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張耀:戰"疫"一線永不停歇的"陀螺"

事無鉅細、親歷親為,每天總有接不完的電話、回不完的微信、跑不完的路程,他就像一個永不停歇的'陀螺'!"提起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溫江區分局治安科科長張耀,這是大家對他的一致評價。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他聞令而動,逆行而上,勇挑重擔,作為溫江分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負責人,他以特有的韌勁和超常的付出,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各項工作中。在他看來,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險越向前,只有把工作抓實抓細一些,人民群眾才會心安一些。

抗擊疫情,他滿腔熱血主動請戰

"張科長,這裡太危險了,你趕緊回去吧。"2月5日傍晚,溫江區公平街道麗晶公館小區發現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張耀帶起口罩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全副武裝的一線防控民警急忙勸他離開。"不到一線,怎麼了解情況,怎麼給市局和區指揮部寫報告。"張耀現場詳細瞭解了病人情況、密切接觸人員名單及聯繫方式,迅速安排落實小區封控和安保工作措施。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張耀:戰

"類似這樣的出勤,張耀都是我們專班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他真的是那種危難險重面前頂得上去,人民利益面前豁得出去的拼命三郎……"談起和張耀一起共事2個多月來的點點滴滴,抽調專班的政治處民警趙貞如數家珍。桃李不言,卻能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卻能鼓舞磅礴鬥志。

在分局組建疫情防控專班時,張耀主動向分局黨委請戰,帶領從分局各科室抽調的精兵強將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工作伊始,各種文件指令接收、整理、推送、反饋、催報、彙總、上報等工作千頭萬緒,有著多次參與重大突發事件處置經驗的他迅速理清思路、制定方案、明確職責。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尚未結束,他就向分局黨委提交了長達23頁的《溫江分局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意見》初稿,並完成了對全區6個高速出入口的警力佈防任務,當他把全部崗位檢查完畢後,已經是新年第一天的凌晨4點鐘。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張耀:戰

為強力推進分局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運轉,他的手機早已成為"戰疫熱線",微信群裡隨時可見@他的人。連日來,他白天研究市局和區防控指揮部下達的各項指令,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工作落實情況;晚上挑燈夜戰起草專報材料、會議紀要彙總,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充分發揮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作用,為分局有針對性的調整工作部署提供有力支撐。

逆向而行,他義無反顧奔赴前線

"戴防護口罩要檢查氣密性,吹口氣,口罩鼓起來了,這就是戴好了。"這是4月1日凌晨1點發生在雙流機場T1航站樓下的一幕。參戰警力每穿戴一件裝備,張耀都要認真檢查,確認沒有問題了,再發放下一件。全部穿戴完成後,先是隊員們互相檢查,最後他再檢查一遍。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張耀:戰

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溫江區明確由公安牽頭負責境外返蓉人員機場轉運工作,他再次臨危受命,以捨我其誰的擔當帶頭衝鋒,積極牽頭組建由公安、社治、衛健、各鎮街組成的"溫江區機場轉運點工作組",統籌協調現場聯絡、轉運分流、後勤保障、消殺防護、交通保障等各項工作,全方位、全時空駐守機場轉運點和酒店防控點,確保轉運分流質量高、一絲隱患都不留。截至3月31日,溫江區累計執行15次接機轉運分流任務,妥善安置1800餘人次境外返蓉人員,實現了不錯一人、不漏一人、全程平安的工作目標。

"滴滴--滴滴--滴滴",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在寂靜的深夜格外刺耳。正在熟睡中的張耀,條件反射般從床上彈起,四處張望,人還有點發蒙。哦,原來是自己設置的鬧鐘又響了,此時,才剛剛凌晨4:30。從機場疫情防控現場回到單位,他只睡了2個小時,但也必須起床開始親自部署一天的工作,細到每一個時間節點、每一次人員部署、每一項防控措施。分局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平均每天不到4個小時的睡眠已是常態,滿負荷的運轉卻從來聽不到他的一聲抱怨,他總說:哪裡需要就去哪裡,這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張耀:戰

每次輪到溫江區赴機場執行轉運分流任務,他都會按照既定時間安排提前2個小時將鬧鈴設置成30分鐘一次。每當鈴聲再次響起,在寂靜的夜,是那麼的悠長,那麼的動人......這悠長的鈴聲,又彷彿是戰鬥的號角,催促著張耀整裝待發,繼續為"防範疫情輸入,確保國門安全"奮戰不息。

不辱使命,他甘舍"小家"默默奉獻

"你是一名人民警察,現在國家和老百姓有危難,你保護他們,就是在保護我和我們的孩子。我有母親照顧,你放心,安心工作。"這是戰疫伊始,同為警察的妻子陳雪菲給張耀發的一段語音,每次深夜獨處回放時,張耀總有一種酸楚湧上心頭。

張耀的妻子陳雪菲是溫江分局信通科民警,他倆是溫江分局最為特殊的一對雙警家庭,幾乎每次執行安保任務,夫妻倆都是主動請纓,並肩作戰。如今,陳雪菲是一位懷有5個多月身孕的二胎媽媽,其中的心酸艱辛更勝常人。疫情爆發以來,作為妻子的她無法享受丈夫的精心照顧,兩次的例行產檢都是由剛滿10歲的兒子陪伴前往,雖然有過怨氣、委屈,但此刻同為警察的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懂得、理解、支持張耀的工作。考慮到丈夫近期負責機場轉運分流工作不能回家,她隔三差五都會把張耀需要換洗的衣服帶到單位,讓同事轉交。同在一座辦公樓,卻不能見面,但彼此早已把對方裝在了心裡,這或許就是雙警家庭最美的愛情故事。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張耀:戰

百忙之中,張耀最牽掛的是妻子和孩子們。3月15日,是兒子10週歲的生日,待在辦公室的張耀只能在微信視頻中向兒子和尚未出生的胎兒送上祝福:"祝兒子生日快樂,爸爸的工作中就是因為有了這麼多的不能錯過,才總是錯過你的成長,希望你能像媽媽一樣理解爸爸。這段時間,我住在單位,雖然我們已經有12天沒有見過面,但除了工作,想得最多的就是你們,希望你多聽媽媽的話,幫我照顧好媽媽,我們共同期待勝利的那一天,到時候,爸爸一定不會錯過我們約好的踏青之行!

疫情不止,戰鬥不息!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胸懷;這,就是一位人民警察的擔當;這,就是錚錚男兒的鐵骨柔情。張耀就是那個戰"疫"一線永不停歇的"陀螺",以逆行和堅守在抗疫戰場上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