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到刘邦无能后,韩信张良萧何等人依旧辅佐流氓完成霸业?

芯疼比快乐真实


刘邦哪里无能了?刘邦才能十分杰出好吗。正因为刘邦有帝王之姿,萧何、张良、韩信才甘心辅佐。

刘邦的底子就很不错,首先他到信陵君帐下当过侠客,对黑社会的一套运行方式很熟悉,回到沛县以后他实际上是一个“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其次,他担任过秦朝的吏,担任秦吏是有要求的,就是能写会算,写方面要能认识几千字,算方面要能进行一定数目以上的运算,刘邦这两方面都不错,所以绝对不是文盲,而且通过担任秦吏,他还走上了白道,对官场那一套也很熟悉,在沛县可谓黑白通吃。

这样的人到哪里都是人物,为什么萧何官位比刘邦高,却一直照顾刘邦后来还跟刘邦做事?就是因为刘邦黑白通吃,比萧何的能量要大。

另外一点就是刘邦很聪明,任何东西一点就透,高人要教他些东西他马上就可以领悟,这样的人,哪个高人不喜欢呢?张良就曾经评价过“沛公殆天授也”,对刘邦印象奇佳,等到故主韩成被项羽杀害后,就加入刘邦阵营为其效力了。

还有一点就是刘邦有度量,肯放权,肯重用人。韩信要求拜大将、事权专一,刘邦全部答应,于是韩信果然率军为刘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刘邦就个人军事才能来说,也很杰出。楚汉之际,除了被项羽大败过,以及刘邦自己承认不及韩信之外,基本上就没怵过什么人,项羽、韩信之外的将领,几乎逮谁灭谁。哪怕是秦国第一名将章邯,跟刘邦交战也是互有胜负,刘邦的军事才能可以在秦汉之际排到第三(跟章邯并列)。

如此有能的主君,当然能够吸引大量人才来投。


文史宴


如果刘邦也能被称为无能的话,那放眼中国两千多年历史,恐怕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不无能的。大家要明白,在乱世之中,不管你的地位有多高出身有多好,如果没有过人的智慧和手段,即便是你的小弟,随时都能将你取而代之,更不用说你还要面临众多如狼似虎的竞争对手,稍有不慎,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在这种背景下,萧何、曹参等人在起义时硬是让刘邦当老大,绝不是史书上所说的因为他们胆小怕事,事实上,一个敢起义造反的人,早已将脑袋憋在了裤腰带上,而萧何曹参灌婴樊哙等本就是如狼似虎的人,他们甘愿让刘邦当老大,显然只能是刘邦的能力比他们更强大。因为在乱世之中,一切都是实力说话,强者是不可能甘心诚服于弱者之下,除非弱者甘愿当傀儡,但问题是,刘邦显然不是傀儡。

再后来,刘邦这种平民能够让张良这种贵族子弟心甘情愿跟随,又能收服韩信、陈平这种心高气傲的牛人,绝不是靠他们的忠心,而是他们知道,和刘邦作对,根本就看不到出路。更何况,我们总觉得项羽天下无敌霸气冲天,但问题是,他在和刘邦的交锋中,始终没有彻底击败过刘邦,反而让刘邦给反杀,这一切,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刘邦的手下出色,因为和项羽正面交锋的,至始至终,都是刘邦本人所率领的部队。

事实上,刘邦之所以给人一种无能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史记》的缘故。司马迁在写西汉国父刘邦时,绝不可能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必然是汉武帝给拟定好了的框架,不信大家可以对比下我朝历史,总而言之,官方对某个人的评价是七分功三分过,那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记载就不可能是三分功七分过,否则绝没有好下场。换句话说,汉武帝给刘邦定的基调是无能加流氓,那司马迁绝不敢把刘邦写成英明神武,否则绝不是宫刑这么简单。

至于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写刘邦,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君权神授。总而言之,刘邦要啥没啥,既没有能力还是个老流氓,但萧何、张良、韩信等英雄豪杰却甘愿死心塌地的追随,甚至是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也被逼的自刎乌江,这一切,不正好说明刘邦当皇帝是天命所归,是老天安排的么?总而言之,他们刘氏是名副其实的真龙天子,是要世世代代当皇帝的,而其他人,即便能力再强,本事再大,也是当不了皇帝的。


小玲子说点史


首先,问题中说“刘邦无能”,这一点不符合历史事实。

事实是,刘邦极具领导才能!该领导会的他都会,不该领导会的他全不会!这样的人,才是天生的领袖!比如:发掘和吸纳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抚慰军心民心,组织管理等等,这些都是该领导会的,刘邦可是样样精通!而且刘邦生性豁达,能屈能伸,能听得见别人的意见,知错就改,当断则断,跟着他干,大伙儿都有干劲。至于打仗、策划、后勤这些专业性较强的事情,确实不是刘邦的长处。也仅仅是相对于三杰来说,刘邦是属于比较“无能”的(刘邦称帝后也亲口承认了这点),但是作为领导,就怕面面俱到,凡事追求完美(诸葛亮在这上面吃了大亏)。世上没有谁是完美的,刘邦不行的地方,有张良、萧何、韩信等一帮人才,事情也就完美解决了。

再说“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他们不可能去辅佐一个“无能”的领导。至于“流氓”一说,刘邦确实不是谦谦君子,但他有着谦谦君子不具备的强大气场和人格魅力。萧何和刘邦是沛县老乡,他早就看出刘邦是干大事的人,所以刘邦一起事,萧何就一直跟着他,从来没有异心。张良和刘邦是偶遇,两人一见如故。张良跟刘邦谈论他研究了十年的“天书”——《太公兵法》(一说《素书》),刘邦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一点就透,而张良跟其他人谈,其他人就真跟听了“天书”一样,所以张良就感叹“沛公殆天授”,对刘邦评价很高,后来终于归入刘邦阵营,死心塌地跟着他。韩信是萧何向刘邦推荐的,从一个管粮草的小官,一下升为大将军,这固然体现了萧何看人的眼光,但同时也体现了刘邦大胆起用新人的气魄,而且从史书上分析,刘邦对韩信是恩威并施,始终将韩信牢牢掌控在手中。

所以,刘邦和“汉初三杰”等人,是彼此成就、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在刘邦的领导下,以“三杰”为代表的各类人才方能发挥最大作用,同心协力完成统一大业!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评价刘邦:“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人生打底书


前面看到一个创业指导说的一句话: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越忙就说明他的能力越差,企业的寿命也就会越短。这就说明了什么什么问题?一个领导者不需要你什么都会,你只要把你手下的人管理好就行。


刘邦把这点是做到了极致,不管是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等等各个方面,刘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是他有一点项羽是比不了的,那就是知人善用。可是项羽呢一辈子都在打仗,项羽也是为打仗而生的,所以他只能征天下,不能得天下。

刘邦早年游历,之后混到一个亭长,起义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说刘邦是流氓可能也没错,但是刘邦只是不要脸。人至贱则无敌,这句话是没错的。而且刘邦胆大,讲义气,所以和他一起的樊哙夏侯婴这些屠狗赶车的都能死心塌地的跟着。


在军事上刘邦确实不如韩信,但是在韩信来之前,刘邦从起义的数十人到入主咸阳的时候已经有十万了。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吧。

在谋略上刘邦和张良确实没法比,张良也是古代中国的奇人了。帮助刘邦攻占咸阳,脱险鸿门,之后平定天下。没有张良的出某划策,刘邦确实很难成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也能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

萧何呢,要说当初起义的时候,萧何可以做老大的,萧何也不是胆小怕事,那时候已经决定造反了,不管谁当老大只要跟着造反的都是要死的,而且罪连九族,所以说萧何胆小怕担事是不可能的。萧何只能说是生来就是一个管事者,而不能成为主事者。之后帮刘邦主管军粮,没有萧何在大后方帮刘邦管理,估计三军都要饿着肚子打仗了。


这些人放在哪里都是可以左右一个帝国的命运的,你觉得这些人会傻到跟着一个流氓地痞吗?刘邦在这些方面确实可以说是无能,但是如果自己一个人能把这些全做完,那也只能是一个能者,而不是一个领导者。不管任何时候,任何统治者只需要做到知人善用,那么就是一个伟大的君主,秦始皇统一天下是自己去打的吗?李世民的二十四功臣都是假的吗?

所以说刘邦不是无能。


中国历史研究所


谁说刘邦无能了?刘邦这个人,粗看上去就是一个运气好而无能的痞子,但是越细看,越思考,越觉得仰之弥高,深不可测。别的不说,就说他当年在大败之后,巧夺韩信兵权,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

很多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久了,可能觉得上级拿下级的兵权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大谬不然。 皇权社会,将帅都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尤其是亲兵牙兵,一般都唯主帅命令是从。入军夺权从来都是一件凶险无比的事情。

当时刘邦大败,从成皋脱身,如果是一般人,正常的想法是赶紧找到自己的部将。但是当时谁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呢?刘邦孤家寡人,韩信大军在握,就这么贸然去了,等于把自己送到韩信的跟前。主动权在韩信,而韩信怎么做,完全取决于韩信的良心。到时候如果韩信把刘邦架空,刘邦恐怕也只能有苦说不出。退一万步说,就算韩信有良心,继续拥戴刘邦,但是刘邦孤身依附韩信,恐怕这权威之后就打折扣了,很容易让韩信尾大不掉。

刘邦这个时候,展现了第一流政治家的敏感的嗅觉,刘邦是这么做的: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修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偷兵符之后,马上升帐召将,利用兵符的权力马上提拔一批将领,调动一批将领。这批提拔的将领的官位是刘邦给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只能忠于刘邦——否则韩信回来,原来那帮被“易置”的老人怎么放?在短短几个小时,夺符升帐易将一气呵成,提拔谁,调走谁,刘邦在极端的时间内做出了正确的决断,措置有方。等韩信张耳醒来,已经物是人非,韩信张耳自己的亲信都被换掉了,又怎么能不服?又拿什么和刘邦斗?

这是刘邦刚刚经历成皋之败,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时候,尚且能够作出这样的大手笔,别说普通人,古之名将伟器,又有几个在仓皇之际还能有这份缜密的心理素质和胆略的?像刘邦这样的事迹,一生之中能做成一次,已经是可以吃一辈子,吹一辈子的资本了!在历史也会被史官加上浓浓的一笔,称为有古之良将之风!


经史通义


刘邦无能?滑天下之大稽!何为能?披坚执锐冲锋陷阵能战而胜之,此猛将之能!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决胜千里之外,此谋士之能!治国理民内外皆安而得民心者,此文臣之能。统御群臣知人善用而天下归心,此帝王之能!能成就帝业的人少,所以“知我者希”,刘邦就有帝王之能,芸芸众生不知刘邦而谓之无能!

世人常囿于所闻,困于所见,以为世之英雄豪杰皆如西楚霸王项羽一样,力拔山兮气盖世,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项羽虽然英雄盖世,但是他只能是一代名将,而不是一个好的帝王!



萧何作为刘邦集团后勤保障部部长,他征兵征粮,管理民治的确是一把好手,是一个能干的官员。张良作为天下第一谋士,思虑深远,韬略过人,确实不愧第一谋士称号。韩信兵法过人,领百万大军战无不胜,当世无人能敌,不愧兵仙称号!樊哙、周勃、卢绾、夏侯婴、英布等都是人杰。


上述诸君都是一时人中龙凤,但是都在刘邦麾下做事,且一展身手,位及人臣高位。在刘邦手下可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而在项羽手下,只能冲锋陷阵,或者当个执戟郎中!

韩非子的帝王之术早就说过了,帝王不现所欲,不展其能,居中而守法,执赏罚二权柄,则群臣效力,各尽其才。帝王可以披头散发而御妇人,垂拱而天下治,刘邦无师自通,深谙帝王之术,其能当时只有秦始皇嬴政可以超过!




大秦铁鹰剑士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刘邦确实很无能,领军打仗不如韩信,后勤保障不如萧何,诡辩计谋不如张良,那么为什么刘邦能够得到三人的辅佐而完成霸业呢?因为刘邦有这三人不具备的能力,什么能力,听我慢慢细说。

首先,刘邦也是个人,也有缺点。刘邦的缺点就是流氓气太重,这个也是被人非议最多的一个毛病。但是古代帝王,哪个没有一点流氓气呢?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刘邦从事的是什么事情?造反夺天下极其凶险的事情,如果像儒生一样,一板一眼早就灭亡了。

所以,要想了解刘邦到底哪里厉害,就要横向比较,和同刘邦一样的人来比较,如果拿一个皇帝和几个大臣 比,真的没有可比性。

刘邦最厉害的长处有两点,第一是知人善任,张良、韩信、萧何三人卖力辅佐,这个就足以证明了,我重点说第二点,知错就改,简单点讲就是大度。

我先拿两个反面教材来做个例子,官渡之战前,曹操领兵攻打刘备,这时袁绍的谋士田丰劝说袁绍趁机攻打曹操,袁绍以幼子有病为理由拒绝发兵,其实是不相信田丰的计谋。后来曹操打败刘备后袁绍才开始打算攻打曹操,这时田丰又劝阻袁绍不可动兵,而且说得很有道理,机会已失,出兵必败。袁绍不听,还把田丰给关到狱中。后来袁绍兵败,他把田丰给杀了,这就是袁绍的气度。

曹操当年住在吕伯奢家,误认为吕伯奢家人要杀他,于是执剑杀了吕伯奢全家。在逃跑路上碰到买酒回来的吕伯奢,这时曹操已经犯错了,但是他还是杀了吕伯奢。留下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在错误面前,这就是曹操的气度。

说完他们两个,我说一个刘邦的故事。公元前201年,韩王信背叛刘邦投降匈奴冒顿单于。刘邦亲领大军平叛。刘邦很鸡贼,为了稳妥,他派了十路探哨去调查匈奴的虚实。冒顿单于比刘邦更鸡贼,他 把精兵良马全部隐藏起来,故意让汉军看到一些老弱残兵。

结果可想而知,十路探哨回来都说匈奴不堪一击。刘邦还是不相信,于是派了大臣刘敬作为使者去探听虚实,等刘敬回来大军已经出发了,刘敬一看赶紧汇报说:我到匈奴方面去,看到的只有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 肯定是冒顿单于隐藏了自己的实力,他必定埋伏了奇兵要攻打我们,我认为不能进攻。

刘邦一听就火了,骂道:你这个老匹夫,不过是靠嘴皮子捞得一官半职,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扰部队前进。于是令人 把刘敬拘禁到光武。

后来刘邦果然中计,被冒顿单于四十万骑兵围于白登,陈平出奇计贿赂了冒顿单于的妻子方才救刘邦逃出来。刘邦逃出来后立刻令人释放了刘敬,并且向刘敬道歉,还封刘敬为建信候。这就是刘邦的气度。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袁绍和曹操也是一时之人杰,他们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而刘邦能统一天下,同样的事情,刘邦的气度不知道要强于这两人多少倍,这也正是刘邦能服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刘邦确实无能,但是刘邦知人善任,气度非凡,所以最终能得到三位俊杰的辅佐而取得天下。


每日趣评


张良看清刘邦无能?

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关键是结果都是好的,这不是随随便便一个老板能做到的。

比如韩信破齐后,要给刘邦要个假齐王,刘邦当时就急了,要派兵攻打韩信,是张良劝他。换做项羽,这事儿成不了!张良得被他气死!

而且刘邦能非常快速的判断出来谁对谁错,

郦食其也算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能说动齐王投降。你看这人舌功自然了得。

先项羽跟刘邦在荥阳打的时候,郦食其就建议刘邦分封,六国诸侯之后,意思是分隔项羽的权力。回头吃饭的时候,就碰见了张良。

刘邦对他说起了这事儿,张良一听说,你丫的是在送死!噼里啪啦一大堆讲给刘邦听。

听完结果是啥——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在嘴里还嚼着的饭,一口喷出来说“混蛋,差点毁了你爸爸”。

这就是决断能力。他可能想不到,但是他知道谁说的对!

萧何看清刘邦无能?

萧何跟刘邦一开始造反的时候,就是因为胆小,害怕秦国枪打出头鸟,躲到了刘邦背后,就这,不提也罢!

你再看萧何后来的行事作风,面对老刘那是毕恭毕敬,本质上说还是“胆小”能躲到刘邦后面就很好了。

刘邦让萧何守关中,萧何

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什么事儿都让刘邦知道!他看清了刘邦无能,可笑,他一辈子都怕刘邦!

韩信看清刘邦无能?

韩信一个逃将,跑到刘邦哪儿,因为萧何说了几句话,刘邦面试了一下,刘邦就拜他为大将军,这时候的韩信,一个失业人员,忽然成了高管,感恩戴德啊!

接着刘邦,亲自带韩信这个高管实习生,后来发现可以,给他实权去打赵和齐。感恩戴德啊!

韩信十万兵打赵国打了三年,攻下五十城,刘邦觉得有点慢,就派了郦食其去游说,结果我就不翻译了。

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於是信然之,从其计,遂渡河。齐已听郦生,即留纵酒,罢备汉守御信因袭齐历下军,遂至临菑。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烹之

你说刘邦气不气,后来还跟刘邦要齐王当当,惊不惊喜!就韩信干这混账事儿,他还好意思还看不起刘邦,简直了。

到最后韩信被封为楚王!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阬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柰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於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

高帝以为然,你老韩,被老刘摸得清清楚楚。所以韩信一辈子都是“吾必有以重报母”,他还看清刘邦无能!简直了!


目西


首先要搞清楚一点,早年的刘邦是游侠而不是流氓,只不过性格之中有些无赖罢了,即使是无赖,他也是胸怀天下,志在四方,有梦想,敢追求理想的无赖。

其次,刘邦决不是无能之辈,相反,刘邦不但不是平庸之徒,而且是个极有抱负的伟大政治家。

让我们以事实来说话吧。

先来说说萧何为什么愿意跟随刘邦。秦朝时期,萧何是沛县的一个主吏,当时刘邦还只是个亭长。可是等到刘邦起义,进入沛县以后,要推举首领,有人要推萧何或者曹参,但是他们俩谁都不敢当这个上首领,反而拥护刘邦来当首领。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怕死,怕担当责任,怕起事不成被秦朝夷族。最后,还是刘邦当了这个首领,被人称为“沛公”。

这说明什么,刘邦敢担当,能成事,且是个想做大事的人。

萧何曹参投奔刘邦后,之后刘邦事业越做越大,他们俩从来没有妒忌之心,反而在各自的工作上尽忠尽职。为什么他们俩的忠诚度如此之高?因为刘邦知人善任,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萧何善长管理,刘邦就安排他在后方管理后勤,负责后方粮草兵运之事。曹参善战,就安排他在前线冲锋陷阵,建功立业。

后来,他又遇见到张良。张良本来是投奔楚王景驹的,但遇上刘邦后就不想走了,为什么?因为张良认为,刘邦天资过人,能够领悟他的兵法。刘邦收留张良后,知道张良智谋过人,就带在身边当军师。凡是张良给他献的计策,他几乎听从,且凡是听从张良的计策,他几乎都能打胜仗。

遇到张良之后,北上咸阳时,又在陈留遇见了郦食其。在刘邦之前,很多诸侯都从陈留路过,郦食其一个都看不上眼,为什么刘邦来了,且知道他不喜欢读书人,还在投奔他呢?

郦食其说刘邦是长者。何谓长者?我想在郦食其的心目中,刘邦应该是个胸怀大志,能够知人善任成就大事的人。后来,果然刘邦季也将郦食其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派郦食其四处游说诸侯,降低了很多战争成本,就拿下很多座城池,可惜的是郦食其后来被韩信害死了。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时,退居汉中。当时,韩信弃项羽投奔刘邦,开始时刘邦并不以为奇,后来韩信要逃走,萧何将他追回来,并且游说刘邦说,如果想成大事,东出成项羽争霸天下,就必须重用韩信。刘邦这才恍然大悟,拜韩信为将,用并韩信之计闯出汉中,与项羽于天下一决高低。

后来,韩信翅膀成熟时,项羽派人游说他背叛刘邦,三分天下,他拒绝了。接着,谋士蒯通也游说他三分天下,但是他念刘邦对他有恩,所以又拒绝了。

总之,无论是萧何等汉初三杰,还是郦食其,还是后来的陈平,或者是强盗出身的彭越及英布,如果刘邦是无能之辈,他们会像云一样聚集在刘邦麾下助他成就千古伟业么?而他们能够兢兢业业地辅佐刘邦,一切都源于刘邦的人格魅力。

这个魅力就是,刘邦胸怀开阔,能够容人,知人善任,委于重任,且不惜重金,不吝官位,恩威并重,收拢人心,终于将不同的人拧成了一条绳,组成了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杰出队伍!


月望看历史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因为家境贫寒,很早就混迹于黑白两道,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干一些刀口舔血的活,他论文釆,胸中无墨水,大字难识几个,典型的"文盲";论武功,他手无缚鸡之力,不通剑术,不懂拳套,典型的"武痴"。因此,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极为软弱无能的地痞流氓。


然而,正是这个地痞流氓,韩信张良萧何等人之所以对他马首是瞻,原因很简单,刘邦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才能。

刘邦的个人魅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超强的亲和力。他为人温和,以诚待人,能主动和人交心谈心,也正是这种"零距离"的接地气,使得他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知,从而获得了良好的人缘。二是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刘邦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善于倾听别人意见,敏于辨判,善于纳谏,从而使得别人愿意为他出金点子,乐意为他献良策,从而笼络了大量人的心。


刘邦的个人才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说会道。刘邦混迹社会多年,练就了一张利嘴。凡事在他嘴里都能吹的天花乱坠,而什么人都会被他的甜言蜜语所"俘虏",从而练就了好人缘。二是善于察言观色。刘邦为人机警,善于观人脸色行事,老练果敢。往往一个极为细微的环节都逃不出他的火眼精金,在他面前如"透明人"的项羽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总之,正是因为刘邦拥有这样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才能,和一意孤行不可一世的项羽形成天壤之别,而韩信、张良、萧何等盖世英才选择追随他打天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