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局少将沈醉晚年被特赦,副部级待遇,为何还冒险去祭拜戴笠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沈醉这个国民党军统局的少将处长,可是非常有名的。

沈醉二十多岁就当上了少将处长,与他姐夫——武装特训部副主任余乐醒的提携有关,更与他自身的较好的表现有直接的关系,他直接得到了当时的特务头目戴笠的赏识与提携。

当时,名气较大的是军统“三剑客”,周养浩、徐远举和沈醉。同时,沈醉与陈恭澍,赵理君,王天木并称四大金刚。由此可见,当时的沈醉在军统局有多风光。

军统局少将沈醉晚年被特赦,副部级待遇,为何还冒险去祭拜戴笠

沈醉

按照为国民党卖力的沈醉的继续发展来看,他应该是人民的公敌。但是在蒋介石大势已去之时,在1949年12月,沈醉审时度势,参加了卢汉发起的云南起义,这样彻底改变了沈醉的命运。

沈醉不但在当时的云南起义上签字,而且积极响应,发表了广播,进行了演讲,同时令其下属缴械。这样,沈醉在被作为战犯关入监狱之后,在1960年得到特赦。他不但有了工作,而且还被从战犯升格为起义将领。

我党的宽宏大量的政策,令沈醉感激涕零,他说“我怎么不感愧交集呢?”他说,只有在大陆,才懂得了真正做人的道理。

军统局少将沈醉晚年被特赦,副部级待遇,为何还冒险去祭拜戴笠


沈醉

沈醉(1914年--1996年),字叔逸,湖南湘潭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长期服务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深得军统长官戴笠的信任。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中华民国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1949年12月9日被卢汉扣押,参加云南起义,后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国民党人员。

从上面可以看出,沈醉可是人小鬼大,升官速度快,颇得戴笠的信任与提拔。

1960年11月28日被特赦时,沈醉任中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后来,历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

军统局少将沈醉晚年被特赦,副部级待遇,为何还冒险去祭拜戴笠


戴笠

在被特赦时,周总理告诉沈醉等人,要做一些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在后来的交谈中,沈醉明白了,把自己在军统多年的内幕如实写出来就是做贡献,让人们认识革命的艰难。

一语点醒梦中人,沈醉于是开始书写那些军统的所作所为,后来陆续发表并结集出版,书名就是《军统内幕》。

《军统内幕》里面有关于杨虎城将军被惨杀的经过的描述,包括杨虎城将军被蒋介石诱骗而囚禁,囚禁条件非常差,一直到最后杨虎城将军父子和其秘书一家四口,共六人一起被杀。

就这样,沈醉从1961年开始写作,叙述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大约共一百万字,在未成书籍之前,发表的有三十万字左右,有内部期刊,也有在《文史资料选辑》上发表的。

军统局少将沈醉晚年被特赦,副部级待遇,为何还冒险去祭拜戴笠

戴笠

正是通过沈醉的叙述,我们才更深刻地了解了以戴笠为头目的军统所做的那些罪恶的事情,同时,给了一些遭受冤情的人一个昭雪的时机。

沈醉晚年得到特赦,同时还做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副部级待遇。那么,他为何还要冒险去祭拜戴笠呢?

这按说是不应该的事情啊!这件事还得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三月的一天,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39周年的纪念日之时,沈醉与众人一起去中山陵祭拜孙中山先生说起。

当时,在拜祭完中山陵之后,沈醉独自来到了南京灵谷寺后山上,靠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就是戴笠的墓。而这里,就离南京中山陵不远。

按说,沈醉此时主动与戴笠划清界限才对,毕竟他们已经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了。而且,沈醉得到了我党的极大的宽恕和恩惠,他应该更加珍惜才对。他就不怕影响不好吗?

军统局少将沈醉晚年被特赦,副部级待遇,为何还冒险去祭拜戴笠

沈醉

历史漫谈君觉得,沈醉这样做的原因如下:

一是沈醉的性格导致的。他觉得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堂堂正正的。毕竟戴笠已经去世了,自己去祭拜一下无可厚非。

二是戴笠当时对沈醉有知遇之恩,非常器重他。沈醉当时虽然与戴笠不是一路人,但是他们曾经是上下级的关系,曾经共事过,他们还是有交情的。

三是沈醉触景生情,既然到此处了,所以顺便去了。如果是特意为之,估计沈醉也不会去。

总之,戴笠如果知道沈醉去祭拜他,也会感恩的。

识时务者为俊杰,沈醉就如同迷途的羔羊,最后找到了正确的回家的路,最后才得以保全。正如沈醉晚年所说,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