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司馬遷:有種死亡可重比泰山

這天晚上,風,在窗外不停地颳著,把屋裡的油燈,吹得一明一滅。

燈下,有一位頭髮蒼白的老人,正端坐在几案前,藉著燈光,奮筆疾書。

這是一封寫給朋友的信。

老人身後,是堆得像小山一樣的簡牘,這就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史家著作《史記》,老者正是他的作者,司馬遷。

太史公司馬遷:有種死亡可重比泰山

說到《史記》,那可了不得,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黃帝,下到漢武帝近三千多年的歷史。

那司馬遷為什麼要寫這部《史記》呢,是什麼動力驅使著他完成了這樣一本前無古人的歷史著作?

在他寫的這封《報任安書》裡,司馬遷說明了他寫作《史記》的原因。

原來,司馬遷家族的祖先即是周朝的史官,父親司馬談即擔任漢朝的太史令,並且對歷史很有研究,一直有編纂古代歷史的願望。

太史公司馬遷:有種死亡可重比泰山

有一回,漢家天子舉行封禪典禮,司馬談因故未能參加,心中憤懣,得了重病,眼看著就不行了。

臨終前,司馬談將年輕司馬遷叫到床前。

我們司馬家,從周朝就開始擔任太史,代代不絕。

我死之後,你也必為太史,所以你一定要繼承祖先的事業。

現在海內承平,大漢興起,我作為太史卻沒能好好記錄,讓我耿耿於懷,你一定要記在心上。

父親乾枯的手緊緊握著司馬遷的手,司馬遷含眼淚點頭答應了父親。

父親死後不久,司馬遷果然擔任了太史令。

太史公司馬遷:有種死亡可重比泰山

從那時起,他就開始蒐集整理各類歷史書籍和檔案文獻,為撰寫史書作準備。

司馬遷早年即得父親教育,對歷史典籍多有了解,後又師從漢代各位名師,在學術上已經逐漸成熟。

成年後,他四處遊歷,到過名山大川和名人故里,蒐集了很多歷史傳說,幫助他積累了各種史料。

可以說,這時的司馬遷正躊躇滿志,打算幹一番事業

太史公司馬遷:有種死亡可重比泰山

但沒想到,一件事情的發生,卻突然改變了司馬遷的人生軌跡。

天漢二年,漢代名將李陵率五千軍兵出征匈奴。

不料遭遇了匈奴八萬士兵追殺,李陵苦戰八天八夜,所擊殺匈奴之士兵遠遠超過五千。

但卻終因寡不敵眾,李陵被匈奴兵圍追堵截,箭盡路絕,沒有後援,突圍又不成,無奈之下,李陵投降了匈奴。

消息傳來,漢武帝讓百官發表意見。

大家看武帝的臉色,都說李陵的壞話,說李陵不該投降,投降變節是罪該萬死。

漢武帝就問司馬遷怎麼看。

司馬遷是史官,歷朝歷代的史官,有一條重要的標準就是秉筆直書,是什麼就寫什麼,不能說假話。

陛下,依我對李陵的瞭解,他這個人有國士之風,有為國捐軀的覺悟。

這次對匈奴作戰,的確是因為以少對多,轉戰千里,箭盡道窮,又無後援,才無奈兵敗被俘,但其戰績已經可以令天下人側目。

李陵投降,有可能是想再找機會報效朝廷。

這番話說得沒什麼問題,分析得也很理性。

但司馬遷萬萬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漢武帝正在氣頭,聽不得任何反對意見。

而且還有一條重要的原因。

李陵本來是協助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李廣利沒什麼戰功,李陵殺傷重多,漢武帝心中偏袒李廣利,聽不得別人對李陵的誇獎。

所以,司馬遷這番話引得漢武帝大怒,下令將司馬遷關進大牢,然後又對其施以宮刑。

宮刑,是肉刑的一種,通過殘害人的肉體來懲罰人,是一種十分殘酷的帶有羞辱性的刑罰,僅次於殺頭。

漢代的人特別看重名節,很多人為了不面對刀筆吏、不受屈辱,都會選擇自殺。

受了宮刑之後,司馬遷又被放出來擔任史官,他這時的感覺,那是受了奇恥大辱。

太史公司馬遷:有種死亡可重比泰山

司馬遷曾這樣形容,那時我每天都彷彿感到腸子在肚子裡迴轉,在家心神不定,好像丟了什麼東西一樣,出門不知該去哪兒。只要一想起這件事情,後背就出汗不止。

如果按照司馬遷本來的性格,他本想一死了之,不願再受這份屈辱。

但是,卻有一件事情支撐著司馬遷活了下來,那就是:編寫史書

在信中,司馬遷是這樣寫的。

任安兄,如果當時我真的一死了之,那我這條命,真的就跟一隻螞蟻一樣,死得悄無聲息,無足輕重。

世人也只會覺得我這個人是個無能之輩,看輕我,看輕我的職業。

人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大雁羽毛還要輕。

為什麼?

這是因為他們追求的目標不一樣。

我之所以苟活到現在,就是因為心中還有目標尚未實現。

如果我就這麼平庸地死掉了,那我要寫的歷史就不能在後世顯露

任安兄,你看,古時有許多富貴而如今悄無聲息的人,多得無計數,只有那些卓越非凡的人才能流芳後世。

比如周文王在被拘禁時,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各國受困,回來寫下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寫下了《離騷》;左丘明失明,這才有了《國語》;孫臏被人截去膝蓋,他的兵法卻留傳下來。

這些人都是有事鬱結在心中,有理想不能實現,這才著書立說,抒發他們的憂憤,讓後來的人能夠理解他們心中的情感。

我雖然達不到他們的水平,但也自不量力地寫下了這本史書。

它收集了天下的歷史舊聞,推究了事情成敗盛衰的原理,成為一家之說。

也正是因為這本書,我即使受到了最殘忍的刑罰,卻依然能夠做到面不改色。

因為我知道,等完成這本書,我之前受的再多的屈辱,也都會得到補償,我這一生也再不會後悔。

各位朋友們,你們說,司馬遷做到了嗎?

那當然了。

這本《史記》記錄了帝王政跡、諸侯興亡以及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平故事,也保存了我國大量的典章制度。

《史記》對我國後世的歷史和文學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為司馬遷作傳的班固稱讚《史記》: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魯迅先生稱《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藉助這本書,我們看到了驕傲短視的項羽,英雄猥瑣的劉邦,運籌帷幄的韓信,仙風道骨的張良,一招出手光芒四射的刺客,扶危濟困除暴安良的遊俠,心狠手辣心如蛇蠍的皇后,還有形形色色曾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的我們活生生的祖先。

這些都藉助司馬遷的記錄,保存了下來。

我們更該看到的是,在書的背後,是太史公司馬遷那種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人格魅力和史官精神,看到他面對困難、壓力和屈辱時,他作出了比泰山還要重的選擇。

沒有一個人是可以被輕視的。

沒有一種職業是普普通通的。

沒有一種困難可以打倒心懷雄心的人。

只要你堅持努力,在困難中也不放棄,就一定能夠定成就你的理想。

我們今天的故事就先講到這裡,讓我們下期再見。

本次故事引用史料小注

《漢書·李廣蘇建傳》

《史記·太史公自序》

《漢書·司馬遷傳》片段:

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

《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

小編注:司馬遷的筆下,既有帝王將相,也有平民人物,而且記錄了很多生動鮮活的人物生活細節。

一部歷史,如果沒有人物、沒有細節,只有口號和定論,那和刷在牆上的紅色標語,又有什麼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