,實際測試是偏向中高端性能筆電機種,搭配屏幕與支持 Dolby ATMOS 的喇叭系統,不論是工作、遊戲或是多媒體影音娛樂體驗都相當不錯,且比較讓小編意外的是進行 3A 遊戲大作下的性能展現,另外還有電池續航力也有 11 小時的表現,覺得變壓器太重的話,也是能滿足一整天的工作需求,不過就不能開啟高性能模式使用筆電就是。(via.mobile01)

ROGZephyrusG14筆電評測  滿足電競玩家與創作工作者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