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本文配图选自林徽因、张国荣、王伟夫妇等人物资料图片,及《霸王别姬》《阿飞正传》剧照。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去世。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离开。

2001年4月1日,烈士王伟牺牲。

所以,这不是一篇爆款文,却有我们独立的思考与怀念。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张国荣生前有一次谈到好友林青霞,说她绝对不会素颜见人。

有次晚上,他在林青霞家打完麻将回家,走了一段才发现落下了东西,就决定返回去取。

不巧林青霞已经卸完妆了,于是对张国荣说“等我化完妆再去给你开门”,让他站在门口足足等了十几分钟。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一张合影,多少人的回忆杀

是林青霞矫情吗?不体谅别人吗?

不是。

与其说林青霞是对颜值一丝不苟的严苛,不如说她是坚守着一个老派美人的活法。

讲究、体面,不许自己以邋遢样貌示人,哪怕多年好友也不行,否则会浑身不自在。

关于张国荣化妆也有一段往事。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霸王别姬》剧照

2002年底,他的抑郁症已经非常严重,仍撑着接受采访。香港资深娱记施惠珍回忆:“我们约好12点,11点半我提前到了,却看到他坐在楼下大堂化妆。原来他11点就已经到了。他当时其实很不舒服,但还是要化妆——因为他尊重访问他的人。”

所以张国荣当然是理解林青霞的,他们都是老派人。

老友查小欣说:“半岛酒店是全香港最容易找到他的地方。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大堂里靠窗的位置,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喝下午茶。”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肥姐沈殿霞说,2003年3月26日她与张国荣在半岛酒店相约喝下午茶,两人还分享了一个小披萨,谁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见面

他是特别闲吗?没事可做?

不是。

张国荣31岁接受采访说,自己一天里18个钟头在拍戏,只剩6个钟头可以睡觉,特别紧张时连做梦都在工作,忙得没时间谈恋爱。

像海绵竭力榨出水分那样挤出下午茶时间,这是他作为一个老派人给自己的一份犒赏。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半岛酒店下午茶有三大特点:正宗英式茶与茶点;大堂茶座典雅的环境;乐队现场演奏的古典乐曲 / 图源“十六番”

宏阔的酒店大堂,老式吊扇慢悠悠旋转着,穿白色制服的服务生穿梭其间,多年没有变过,烘焙点心的甜香在萨克斯旋律中浮动。

花掉一个下午慢慢饮茶,而不是用五分钟买个纸杯咖啡一饮而尽——这很张国荣。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张国荣常去的九记牛腩,这些年了,门前照例排队

位于香港上环歌赋街的九记牛腩有几十年历史,蔡澜先生赞它是“香港最好吃的牛腩面档”。

张国荣和那里的店员很熟,带剧组同事来,只消对店员说声“照旧”,店员就默契地把一碗碗牛腩面端上来。

张国荣喜欢喝“公利真料竹蔗水”,他的电影也常在那里取景。店已有70多年历史,还保留着最初的样子:绿白花纹方砖、手绘海报、大吊扇、老式人力榨汁机。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公利真料竹蔗水”,从店铺到味道,很浓的香港市井风格

从饮食喜好到言谈举止到拍戏态度,张国荣骨子里都沉淀了“古早”的气质。

林嘉欣说,每天在片场张国荣总是到得比别人早,一个人就晃晃悠悠来了,不像今天很多明星要带五六个人。

剧组赶工,吃饭时间紧。当红艺人多是坐在自己单间里,吃的也不一样。张国荣却和工作人员吃一样的饭菜,蹲在剧组的角落,大家边吃边说笑。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但转身一开机,他就换了副面孔。拍《阿飞正传》,一个镜头NG了47次,他没有任何抱怨,全程极认真配合导演。

拍《霸王别姬》的时候,张国荣每天苦练京剧,拍到程蝶衣戒烟瘾那一段,他又摔又打,手伤了都不在乎。

陈凯歌特意叮嘱顾长卫,焦点千万跟紧,果然“一开机张国荣就疯了,拿着棍子乱打这墙上的镜框,玻璃碴四处飞溅……我不禁对自己说,这哪是烟瘾犯了发疯啊,这是人在眼前爱不得的极度痛苦,是面对不公命运,拼尽全力的反抗。”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等到陈凯歌喊停,张国荣已哭成泪人,怎么劝都止不住。

在香港那样充满赤裸欲望的商业氛围下,把老派艺人“不疯魔不成活”的精气神坚持一生的明星,实在凤毛麟角。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林徽因是那个时代洪流里的时髦精,骨子里却是有老派精神的美人。

比如自己做嫁衣。

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的时候,她给自己设计了一套类似唐代皇后服的礼服,以更显东方传统的金色为主调,喜庆又大方,轰动了渥太华。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这张结婚照片里,林徽因的复古礼服就是她自己设计的。老照片看不出颜色,其实是金色的,很东方

后来小姑子梁思庄结婚,林徽因又替她设计了一套白色婚纱,整个市面绝无仅有。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林徽因为梁思庄设计的婚纱

比如抢救濒危艺术。

林徽因陪梁思成逛琉璃厂,在古玩摊上被一只景泰蓝花瓶吸引住了。这只花瓶跟她小时候在爷爷家见到的那只几乎一样,她拿在手里仔细赏玩。

摊主是位老人,说:“二位先生还是有眼力的,这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蓝,别处你见不到了。”说着惋惜,“就是老天利这家大字号,也撑不住,快关张了,北京的景泰蓝热闹了几百年,到这会算绝根儿了!”

买下花瓶之后,林徽因总是想起老摊主的叹息,为景泰蓝的命运担忧。她跟梁思成商量,在清华营建系成立了一个美术组,抢救濒临灭绝的景泰蓝。

直到病重,林徽因还给学生钱美华留下话: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失传。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这俩小罐叫夔龙纹对罐,就出自林徽因之手

比如守护古建筑。

在北京城的规划中,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与郭沫若发生了严重争执。郭沫若认为城墙就是用来抵御外敌的,没有战争了,城墙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林徽因夫妇坚决不同意,老城墙不仅仅是抵御外敌,更承载了近百年的文化底蕴啊!但无论她如何据理力争都是徒劳。

1953年,林徽因已经病得几乎说不出话,却死死撑着站出来对吴晗怒斥:“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时你们再盖的就是假古董!”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永定门城楼、城墙旧貌

果然。

2000年,西班牙卢戈城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全世界唯一的保存完整的环城城墙——原本可以是“唯二”的啊。

2004年,“假古董”永定门城楼重修竣工,实力打脸。

与林徽因被渲染到烂俗的感情经历无关,她的老派情怀,支撑她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也保持着文化人的风骨。

嗯,这才是另一种“女士”吧:既是女子,更是士。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1937年7月,林徽因在山西五台山发现唐代木结构古建筑大佛光寺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2001年4月1日,有一段对话定格在我国南海上空。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呼叫81192,这里是553,我部奉命接替你机执行巡航任务,请返航!”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你们继续前进!”

……

那之后,是死一般的寂静。

81192,几个简单的数字,却始终被人们记在心里,想起来,心就疼。这也是一种老派的牵念,但它不是缱绻的,而是热烈的。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请一定记住他

王伟烈士牺牲19年,心心念念的事已经被妻儿做了。

妻子阮国琴特招入伍,成为后勤装备部一名少校,在部队表现特别棒。

儿子也立志要成为和父亲一样优秀的军人,报考了海军工程大学,成了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

王伟和阮国琴的感情也像是一部老派电影,不洒狗血不爆猛料,是校园里的初恋、暗戳戳的爱慕、酸溜溜的误会、辗转反侧的纠结、鼓足勇气的表白……(英雄的爱情点这里复习)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王伟与阮国琴

恋爱七年后两人裸婚,没有豪车、酒宴,信物是一串子弹壳做的项链。钢铁直男王伟不善于说情话,表白都是直楞楞的,用力过猛却让人感动:“我的妻子高于地球上所有闪光的珍宝。”

他们过出了老派婚姻平淡却不寡淡的味道:王伟飞行任务繁重,每周只有一两天能回家,一到家就扎上围裙下厨,包下所有家务,弥补对妻子的亏欠,还亲手裁剪,给妻子做一条裙子。

这种散淡却真诚的感情,足够铭记余生吧。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金岳霖(左一)与林徽因和朋友们,一张图,不言中

就像全世界都知道金岳霖爱林徽因,他面对八卦却直到临终守口如瓶:“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就像木心先生写的:“从前的人,多认真,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爱是一件认真的事,连勾引都拒绝轻浮——这是老派人的爱法。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4月1日,在我心里的价值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老派到底是什么呢?不是老迈,古板和陈旧。

而是浅浅停留在作派间,深深烙印在骨子里,一份不会硌到别人的小固执。

有教养,待人诚恳,做事匠心,有癖好但不至于为难他人,有脾气却不会歇斯底里。对待爱人长情,对待审美有执念,对待生活抱着一份精致不肯凑合的要求。

林青霞曾说:“在香港演艺圈像张国荣这么重情义的人不多了。”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上海电视台做过一档人物纪录片,请到《霸王别姬》的形体指导张曼玲老师。张曼玲教张国荣也就一个月,从客气生疏变成无话不谈。张曼玲之前叫他张先生,有一天张国荣说:“我是您的学生,就叫我国荣,好吗?”

从此,张曼玲就改口叫他国荣。

后来张曼玲的丈夫,这部戏的京剧顾问史燕生先生不幸患癌症。最后一段时间里,张国荣特意从香港赶去探望,坐在史燕生床前聊天,哄老人吃饭,陪他一整个下午。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最高阶的老派,就是人情练达中,一份不套路的赤诚。

老派与新派,不矛盾。就算你是个淡黄长裙蓬松头发的时髦精,心里依然可以住着一个老派人。

那是月亮的两面。

4月1日,在我心里从来不只是“愚人节”,而是几位老派人的纪念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