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大爆发 防治误区得避开

黄瓜霜霉病大爆发 防治误区得避开

黄瓜霜霉病,症状非常明显,种过黄瓜的菜农都认识它,而且这是一种老病害,为啥会在大棚内导致大爆发呢?记者分析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不了解病害发生的温湿度。

黄瓜霜霉病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85%时,发病速度最快。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湿度防控霜霉病,避开霜霉病发病喜欢的温度。例如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早上进行浇水,避免了地温降低,便于浇水后的温度管理。浇水后当天中午,将棚室内温度提高到35℃持续一个小时再开始通风,能迅速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提高地温,也利于温度防控病害。


二是发病后乱用药。

记者在服务社员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菜农发现棚内黄瓜叶片上有几个斑点,就直接喷洒猛药,如银法利等。发现病害后,直接喷施高效的治疗药剂,虽然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会使病菌在短时间内产生抗性,为下一轮的侵染埋下隐患。

防治病害,建议大家还是得以“预防为主”,在平常管理中,要注意喷洒保护性药剂,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病害发生初期,可以选择保护兼治疗性的药剂,如精甲霜锰锌等;病害发生严重期,可以选择两种药剂进行混用,如甲霜锰锌加烯酰·霜脲氰或烯酰·嘧菌酯加霜霉威,交替使用,会增强防治效果。

黄瓜霜霉病大爆发 防治误区得避开


三是多种病害一起防治。

在黄瓜叶片上,往往多种病害同时发生,建议社员不要盲目全部喷药防治,要分清主次。特别是在黄瓜霜霉病与其他病害如炭疽病或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叶枯病等混发时,防治过程中应注意区分,不宜多种病害一起用药。反之,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还容易造成叶片药害,得不偿失。

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应该根据天气、棚室内温湿度等环境条件,选择主要的病害进行优先防治。近几年,寿光等地棚内黄瓜霜霉病常与炭疽病混合发生,在防治时可以一并用药;如果还掺杂有细菌性病害,可以先治霜霉和炭疽,后治角斑和叶枯。

另外,细心的菜农会发现,霜霉病往往在棚室前脸处发病较为严重,因为前脸处滴水严重,湿度大,对于这些植株,在霜霉病大爆发之前,就要及时喷洒药剂。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发布,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