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林涛:筑牢疫情“防火墙”按下发展“快进键”

筑牢疫情“防火墙”按下发展“快进键”


林涛


秦淮区是古都金陵之源、南京建城之地。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总量超过6000万人次;夫子庙、老门东等南京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日均客流量达到35万人次以上。区域内商贸商务发达,拥有新街口、夫子庙两大商圈,拥有1万平方米以上大中型商业企业30家,其中3家名列全国单体店销售榜前20名;各类市场主体近6万个,从业人员约45万人。与此同时,秦淮区也是一个人口集中、建筑密集的老城区,区域面积全省最小,但共有897个住宅小区,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万人,全区流动人口约25万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前期的集中防控,还是现阶段统筹抓好“两个战场”,秦淮区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
  但这既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大战,也是一场必须答好的大考。秦淮区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以上下同欲的硬担当,狠抓疫情防控硬任务,咬定高质量发展硬指标,用“两手抓、两手硬”的超常举措,在双线作战的征程上全速奔跑。除1例输入型病例外,截至目前全区保持零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保持平稳运行。


  创新打造“街道+”防控立体网络,切实筑牢疫情“防火墙”
  疫情暴发以来,秦淮区坚持“抓早、抓细、抓实”,第一时间动员全区上下进入战时状态,充分发挥“两赋两强”街道集成改革支撑保障作用,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将超前预判、快速行动贯穿于防疫工作全过程,把人员力量、保障物资汇聚到防疫工作第一线,牢牢守住了基层防控关口。
  向“早”字要速度,应势而动赢得先机。动员部署早。春节前就成立区防控指挥部,抽调51人组建专班,形成“办公室+9个工作小组+N个专项工作组”架构。每天召开视频会议,及时将疫情防控的最新精神传达到12个街道和107个社区,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信息排查早。除夕当天连夜组织近千名街道干部、民警、社工开展排查,率先摸清辖区内武汉来宁人员基本底数。在全市率先研发“群防群控网络直报系统”,每日上报重大疫情、敏感警情、安全生产事故等10类信息,形成信息处理闭环。果断决策早。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于大年初一下午,整体关闭夫子庙、老门东街区等南京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并第一时间取消灯市、停办灯会,彻底斩断传播风险。聚焦重点早。针对严防境外输入风险的重点任务,3月23日专门成立区涉外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下设涉外协调组、交通运输组等8个工作组,并从全区抽调38名骨干人员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确保涉外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向“细”字要精准,分类施策到边到角。织密排查网格。及时明确社区防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一系列标准流程,对居家观察人员实行“五包一”管理服务。“网格+警格”高度联动,3036名网格员形成防控第一力量,对1272个网格实行地毯式排查,全面掌握流动人员信息,确保一人一档、一户不漏。细化封闭管理。对438个有物管小区,明确物业公司“十个严格”工作要求;对459个无物管小区及零散片区,以路划片、定点设卡,由4000多名党员干部、城管队员、社工、协管员落实24小时值守。严防境外输入。组建涉外人员转运组,配备专业运送车辆,定人定岗定车,每日赴机场、火车站等地对接境外来宁人员。设置集中观察点,严格落实集中医学观察各项规定,统一进行规范管理。全域智能管控。综合运用“人防+技防”手段,通过无人机、智能门窗感应器、二维码信息登记等多种方式,有力提升小区管控效率。突出人文关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稳人心的政策解读和暖人心的一线故事传播。立足实际需求,主动为居家观察人员提供物资采购、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竭尽所能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向“实”字要成效,压紧责任扛起担当。拧紧责任链条。区委提出“十五个必须”“六个坚决”工作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疫情防控始终,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负责制和包干负责制。建立“干部特别档案”,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正负面清单记实管理,火线提拔一批敢担当、真担当的基层干部。坚持“三个下沉”。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区委常委下沉挂包街道督导检查,第一时间协调处置困难问题;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全部下沉挂包社区开展工作,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区机关和街道工作人员下沉社区、网格执行防控任务,确保所有小区、单位、专属网格防控责任到人。区领导及区机关、区属国企、街道工作人员每月定期下沉社区开展“党员带头、人人动手、清洁家园”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巩固“最干净城区”建设成果。强化监督执纪。将疫情防控责任不落实、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作为监督重点,采取立行立改、限期整改、督办整改、严格执纪等方式,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牢牢把握全面恢复工作导向,全力跑出“秦淮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秦淮区准确把握这一重大形势判断,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推动全区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
  多措并举力促经济运行重回正轨。确保指标完成。全区所有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市级总部企业、大型商贸企业已全部复工。明确14个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和产业功能板块的目标任务和走访企业名单。聚焦GDP、财税、招商等主要经济指标,每月进行点评并扛旗评星,形成对标找差、勇争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创新招商引资。积极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大力开展云招商。一季度完成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20亿元,云签约项目24个,落地招商仁和人寿保险江苏区域总部、真意保险代理江苏总部等有质量项目22个,产业能级和集聚度进一步提升。狠抓重大项目。成立区重大项目推进办并实体化运作,推动全区重大项目全面开工、提速建设。突出抓好南京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南部新城南京外国语学校等一批重量级项目推进,确保上半年新开工项目19个,其中7个市级重大项目全部开工。

  暖心服务助推企业单位复工达效。保障复工需求。所有区级领导分组走访重点企业,送政策汇编、送防疫用品、送中医香囊,针对性解决企业资金周转、用工短缺、物流配送等实际问题。发放“企业爱心包”,对企业员工核酸检测进行政府补贴。推行“企业防疫免检单”制度,正向激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优化审批流程。强化网上办、邮寄办、自助办、预约办、帮代办等服务效率,开设快速通道、绿色通道和一站式通道,让企业“不用跑一步”即可复工。截至3月26日,已为611家企业、191个夜间施工项目办理实施不见面审批。落实惠企政策。出台《秦淮区关于促进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的十条措施》,推出金融支持、延缴税款等办法,积极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积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为200余家企业获得银行融资超11亿元。
  特色活动重燃服务行业消费引擎。进一步提振市场消费信心,立足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第一时间响应加快消费回补政策号召,支持新街口各大商场开门迎客、延时打烊,餐饮行业逐步放开堂食,机关干部带头消费,扩大示范效应。进一步激活文商旅消费动能,秦淮灯会重新亮灯,夫子庙、老门东等景区有序开放;举办“全域旅游再出发”活动,围绕“风雅秦淮”“智慧秦淮”“夜享秦淮”“秦淮有戏”四个板块,现场签约31个、总金额达464.8亿元的文商旅融合重大项目。进一步增强消费吸引力,出台“战疫情”促消费六项举措,并于3月15日正式启动为期一个半月的惠民消费月活动,充分利用重点零售业企业集中、商区景区密集、“网红打卡点”不断涌现等区域优势,发展特色购物街区、深夜食堂、消费集聚区等商业计划,通过特色活动、深度体验、门店专属促销、媒体宣传报道等方式整合推广,实行线上线下联动,带动全区市场消费再提升。

  如今,沉寂了两个多月的城市街区又热闹起来了,街头巷尾再现车水马龙、人流涌动;夫子庙等特色景区华灯已上、流光溢彩;新街口各大商场人头攒动、购销渐旺,久违的城市烟火气息和秦淮味道都渐渐回到群众身边。
  总结深化基层治理经验做法,持续探索“秦淮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秦淮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有责任、有义务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先行一步、走深一层,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贡献更多“秦淮力量”。
  突出党建引领这一根本。秦淮区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个根本,强化区委统筹调度,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在属地区域和网格管控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动员全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疫情防控,为全区群众筑起了一道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我们必须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凝聚起发挥制度优势、提高治理效能的强大合力。

  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秦淮区推行的网格化社会治理、街道集成改革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这次疫情防控中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再一次证明了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将继续坚持“发展出题、改革破题”的基本思路,持续深化“两赋两强”街道集成改革,进一步推动“党建领航、三个聚合、进网入格”社区治理集成改革,做实全要素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解决问题、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依靠群众这股强大力量。此次疫情防控能够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形成了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评判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方位提升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惑所盼,多方汇聚民意民智民力,依靠群众力量探索出让群众真正受益、满意的社会治理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我们能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扛住压力、受住考验,离不开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这也是我们必须传承发扬好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年正值“十三五”规划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等多个重要时点交汇,加上疫情的冲击,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的时间更紧、任务更重,我们将进一步弘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信念,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委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