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家鄉的味道 — 烤肉篇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各地餐飲行業逐漸復甦。前幾天,在手機上看到新聞,說是老家齊齊哈爾碾子山的區領導,為打消群眾顧慮,促進市場活躍,帶頭下館子吃堂食,真心為這樣的領導點贊,這疫情把咱老百姓都整怕怕了。

看一看領導吃的啥吧,竟然是烤肉……這是我的最愛呀。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家鄉的味道 — 烤肉篇

提到家鄉的烤肉,喉嚨裡條件反射似的出現了口水,真是沒出息,慚愧啊。其實烤肉這種美食,已在祖國大地上處處生根,並且花樣繁多,但我在他鄉並不怎麼吃,因為總感覺不正宗,沒有家鄉的感覺和味道,這可能是一種執念,也算是一種鄉愁吧。

家鄉在黑龍江碾子山,小城不大,人口不多,風景不錯,毗鄰內蒙古扎蘭屯市。近年來發展旅遊,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可能是受內蒙影響,家鄉人偏愛烤肉這種美食,有蒙式烤肉、有韓式烤肉,更有自創的齊齊哈爾烤肉。因為和內蒙接壤,所以這裡的牛羊肉質量上乘,我個人偏愛烤牛肉,上腦、眼肉、紫蓋兒、肋扇兒等,多數時候是肋扇兒,相對來說這個部位有肥有瘦,也算經濟實惠吧。

家鄉夏天的傍晚,在房前屋後、田間地頭兒,常常能看到三五成群,赤膊烤肉的漢子。烤鍋是自制的那種,下面裝著紅紅的木炭火,上面蓋著鋥亮的烤盤,遠遠就能聞到那囂張的香氣、聽到吱吱冒油的樂章,加上起啤酒的砰砰聲及人們的歡聲笑語,還有落日的餘輝映在冒著汗珠兒的臉上……哎呀呀,好一派歲月靜好、人間無憂的景像!

竊以為,牛肉不能切太厚,也不能太薄,順茬切,要點是連肥帶瘦。然後就是拌肉了,放入姜蒜洋蔥等,我個人喜歡放點啤酒、放點蠔油、再撕點青椒,最後是鹽和豆油,豆油不能放多,滴到炭火上會冒煙。家鄉那邊家家都有拌肉高手,箇中滋味兒回味無窮。邀兩三好友,人不能多,否則剛烤完一盤肉,瞬間就消失了,為避免席間大家“目露兇光”,破壞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所以人一定不能請多。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家鄉的味道 — 烤肉篇

用牛油把炙熱的烤盤擦一擦,再把剛剛煨好的、紅白相間的牛肉鋪在上面,吱吱歡快的樂章便再一次奏響。不一會兒功夫,牛肉的兩面就煎的微黃了。油脂在閃亮,肉香在縈繞,心兒在歡暢,夾起一片軟嫩顫顫的肉,蘸點特製醬汁兒或磨碎的乾料兒,抿入口中,混合了鮮、鹹、香、熱的口感在舌尖上漫延,味蕾被溫柔的刺激,體內腎上腺素激增,於是心滿意足、興高采烈的感覺油然而生。連著消滅幾片肉後,接著就要來口酒了。我個人喜歡來點白酒,特別是家鄉的地產白酒,比如食泉酒美濃香系列,優雅柔和、有點小貴的那種,實在不行整點三八隊小燒也行,56度味道醇烈。好友們共同舉杯,醇厚的酒漿從口入喉再曖到胃,頓有人生如此,夫復何求的體驗……吃烤肉的同時,還要配點芥菜絲鹹菜、糖蒜、老虎菜等小菜開胃,也可以再來幾個烤串,如烤五花兒、烤心管、烤肉筋等,家鄉的烤串也香,真香啊!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家鄉的味道 — 烤肉篇

唉,好久沒有回家了,家鄉不僅有噴香的烤肉,還有年邁的雙親、兩鬢漸白的好友……等疫情結束,工作不忙了,我一定抽時間回去看一看!


(哲別的箭 看齊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