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轉動!淺析君士坦丁統治下的羅馬帝國政治變遷

前言

羅馬帝國在經過3世紀危機的猛烈衝擊後,一度處於一蹶不振的境地當中,在經過危機中的軍閥混戰、皇帝更替以及外族入侵的狂風暴雨般的輪番轟炸後,帝國終於在3世紀中後期的伊利里亞王朝統治時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這種和平安穩的局面對於飽經風霜的羅馬帝國實屬來之不易,伊利里亞王朝的戴克裡先皇帝在吸取3世紀危機中的教訓後,對於當時的帝國有了十分清晰的認識。

經過戴克裡先皇帝極具針對性的改革,使得羅馬帝國出現了久違的繁榮。君主專制不斷得到加強鞏固,皇帝的權威重新樹立,並且戴克裡先自認為神之子,代替上天和神來統治人間。這就將皇帝個人的地位提高到和天和神同等的位置,3世紀危機的爆發很大程度就是因為皇帝的權威日漸微弱,戴克裡先重新加強皇權對於帝國中央統治集團的穩定奠定了重要基礎。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轉動!淺析君士坦丁統治下的羅馬帝國政治變遷

戴克裡先

同時戴克裡先給之後羅馬帝國留下最具影響力的就是將帝國分為東西兩個部分進行統治,這個措施雖然對於羅馬帝國當時的發展和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這種情況不利於帝國的長期發展。而且戴克裡先規定帝國東西兩個部分由兩個奧古斯都進行統治,並且各自設立兩個凱撒作為自己的接班人,長時間以後,東西兩部分的聯繫就容易產生隔閡。

戴克裡先退位之後,負責西部地區統治的馬克西米安也宣佈退位,他們各自設立的凱撒分別上位擔任了新一屆的東西奧古斯都。這兩個新任奧古斯都分別是後來的君士坦丁大帝和李基尼烏斯,帝國原來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在被分為東西兩部分之後,必然再次出現統一的趨勢。最終君士坦丁和李基尼烏斯展開了爭奪帝國統治者的戰爭,君士坦丁獲勝。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轉動!淺析君士坦丁統治下的羅馬帝國政治變遷

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奪權後對於帝國政治的改革措施

君士坦丁在奪權大戰中取得勝利後,便對戴克裡先時期設立的四帝共治體制拋之腦後,徹底廢除。他認為這種將君主對於帝國的絕對控制權分給其他三位權力者,這無異於將自己的權力浪費,更會給自己徒增煩惱。一旦自己的權力被分割,必然會使得自己在各方勢力的包夾中處於被動地位,他清楚地認識到,一個統一的帝國必然需要一個高度集中的君主專制體制進行統治,否則必然出現混亂。

正是因為君士坦丁對於君主專制的重要性和皇權的重要性有著極為清醒的認識,因此他一經即位就開始對原來的君主專制進行深一步的改革。他廢除了戴克裡先時期的四帝制度,並將自己的親信,主要侄子們分配到帝國的各個地區進行統治,這些人代表著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認為只有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才能夠對自己忠心不二,才能夠幫助他去治理龐大的羅馬帝國,所以他對自己的措施十分有自信。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轉動!淺析君士坦丁統治下的羅馬帝國政治變遷

君士坦丁凱旋門

同時君士坦丁對於帝國的地方行政區劃也進行了調整。戴克裡先時期為了防止個別行省勢力的擴大,便在總體上對所有行省都進行了分割,帝國最多時擁有100個行省,可見此時的行省不論在面積還是勢力方面都得到了極度削弱。君士坦丁認為數量如此之多的行省都在帝國的直接管控下,對於帝國的行政集團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

君士坦丁為了帝國方便統治和提高行政效率,直接將帝國劃分了幾大區域,它們分別是高盧行政區、意大利行政區、伊利里亞行政區以及東方行政區。這四大行政區直接歸帝國的中央政府進行統治,這無疑加強了君主專制,加強了皇帝對於整個羅馬帝國的統治。君士坦丁又對帝國的官僚機構進行徹底改組,同時官員的選拔和任命直接由皇帝決定。君士坦丁時期的羅馬帝國,君主專制程度達到了新高峰。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轉動!淺析君士坦丁統治下的羅馬帝國政治變遷

君士坦丁堡城牆

君士坦丁對於帝國奴隸制的逆向政策

自從羅馬共和國建立一直到羅馬帝國分裂之前,整個羅馬一直都是奴隸制國家政權,因此奴隸危機也一直都是帝國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問題。共和國時期的兩次西西里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以及羅馬帝國時期於公元3世紀所面臨的嚴峻奴隸危機,一次次血的教訓證明廣大奴隸和勞動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並且對於任何以奴隸制為基礎的國家政權都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君士坦丁繼位之後,不但沒有吸取之前奴隸起義造成的帝國嚴重動亂的教訓,帝國的統治甚至在奴隸起義中搖搖欲墜,更何況近在眼前的羅馬3世紀奴隸危機的衝擊這些都沒有引起君士坦丁的重視。他居然倒行逆施地進一步加強統治者對於廣大奴隸的剝削和統治,甚至將共和國時期奴隸主無情殺戮奴隸的現象合法化。這種做法不僅讓此時的帝國重新回到統治者與奴隸劍拔弩張的地步,而且這更容易激化當時好不容易得到緩和的階級矛盾。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轉動!淺析君士坦丁統治下的羅馬帝國政治變遷

貴族和奴隸主的歡呼

正因為君士坦丁對於奴隸制度的極端維護,並且將廣大奴隸主和貴族原來的特權全部恢復,這讓帝國再一次陷入到了奴隸危機的威脅當中。奴隸在君士坦丁的政策下再次回到了那種被認為會說話的工具狀態,奴隸們之前通過無數人的流血戰爭所爭取來的自由和權力一瞬間全都沒了。他們的子孫也要繼續繼承奴隸的角色,生生世世都要被奴隸主剝削和壓迫,原來大量被釋放的奴隸也在君士坦丁的命令下全部召回,重新迴歸奴隸身份,君士坦丁逆時代潮流的作法必然會引發奴隸階級的再次反抗。

不僅恢復了之前奴隸們的身份,並且還允許買賣奴隸的再度合法化。我們要知道3世紀末的羅馬帝國,土地兼併愈發嚴重,流民問題也在不斷加重,原來擁有自己土地的自耕農在奴隸主的經濟擴張下,紛紛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他們成為了無產者,為了日後的正常生活只能夠變賣自己的子女成為奴隸。這雖然透露著當時帝國下層社會的悲慘,但很大程度上卻是君士坦丁極端維護奴隸制的必然結果。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轉動!淺析君士坦丁統治下的羅馬帝國政治變遷

接受基督教

羅馬帝國國教的確立

基督教在羅馬遭遇公允3世紀危機之際,迅速向帝國統治的核心地區擴散,這引發了當時羅馬統治者戴克裡先的極度反感。他認為自己就是整個帝國唯一信仰的神,他追求的是神人同體的高傲感,絕不允許任何宗教力量來對自己的權威形成威脅。因此戴克裡先實行了一系列大力鎮壓基督教傳播的政策,基督教徒遭到肆意屠殺,教會設施也在一夜之間全被焚燬,基督教遭遇了建立以來極度黑暗的階段。

但是儘管戴克裡先的殘忍鎮壓,基督教也遭受到了巨大損失,但是歷史發展的潮流仍然不會被輕易改變,基督教在經過短時間的修養後,重新煥發出生機,並且憑藉其頑強的生命力和號召力形成了更為迅猛的宗教擴散潮流。君士坦丁繼位之後,面對基督教的快速發展,他心裡清楚,宗教作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思想,一旦在人的心中發揮作用,並形成一股勢力,憑藉強硬措施阻止終究是不現實的。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轉動!淺析君士坦丁統治下的羅馬帝國政治變遷

頒佈米蘭敕令

君士坦丁認為既然沒有辦法阻止基督教的大範圍傳播,並且整個帝國的官僚、貴族以及皇室成員都有相當一部分基督教徒,他決定改變戴克裡先時期的政策,試圖開始接受基督教的傳播。在君士坦丁還在和李基尼烏斯聯合執政時期,二人就聯合發佈了著名的"米蘭敕令",這個敕令直接影響了今後羅馬帝國的發展歷史,也改變了基督教的發展歷程,在世界古代史中有著重要作用。

"米蘭敕令"明確規定基督教作為一種宗教團體有它存在的合法性,更有其傳教的權力,這實際說明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已經承認了基督教在帝國內部存在的合法地位,並且規定基督教可以修建一切相應的教會設施。在基督教的經濟方面,統治者也給予了基督教及其信徒們極大的財力支持,幫助他們完善教會機構的建設。基督教從此可以正大光明地在羅馬帝國存在,在經過君士坦丁大帝舉行的尼西亞大會之後,確立了基督教的正統教派。公元392年。基督教正式被確立為羅馬國教。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轉動!淺析君士坦丁統治下的羅馬帝國政治變遷

尼西亞大會

評價

君士坦丁大帝是羅馬帝國時期著名的君主,也是世界史中一位頗有作為的皇帝。他在帝國即將分裂之際憑藉自己文治武功維護了帝國的統一,雖然羅馬帝國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仍然避免不了分裂的命運,但是君士坦丁的統一在當時還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

君士坦丁作為一個頗具改革精神的政治家,在帝國新時期的中央集權建制上進行了更加完善的改進。皇帝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帝國的軍政大權,君士坦丁沒有向之前的皇帝那樣追求那種虛無縹緲的神的感覺,他不在乎那種高高在上的俯視感,君士坦丁更加註重的是實實在在握在手裡的權力,只有擁有足夠的權力才能夠擁有說話的權利。

對於基督教的態度上,君士坦丁的態度和前人君主戴克裡先截然相反,這不僅是由於君士坦丁個人具有遠見卓識,更是因為當時基督教的發展趨勢已經不可能遭到強硬控制,一旦繼續採取極端措施,變會引發帝國社會的大恐慌。因為信仰基督教的人實在太多了,並且還在不斷增長,不可能將所有信徒全殺了。

因此君士坦丁便接受了基督教,實際上是認可了基督教的現實發展狀況。我們可以看出,君士坦丁在面臨宗教問題卻能夠順應時代潮流,但是在奴隸制方面卻採用極端的維護方式,他本人也是在實際統治中存在著相當矛盾的想法。正是由於君士坦丁對於基督教的認可,使他成為了基督教發展歷程中的一位關鍵人物。

參考文獻:《羅馬帝國衰亡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