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抗疫日记 15 防疫措施已挽救了11个欧洲国家中59000人的生命


瑞士抗疫日记 15 防疫措施已挽救了11个欧洲国家中59000人的生命


瑞士抗疫日记 15 防疫措施已挽救了11个欧洲国家中59000人的生命

3月31日 星期二 晴

经过前几天的阴雨降温,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虽然疫情仍在全世界漫延,但仿佛丝毫不会妨碍人们对春天的向往。这两天大家都在忙着晒樱花,刚看到了东京白雪中零落的一抹姹紫嫣红,又看到了华盛顿蓝天下如画的灿若云霞。当然,这也是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坐在家里,足不出户,只要打开手机,就能放眼世界,心怀天下了。如果是往年的这个时候,我肯定又会跟几个好友相约,去山林间徒步,赏花,顺带大吃一顿了。

说起大吃一顿,我又不得不多说几句了。其实,现在这种半隔离的状态生活,对我来说很适应,因为我平时的生活状态也基本就是这样,最多不过也就是能多见到几个学生。但是有一点不相同:平时嘴馋了,隔三差五就会出去搓一顿,搓中餐,西餐,印度餐,泰国餐,墨西哥餐,甚至黎巴嫩餐,反正什么都去尝尝。但现在就没这个可能性了,不管吃什么都得自己动手。从昨晚开始,我就感觉很不舒服,想来想去,觉得应该是需要关照一下四川胃的情绪了。今天一早,我毫不犹豫地冲进了大家公认的最“危险”的场所——亚洲商店,大大采购了一番,因为我决定今天一定要吃一顿麻辣火锅。

今天我还买了一个近两公斤重的章鱼。之前曾在一个好友家吃过她做的凉拌章鱼,觉得特别爽口,所以今天看到就赶紧买了。回到家给好友发消息问她怎么做,答: 下水煮熟切片蘸料放进嘴里。又问: 煮多久?又答: 煮熟为止。哈哈,这是标准的中国式菜谱格式,“少许”,“适量”,“一会儿”......记得以前我教一个瑞士人炒土豆丝,我说先在锅里放点油,她问: 多少油?我楞了一下答: 一勺。她又问: 汤勺还是咖啡勺?我又楞了一下答: 汤勺。哈哈,这是典型的德语式思维方式。

什么是“德语式”思维方式?这是我自己发明的一个词,但我也解释不了,太抽象了,只能意会。昨晚一个德国朋友问我,读没读过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的德文版,我说没读过,歌德的古典德语我读不懂,他说,只有当你读过这本书的德文版,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德语是诗人和思想家的语言(Wenn man dieses Buch auf Deutsch gelesen hat versteht man warum Deutsch die Sprache der Dichter und Denker ist.)。今天就着这个话题,也跟我女儿聊到了古典德语和歌德,她从小在这里长大,德语对她就跟母语一样,她说,读古典德语就像读金庸小说,而读歌德就像读唐诗宋词,句子很美,逼格很高。她的语言总是渗透着年轻人的网络词,多么美好的东西,到了他们嘴里,也都成了调侃。

今天还读到一条消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对11个欧洲国家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包括隔离感染者,关闭学校,禁止集会,人与人保持距离和强制禁足等) 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这些为遏制病毒大流行所采取的措施迄今已挽救了11个国家中59,000人的生命,其中瑞士有340人获救,意大利有38,000人,西班牙有16,000人,法国有2500人,比利时有560人,德国550人,英国370人,奥地利140人,瑞典82人,瑞典69人,挪威10人。科学家估计,在这11个国家中,有700万至4300万人感染了病毒。之所官方确认的数字要低得多,一是在许多情况下,受感染者只有“轻度或没有症状”。 二是由于测试人数有限,许多感染者并没有被识别出来。

这是紧急状态生活的第十五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