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淵潔家庭教育: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孩子所向披靡

<code>請點擊右上角“+關注”,關注阿卡索少兒英語頭條號,及時接收精彩內容。/<code> 

初二的一個小女生遭到了校園暴力,而這種校園暴力並非一次結束,而是持續性的....

鄭淵潔家庭教育: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孩子所向披靡

該男同學屬於那種不好好學習整天搞事情的學生,以羞辱他人為樂,做了很多噁心人的事....

鄭淵潔家庭教育: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孩子所向披靡

儘管該同學還是個未成年,但可以說是非常招人膈應了!


然而,校園欺凌卻並非僅限於此。《少年的你》網上有差評說裡面校園霸凌的情節太誇張了,學生和學生之間怎麼可能欺負到這種程度。

被孤立、被傳話、被踢倒在地、被用球砸、被圍攻拍照。

這誇張嗎?

這一點都不誇張。


如果不信電影,可以看看新聞。


鄭淵潔家庭教育: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孩子所向披靡


2018年6月8日,廣西柳州發生校園欺凌:兩男子用鐵鎖狂砸踢打女生。


鄭淵潔家庭教育: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孩子所向披靡


2018年3月29日,雲南昭通初一女生在寢室被9名同學輪番毆打,邊打邊問"錯沒得"。被打女生始終沒有開口說話,也未還手,直至被打翻在地上,圍攻9人依然不放手。


校園欺凌其實在生活中屢見不鮮,被大人發現了後,就只是捱罵。欺凌者被捱罵,受害者卻是捱打以及心理創傷。


說到底,就是家長沒有從小樹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正確三觀,讓校園欺凌頻頻發生。


鄭淵潔家庭教育: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孩子所向披靡


假如孩子從小有了這種人生觀,便會減少這例事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請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


面對這一現象,鄭淵潔曾在《家庭教育課》寫道: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孩子所向披靡,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如下:

人生競爭越來越激烈甚至殘酷,我們的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參加這場長達數十年的馬拉松競爭。一開始競爭家庭、智商、相貌、才藝、學歷等等, 競爭到最後,競爭的是什麼?競爭的是道德品質。道德品質不行,就會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作為家長,如果將目光只盯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忽視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可能會自食惡果。家長、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左右逢源、所向披靡。孩子擁有什麼本領能所向披靡?我認為是有底線。什麼是底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17年10月我作為公共外交代表團的成員訪問以色列,團員大都是八零後九零後,都是看上去的精英,他們有名校高學歷,有一定的知名度, 是常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將孩子教育成這樣,他們的爸爸媽媽應該自豪。

第一場外事活動是在以色列外交部舉行,以色列方參加者是以色列外交部亞洲司的司長潘立文。潘司長曾任該國駐中國大使館的文化參贊,是位中國通,能說地道的漢語。他先用中文和中國客人寒暄,等到活動正式開始時,他說,抱歉,我要用我們的語言通過翻譯和大家交流。

這是國際慣例,在正式的外交外事場合,如果您代表的是您的國家,您需要使用本國語言通過翻譯和對方交談,不管您會不會對方的語言。朴槿惠和潘基文在位時在外事場合見面,兩人交談是通過翻譯完成,朴槿惠說韓文,潘基文說英語。就是這個道理。

潘立文司長每說幾句話,由在場的翻譯翻譯成中文。潘司長髮言結束後,輪到中國人發言了。一個八零後先發言,他使用英語甩開翻譯直接和對方交談。之後的八零後九零後也如法炮製,大秀英文。 先不說他們置在正式的外交場合參加者應該使用本國語言交流的慣例於不顧,單說他們都知道在場的我不會英語,而有修養的人都知道,如果在場的人不懂某種語言或者方言,其他人使用那種語言或者方言當著那人聊天是不禮貌的行為。誰也不希望在場的人使用自己不懂的語言長篇大論交流,而自己一句聽不懂。既然自己不希望的事,就不能做,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代表團的五個年輕人中,只有兩位使用中文通過翻譯和對方交流,而這兩位並非不會英文。其他的人在正式外交場合都大秀英語,包括在接下去的十幾場正式外交活動中狂飆英語,我一句也聽不懂。

我接觸人,有自己的判斷。對於不靠譜的人,一般就不會再見面了。 即使見,也是敷衍。

大家可以看出,如果您的孩子在競爭中由於學習成績優秀等等一路脫穎而出,但是他沒有"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底線,很可能前功盡棄、功虧一簣,人生的機會越來越少。孩子在走上社會之前,拼的是學習成績。走上社會之後,拼的是道德品質。如果家長只關注孩子走上社會之前的學習成績,忽視孩子走上社會之後的東西,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底線教育呢?只能用身教。用語言不會有效果。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小讀者給我寫信,信的數量多到北京的郵局專門給我設立了一個接受小讀者來信的郵箱。每天都會有幾郵袋的小讀者來信。我還記得郵袋是布做的。說不定,現在聽課的家長中,有小時候給我寫過信的小讀者。

隨著小讀者的信越來越多,家裡漸漸放不下了。家人就和我商量是不是處理掉。我想,這些信看上去只是普通的信,但其實每封信後邊都是一位真誠的孩子,真誠的小讀者,孩子們喜歡看我的作品,能在繁重的課業中抽出時間提筆給我寫一封信, 這裡邊得有多少真情實感,想想就令我潸然淚下。如果我因為沒有地方放而扔掉它們,就是不善待讀者。最重要的是,我有孩子。如果我沒有孩子,怎麼做都行。但是當著自己的孩子扔掉讀者來信,這對我的孩子絕對是負面影響。

我決定買房子給小讀者來信住。我還記得當時我和兒子亞旗的對話。亞旗問,咱們真的要花錢買房子給讀者來信住?我說對呀。如果你給一位作家寫了信,你希望那位作家把你的信扔了嗎?亞旗說當然不希望,他還說他希望對方珍藏他的信。我說是呀,自己不希望的事,就不能對別人做。

於是我在北京買了多套房子給小讀者的信住。當時北京的房價是每平方米一千四百元。二十多年過去了,數十萬封小讀者寫給我的信還住在那些房子裡。

作為家長,請通過身教讓孩子成為有"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人,這比學習成績還重要。如此,您的孩子就能在人生路上所向披靡了。

我認為,合格的家長的標誌是:把為家族創造榮耀的重擔自己挑,給孩子構建一個輕鬆愜意的人生。 不合格的家長的標誌是:把為家族創造榮耀的重擔讓孩子挑,自己則不思進取。

其實,有了孩子,對於每位家長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催人奮進的機會。有了孩子,我們不要總是想著怎麼教育孩子,應該想著怎麼通過正當勞動改變孩子的生活環境,您通過正當勞動改變孩子生活環境的同時,就是對孩子進行最好的身教,讓孩子目睹您通過正當勞動讓家庭越來越富有。

我的兒子鄭亞旗出生時,我只有小學四年級學歷,我的身份是工人,我家住在工廠的簡子樓裡。我當時的狀況和條件,應該比現在聽課的大部分家長差。

改變我命運的是1984年的一天,那天我的兒子鄭亞旗在我們家所在的工廠筒子樓裡學走路,他的身邊是處於工作狀態的燃氣灶和貌似隨時爆炸的高壓鍋,目睹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邁出人生的第一步, 我認為自己不是合格的父親,我有責任讓自己的孩子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成長。當時的雜誌稿費按千字兩元支付,十分微薄,不足以改善家庭經濟。我想在雜誌發表作品後拿版稅。版稅相當於入股,只要寫得好、 作品受讀者歡迎,作者就拿得多,出版者按事先約定的比例拿得同樣多,一榮俱榮,符合經濟規律。要想做到在雜誌拿版稅,這本雜誌的全部作品只能都是我一個人寫。而一位作家長時間寫一本期刊的先例, 在全世界範圍還沒有。

1985年5月,只刊登我一個人作品的《童話大王》雜誌創刊,我和出版者按事先的定的版稅比例分割利益。到今天,我一個人已經將《童話大王》月刊寫了三十三年,印數超過兩億冊。2008年,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授予我"國際版權創意金獎",獎勵我原創近兩千萬字的文學作品。假如我沒有孩子,我認為只刊登我一個人作品的《童話大王》月刊不會問世。

有了孩子後自己不努力的家長屬於錯失良機,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給孩子施加巨大壓力屬於錯上加錯一錯再錯。

有了孩子後,爸爸媽媽當著孩子通過正當勞動努力奮鬥,同時成為有"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人,將家庭變得越來越富有。回過頭來您會發現,您成了,孩子也成了。打小目睹父母通過正當勞動將一貧如洗的家變得富有的孩子,就接受了最優質的家庭教育。孩子會複製您的輝煌人生。什麼是輝煌人生?有"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通過正當勞動自食其力生活得越來越好就是輝煌人生。


以上為鄭淵潔原文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也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

如果你自己感覺難受的事情,就不要逼孩子去幹。


鄭淵潔家庭教育: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孩子所向披靡


作為家長不能將目光只盯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忽視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將會在人生的道路上左右逢源、所向披靡。



阿卡索專業英語外教網的課程,與外教一對一視頻上課,課程最便宜的價格每節課在20元以內。

課好不好,先聽一聽,但是孩子的英語再不抓緊,就來不及了。

鄭淵潔家庭教育: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底線的孩子所向披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