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娜拉出走後”能掙錢就逃離男權社會了?不是的


《逃離》:“娜拉出走後”能掙錢就逃離男權社會了?不是的

前言:愛麗絲·門羅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如果對比起其它作家,門羅毫無疑問是出現得比較晚的。因為在她三十七歲那年,才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但也正是她這樣不緊不慢的態度,使得她的每篇作品都有很高的質量。三十七歲那年的那部短篇小說集,一舉為她贏下了“總督文學獎”。此後,榮譽就紛至沓來,她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多個國家發行,直到2013年,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如今,我們就走進她最負盛名的短篇《逃離》,去領略她的女性關懷思想。

1.“娜拉走後會怎樣?”的起源和結局

《玩偶之家》的男主角叫海爾茂·託伐,他有一個妻子叫娜拉,託伐在銀行工作,經濟條件一般。不過,在聖誕節前夕,託伐被提拔為銀行經理。在掌權之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同事柯洛克斯泰裁掉,因為之前兩人有過矛盾。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娜拉曾經揹著託伐偽造父親的簽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過高利貸,目的是給託伐治病。柯洛克斯泰知道娜拉是偽造的,所以就以此為把柄威脅託伐。託伐一直以為自己治病的錢是岳父給的,現在知道真相後,他大罵娜拉虛偽,破壞了他的聲譽。不過,通過娜拉的努力,後來柯洛克斯泰放棄了揭穿真相,轉危為安的託伐對待娜拉的態度又好轉了起來。

娜拉這時候徹底看清了自己丈夫的虛偽和醜陋,決定出走。

娜拉的這一出走就驚動了整個歐洲,也為我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礎。在《玩偶之家》中,娜拉最終看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身份,她要逃離這樣的生活,所以就出走了。這樣的舉動讓所有備受壓抑的婦女看到了重生的希望,也給了她們鬥爭的勇氣。為什麼娜拉非走不可?因為娜拉的丈夫覺得她首先是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然後才是一個人。但娜拉覺得她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其它身份,如此才能擺脫她的“玩偶”處境。

《逃離》:“娜拉出走後”能掙錢就逃離男權社會了?不是的

如此看來,娜拉是應該出走的。這也被視為女權運動的經典讀物。國際婦女運動領袖蔡特金曾經在《平等報》上發表文章,說易僕生提出的問題不斷地激勵人們探索婦女解放、乃至人類解放的道路,而這條路也是一條“必由之路”。《玩偶之家》中寫出了娜拉出走的的開端,那麼,娜拉出走後會怎麼樣?在1923年的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文藝會講,魯迅為此發表了專門的演講,來探討娜拉走後,在我國,甚至是世界範圍內,會有一個怎樣的結局。

魯迅先生說:“娜拉出走之後,要麼回來,要麼墮落”。因為當時的女性在社會中的經濟來源渠道少之又少,說得直白點就是沒有錢。錢雖然不能買來自由,但是大多數人都會為了錢而出賣自己的自由。當然,這也是那個時代的女性出走後的真實命運。在得出了這樣的一個悲劇結論後,他提出了娜拉出走之後如果要幸福,必須要有健全的體制:“第一,女性在家應該先獲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女性在社會應該獲得男女相等的勢力。”,這樣的進步思想直接就提高了後來女性的地位。但其實只有這樣,女性還是無法逃離男權社會,不過,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在女性追求平等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逃離》的出版是2004年,時代步入二十一世紀,女性在社會上找到一份工作已經變得很容易了。那麼,娜拉在這個年代出走,她是不是就不會回來,也不會墮落了?

2.“能掙錢的娜拉出走後會怎樣?”的結局

《逃離》是愛麗絲·門羅創作的短篇小說之一,在這部短篇小說裡,女主角名字叫卡拉,男主角叫做克拉克。克拉克是一個學歷偏低,很早就走入社會的男人,為了求生,做過很多的底層工作。不過,在卡拉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是馬術學校的老師了,長得很英俊,深受女性喜愛。一個正值天真爛漫時期的高中少女遇到了一個桀驁不馴的“優秀”男性,自然免不了會不可自拔地陷進去。卡拉為了和克拉克在一起,也為了逃離原生家庭的控制去過一種更真實的生活,她放棄讀大學,和克拉克去了另外的地方生活。

《逃離》:“娜拉出走後”能掙錢就逃離男權社會了?不是的

然而,她的第一次逃離,並沒有給到她理想的生活,就算是和自己真心愛著的人一起。

他什麼時候都衝著她發火。就像是心裡有多恨她似的。她不管做什麼都是做得不對的,不管說什麼都是說錯的。跟他一起過真要把她逼瘋了。有時候她覺得自己已經瘋了。有時候又覺得是他瘋了。

以上截選自《逃離》。卡拉和克拉克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是非常令她窒息的,窒息的罪魁禍首就是男權主義,克拉克把卡拉當做自己的私有物品,且想兇就兇。

在如此窒息的生活背景下,卡拉想到了再次逃離出去。那時候她沒有坐車的錢,對未來一個人的生活也存在著非常大的恐懼心理,讓她一直猶豫不決。幸好鄰居幫助了她。

“你以後怎麼生活?”鄰居問。

“我會去多倫多,”卡拉胸有成竹地說,“不過我根本不想去找我哥哥。我會在一家汽車旅館或是這一類的地方待下來,去一個馬術學校找份工作。”

鄰居在得知她對未來的生活已經有了可以落實的規劃之後,決定給她出車費,還把她暫時安頓到了自己的親戚家裡住,直到她找到工作,可以一個人承擔起生活。

  • 卡拉所處的那個時代,女性的社會資源雖然還是明顯不如男性,但是找個活下去的工作是沒有問題的。那麼,在這樣的條件下,她是不是就真的不用墮落,也不用回來了?由於社會制度的健全發展,女性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墮落是大可不必的,但是不用回來,那幾率太小。就像卡拉的出走一樣,在離去的途中她後悔了,自願選擇了回來。

回來的原因:“在她正在逃離她的時候——也就是此刻——克拉克仍然在她的生活裡佔據著一個位置。可是等逃離一結束,她自顧自往前走自己的路時,她又用什麼來取代他的位置呢?又能有什麼別的東西——別的人——能成為如此清晰鮮明的一個挑戰呢?”

3.“娜拉出走後會怎樣?”,為什麼能掙錢的女性,她也選擇了回來?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遵循層層滿足的原則。

《逃離》:“娜拉出走後”能掙錢就逃離男權社會了?不是的
  • 《逃離》的女主角卡拉出走之後,也就是活在現代的“娜拉”出走之後,她自己能夠實現經濟獨立,不用依靠男性,甚至是馬斯洛理論中可以靠個人實現的需求她都可以通過自我的努力獲得。但是她在情感上的需求,怎麼靠自己一個人的努力來獲得?而這樣的情感需求,又是和吃飯睡覺一樣的人性剛需。

在她有情感需求,而這個情感需求只有男性才能滿足的前提下,她只能回來。有的評論家把愛麗絲·門羅的《逃離》的主題總結為:“離開,不是為了離去,是為了更好地迴歸”。在我看來這個總結是恰到好處的,因為卡拉由於離開後,心裡在情感需求這塊上是空缺的,她回來忍受男權對自己的傷害,也是因為克拉克能夠填補她在這塊的空缺。如此,經歷過兩次逃離後的卡拉,無論怎麼費勁心力地離開那個讓自己窒息的男權世界,她還是隻有回來,經歷逃離後,她更懂得如何和現實相處。但這是最幸福的結局嗎?不是的。

《逃離》這部作品出版時代的距離我們也有十多年了,但是女權主義在發展了這麼多年後,似乎逃離之後,都免不了回去。

前不久全網都在討論80後阿里男徵婚的事。這位在阿里巴巴工作的男性,事業發展得比同齡人成功,年薪近兩百萬且還擁有公司其他福利。他的擇偶標準就是:“90後,性格溫柔賢惠,知書達理懂得人情世故,外表可人,身材在線,會打扮,身高不低於162cm,本科至少211,月收入不低於1w,需要女方對家庭方面有更多照顧,希望以後有2個孩子。”之所以會引起廣泛的討論,甚至是批判。原因就是女性覺得以後要兩個孩子,家庭照顧主要依賴女方,那月收入就算一萬的女性,也逃離不了全職迴歸家庭的“厄運”,而在大多數女性看來,全職迴歸家庭,就是從父權中逃離出來的女性,又回到了男權社會里,過上了依靠男性得到經濟收入的卑微生活。

《逃離》:“娜拉出走後”能掙錢就逃離男權社會了?不是的

但為了情感剛需的滿足,也許最後大多數都會回去。

愛麗絲·門羅的作品,大多數時候都在書寫女性的困境,《逃離》是她的集大成者。多年前,易僕生之所以因《玩偶之家》的影響而被譽為僅次於莎士比亞的偉大戲劇創作者,就是因為他對女性的關懷,鼓勵女性走出去。上個世紀,魯迅先生對女性乃至整個人類命運的困境的關懷,使得他成為在我國至今無人替代的“民族魂”。而現在,愛麗絲·門羅又因為對女性,乃至全人類困境的拷問,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不得不說,正是他們的困境關懷,讓全世界的女性和人類生活得越來越自由和平等。

  • 《逃離》這部作品寫出了現代女性想要獨立的必然困境,而針對這樣的時代問題,就如同蔣方舟說的一樣:“記錄就是反抗”。翻譯過來就是,指出問題不作答,也是偉大之舉。指出問題,讓全世界都來討論作答,由此,來推動世界的發展,人道主義的發展。

如果,要我對這個問題作答。我只有說女性是不可能單獨於男性來實現自由和平等的。張泉靈老師在被問到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的矛盾時說:“男性怎麼不考慮事業和家庭的平衡?”也許未來,只有集體的男性和女性一起考慮怎麼讓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得到平衡發展,不再認為家庭只是女性的舞臺時,“娜拉出走之後”,既不用墮落,也不用回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