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讓媽媽在身邊”親子活動,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讓人心疼

近日,網上流傳出了這樣一則短視頻,讓人看了忍不住的心酸難受。

這是一場學校在操場組織的親子活動,要求孩子們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以增加親子關係,但就是這麼溫馨的畫面,卻總有那麼一兩個孩子孤獨的坐著,身後無人。當老師下令讓孩子們轉身擁抱自己的父母時,其中有一個小女孩沉默的低下了頭,看著身旁的小朋友都埋進了父母的懷抱,她笑著笑著就哭了,眼淚止不住的流。這一幕讓網友看到後表示:隔著屏幕都感受了小女孩的心酸,好想抱抱她。

之前也看過這樣一則心酸的視頻,也是親子活動中父母和孩子擁抱的時刻,當時一名幼兒園老師緊緊的抱住了那個“沒人抱”的小女孩,小女孩在老師懷裡大哭,網友紛紛為這名老師點贊。

之前也在網上看到過一些短視頻,是一些可可愛愛的爸爸媽媽參與孩子學校裡組織的各種活動,搶凳子、拔河、比賽吃西瓜、力量戰、手速戰、默契戰等等是父母間與孩子間的較量,通過父母和孩子一起參與活動,孩子為父母助威加油等培養親子關係,促進親子間的真情交流。

想必這位小女孩看到別人的家長拼盡全力在親子活動中為自己的孩子爭取榮譽時,看到身邊的小朋友賣力的為父母吶喊加油時,小女孩的心裡一定難受極了,不敢哭更不敢笑,不敢表現出悲傷讓別人安慰,更不敢笑著笑到流出眼淚。

“我也想讓媽媽在身邊”親子活動,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讓人心疼

親子活動的確能增進親子關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那些“個別”的孩子,對於這類孩子,老師一定要加以關心和關注,及時的幫助他們安撫情緒,給他們溫暖。

一、孩子父母參加不了親子活動的幾種情況?

1、家長工作忙到實在走不開

有的家長是因為工作真的很忙實在沒辦法離開,所以才不得已不能去參加孩子的親子活動,班上工作忙,不可能為了一上午或一下午的親子活動而請一天假的,而且還會丟掉全薪,

所以,這類父母純碎是因為工作太忙才沒辦法參加。

2、家長都在外地工作

有的家長沒辦法參加孩子的親子活動,有可能是是因為孩子是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則就在家裡被爺爺奶奶帶,爺爺奶奶由於身體不方便所以不能去參加。

3、孩子的家庭不完整

還有可能就是孩子的家庭不完整,這類孩子一般都是自卑,不愛說話的,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所以做什麼事都是小心翼翼的,有可能根本不會主動邀請父母或母親參加活動。

“我也想讓媽媽在身邊”親子活動,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讓人心疼

4、家長對於親子活動並不重視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長對於孩子的親子活動並不重視,既不願意為了參與親子活動而丟掉辛苦了一整個月的全薪,也可能在心理上根本不想參與,父母之間彼此互相推脫給對方,甚至不惜大吵一架。

二、父母不能參加親子活動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哪些?

1、孩子的幸福感降低,不敢奢望幸福

每一位孩子的成長都需要父母的陪伴,時常有父母的陪伴和支持,孩子才會感到幸福和安心,如果父母總是缺席孩子的成長,不陪伴孩子,那麼孩子的幸福感就會降低,並且以後也可能不會主動的追求幸福,認為幸福是奢望,而且還會拒絕、牴觸親子間的其他一些活動。

2、孩子會變得自卑,性格孤僻

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會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他們會學習到父母身上的勇敢、自信、責任心、溫暖,而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性格都是有些怪異和孤僻的,很少講話,不善於與人交流,非常自卑,總是獨來獨往,看不到他們身上所擁有的一絲童真和活潑,總的來說就是缺少愛。

3、孩子的人際關係堪憂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所具有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卑,所以他們很少與人來往、交流,他們最不希望的就是和別人敞開心扉,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孤獨,所以他們就不會主動的去交朋友,而是把自己封閉起來,自己給自己最大的安全感。

“我也想讓媽媽在身邊”親子活動,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讓人心疼

三、如果父母實在無法參加,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補救孩子?

1、父母要好好和孩子溝通

父母如果實在不能參與孩子的親子活動,那麼一定要好好的和孩子溝通,告訴孩子父母的原因,千萬不要一聲不響的不給孩子回應,也不要答應了孩子去,而最後沒去,更不能“霸氣”的告訴孩子去不了,讓孩子自己想辦法,這樣是最傷害孩子的心的。

父母要和孩子好好溝通,當孩子表現出不滿或些反抗時,父母不能發脾氣,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雖然在家長看來只是一件小事,但孩子是非常看重這件事的,所以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2、父母要堅定的給孩子下一次的承諾

如果這一次父母實在沒辦法參加,告訴孩子原因,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後,父母要對孩子做出下一次的承諾,這樣至少會讓孩子心理上得到安慰。家長謹記,如果對孩子做出了承諾就一定要說到做到,不要言而無信,否則這對孩子的性格養成來說是不利的。

3、父母可以不全程參加,只要出現就好

如果可能的話,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中可以抽出那麼一點點時間,或者提前下班,或者晚到一會,跟老闆打好招呼,儘量要陪孩子一段時間,即使只是一小段時間,相信孩子也是能夠理解家長的,或者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自己實在沒辦法到場,可以和孩子的老師溝通一下,給孩子錄製一段視頻,包括想要對孩子想說的話、沒辦法參與親子活動的抱歉等等,讓老師幫忙找一個機會,在大家面前播放,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比較參與的方式。

關於父母不能孩子的一系列親子活動這件事,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如果父母實在無法參加,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補救孩子呢,你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歡迎分享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