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冷静”复产 助力经济升温

​​在大型工业项目中,冷却塔扮演的角色并不显眼却很重要,它就像是一把发令枪,只有它启动了,其他设备才可以逐步启动运转。 为助力国内重点项目复工复产,中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克服重重阻碍,兵分六路奔赴新疆、广东等地,企业也在加班加点进行设备生产,努力帮助客户把“暂停键”下的损失抢回来。 起步晚但起点高,成立不足5年,中冷已跻身国内行业前端,在冷却塔这一庞杂而凌乱的“红海”中,中冷逆流而上,通过科技创新、推行定制服务、不断刷新行业标准,迅速成长为能够比肩国外老牌企业的黑马,并在“战疫”后迅速投入复工复产。

沧州“冷静”复产 助力经济升温

沧州“冷静”复产 助力经济升温

沧州“冷静”复产 助力经济升温

百余人兵分六路奔赴“前线”

时钟已指向28日的凌晨3时,中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军终于松了一口气。在过去几个小时的多方网络视频会议中,他们解决了广东茂名石化项目的冷却塔改造项目问题,这意味着,项目即将运转起来了。让茂名石化感动的是,中冷带来了4套备选方案,这是从前合作的厂家从未有过的。为了应对突发问题,中冷还连夜拿出解决方案,为项目运转争取了宝贵时间。在大型工业项目中,冷却塔所占的投入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设备温度如果控制不好,产品合格率将大打折扣。“对于大型化工项目而言,哪怕设备出现0.5℃的温差,每年的损失动辄就是上亿元。”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勋说。突如其来的疫情拖延了各地项目的开工进度,全国各地的求援信息陆续传来,大家都希望把准备做在前面,随时等待复工复产的号声。“这是在做服务,更是一份社会责任。”王建军说。多重筛选后选派“安全系数”最高的技术人员、由副总级别的领导层带队、公司派专车直达现场,截至目前,公司的150名员工已兵分六路奔赴各地,为项目启动做好服务。成本成为了最不重要的因素。公司为客户做好服务助力复工复产,就是在助力经济升温。高速路车辆罕见、服务区还未开放的时候,员工喝不上热水,啃着方便面驱车到了广东,新疆的客户一声召唤,员工驱车连夜前往,“知道他们穿越数百里无人区后报了平安,我的心才算放下。”王建军说,危难之际不退缩,这样的员工一定要厚待。

越是“红海” 越要“逆流而上”

决定成立公司涉足冷却塔领域,即便是国内顶尖的专家,也并不支持王建军的创业决定。国内生产冷却塔的厂家数量众多、种类庞杂,最重要的是,鲜有成规模成气候的,更多是“游击队”,业内口碑不好。以衡水某县为例,小小县城冷却塔厂家多达数百家,这一领域已是“红海”。但中冷人憋着一口气,他们想做出个名堂来,想要为冷却塔厂家“正名”。不下十次的拜访,老专家终于同意给予技术支持,并附上“约法三章”:质量要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服务必须与国外看齐、企业要有长期规划。王建军欣然接受,这也正是中冷的创业初衷。人才是创业初期的最短板,越是短板越要狠抓。2015年,求贤若渴的中冷在把世界顶尖的四大冷却塔公司的大将召集起来,又组建了30人的研发设计团队,这才正式宣布公司成立。保守估计,冷却塔每年的市场份额有几百亿元。想要在这庞大的市场中力争上游,一定要靠创新。设计,是冷却塔领域很尴尬的部分,大学中没有对应学科,设计院也没有单独设计,所以一般的冷却塔设计都由厂家来完成。过大浪费、过小不达标,只有设计规范,才能使冷却效果接近理想值。看似“傻大笨粗”的冷却塔,在中冷变成了精细活儿。不仅要结合工况、当地环境和冷却量,在某些精细项目上,他们甚至要掌握当地近3年每小时的气温条件,再结合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进行设计,仅仅是为项目量身定制的计算书,有的甚至就要上百页。短短5年间,中冷的专利已达30多项,还有10多项正在审批中。中冷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要超过总投入的10%,今年计划再投入1000万元用于科研。

95%的冷效国标 中冷要做到100%

冷效,是衡量冷却塔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国内现有的标准中,冷却塔冷效达到95%即为合格。但中冷对自己的要求是,冷效要达到100%。这是没有为自己留有余地的孤注一掷。且不说内外环境的影响,单就锌层厚度和每台冷却塔动辄几万个零部件组装成型的复杂工序而言,这就是个不小的挑战。“冷却塔的冷效越高,装置运行越平稳,产品成品率也就越高。”王建勋说,单就节水问题,中冷就做了不少技术革新。在运行中,水中都会有微生物滋生,长时间运行后,设备会发生堵塞从而影响性能,需要在水中加入药剂来平衡酸碱度,如此一来,虽然微生物的问题被控制了,但当水温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添加的部分药剂会随着蒸汽排出,对环境产生影响。中冷结合国内生产和环境实际,在冷却塔布水系统、填料悬挂系统上形成新的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困扰环境与水资源的难题,成为业内的前沿热门技术。同时,中冷积极展开研发,已具备了全部零部件在本企业内生产的能力,迅速跻身国内前列。“以每小时处理5000吨水的设备为例,一小时蒸发损失量达到近百吨,而消雾节水塔在冬季每小时可节水20吨。”王建勋说。如今,中冷不仅有业内权威的设计师队伍,还开发了自有设计软件、自有实验平台。目前,中冷已成为市级冷却塔系统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工业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并已申请省级冷却塔科技创新中心,与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的国家级冷却塔实验室也即将落成。正如王建军所言:“引领行业科技前沿,坚持技术创新,为祖国的碧水蓝天作贡献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