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不就是大白話嗎?為何感覺意境深遠?

雅欣雅緻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呀!看似簡單的大白話詩句,卻深蘊哲理,這正是詩歌的高境界。白居易是這方面的代表。傳說他寫詩作文後要朗讀給一些沒文化的老嫗們聽聽,問她們能否清楚句中的意思,若不明白,白居易都會想辦法把它改得更通俗易懂。

白居易曾與處境不好(被貶謫)的劉禹錫鬥詩,結果是兩次都自感敗給劉禹錫,並稱劉為詩豪,劉的詩句也是通俗易懂並富含哲理,且更有樂觀精神,著名的酬和白居易詩有“沉舟側畔千航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誰都能看懂,可能誰看後都覺得自己也能寫出這樣的詩句,可事實是:只有經過礳礪的人,只有文化底蘊深厚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句子。另方面也反映出白的謙虛和好學精神。

這樣的白話好句,在盛唐有很多。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詩更絕了。還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等等,一個霜字寫得多有意思,把楓葉經霜後才豔紅寫活了。

現代人學寫古詩,有些人走進誤區,總喜歡用一些生僻字,晦澀句,並亂套用典故,結果弄巧成拙,可讀性與意境大打折扣。

淺白簡易,其實不簡單。


可園夜話


其實這兩句詩並不是大白話。說它“白”,只是通俗易懂罷了。

我們想象一下,這樣的詩句是隨便就能寫出來的嗎?顯然不是。

這一定是詩人的神來之筆,只有創作中進入了高度興奮,靈感閃現的時候才能寫出來。就是白居易那樣的大詩人,這樣的傳頌名句在他的詩作中也是並不多見的。

如果真的是大白話,那恐怕就要歸入打油詩行列了。但這兩句詩雖然語句通俗,卻對仗工整,流暢,自然,高雅;更重要的是形象逼真,寓意豐富。

用形象表情達意是詩的特點。能用這麼通俗的語句描繪出野草的蓬勃景象和頑強生命力,用這麼常見的景象表達出深刻寓意,並引起人們的千古共鳴,這隻能說是平凡中見偉大的詩句了。


讀寫感悟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相傳白居易寫這首詩時才十六歲,是他練習應考的“賦得”體擬作。成詩後,被當時的大名士顧況所得,誦讀後為之傾服,讚歎不已,並廣為傳頌。此詩層層遞進,語言凝練,情景交融,意境深遠,足見詩人當時的文學功底已經十分深厚,不成大家都難!

前四句,雖然近乎大白話。但是讀起來郎朗上口,意境悠遠。其實這是文學創作中白描手法運用的最高境界,而絕非我們常人所認為的大白話。

文學作品中白描手法的恰當運用,不僅形象生動,而且給人以情景交融的感覺,甚至讓讀者不覺之間身臨其境,恍若與作者攜手同遊,作者目光所及之處,也是讀者目光之所及。

白居易的這首詩,就是白描手法運用的典範。首聯寫草原,讓人感到古原草那青翠無邊,廣袤無垠,生生不息的場景撲面而來。頷聯則緊承“枯榮”二字進一步描寫出古原草生命力頑強,燒掉了枝葉,卻燒不掉根,春風吹來,又是一片繁榮豐茂景象。作者寓情於景,把古原草的根比喻成無法消除,綿延不絕的離愁別恨。頸聯承上啟下,點名“古”字,又暗暗引出“別離”。既展現了古原草延綿不絕,芳翠連天的遼闊場景,又含而不露的點明他面對“王孫”即將沿著“古道”,越過“荒城”產生的滿腹離別愁情。尾聯點出“送別”,照應題目,並點明主題,抒發出作者猶如萋萋芳草的去之不盡,綿延悠長,又無所不在的離別愁怨。以此作為結尾,既照應了題目,又使得全文結構完整,韻味悠遠綿長,意境渾然天成。

這首詩取景角度獨特,將古草原的蒼茫廣袤和依依送別的漫漫情思融為一體,使得字裡行間都貫穿了作者真實的感情,誦讀起來回腸蕩氣,餘韻未絕。

全詩中,如果沒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樣振拔全詩的警句,那麼整首詩將顏色頓失。正是作者把白描手法運用到了極致,才讓大家在誦讀之時會有豁然開朗,意境悠遠的感覺。

其實古詩詞中運用白描手法而成名的佳作很多,並非白居易獨創。比如辛棄疾《清平樂·村居》,駱賓王的《詠鵝》,王維的《畫》等等,都是充分運用白描手法,為我們展現了生活之美、詩詞之美和文學之美!

近現代文學中,白描手法也被廣為應用。但是由於近現代文學作品篇幅普遍較長,不像古詩詞那樣短小精悍,所以才讓人覺得其運用比重下降,在古詩詞中運用更妙。





竹林聽雨815126


一切好的文學作品,都明白如話。

文字藝術,就是用最淺顯的文字表達出深刻意境。偏偏有一些沒文化的人喜歡充大伽,用深刻的文字雲表達淺顯的意境。文字的創作者,其目的是讓別人去閱讀和領會個人思想感情的表達,寫得好的必定讓人一讀就懂,讓人讀不懂的必定是不善於表達的人所為,他本身就不適合文字的創作,應該去做一些不需要表達的工作,比如搬運清掃之類。

我有個朋友,廣東汕頭人,讀書很少卻喜歡作詩,寫了汕頭一座什麼橋。那橋原有幾隻鐵牛,關係到一個傳說,他寫了那個傳說卻什麼也沒說清楚,我說他語焉不詳,不如不寫,他說百度一下就都清楚了。我誇他好主意,自己不讀書讓別人去讀書。你以為你幾句狗屁不通的詩是什麼大學問啦,還讓人去百度。

以簡單的文字表達深遠的意境,是文字工作的高尚追求。凡千古名篇,都是一讀就懂。現在中學生的傳統文化基礎都是不錯的,文字創作應以中學生能讀懂為限,中學生能讀懂就是好文字,中學生讀不懂就是廢話。有人作詩作聯,喜歡用典,用的又都是大家不熟悉的典故,在後面加上許多註釋。我歷來對此類文化垃圾持批評態度,誰家貼對聯還在聯語後加上一大串註釋?有病啊?既然不加註釋加盟人看不懂,那還是對聯嗎?讀你的東西象讀甲骨文一樣,誰去看?

前人文化遺產,也有好壞之分,能融於人的是好東西,讀起來吭吭巴巴的就是文化垃圾,就是自絕於人。白居易作詩,力求鄰居老太太一聽就懂,當然就象大白話,但這正是文字表達的至高境界,不影響意境開拓,再不濟也比那些需要註釋才讓人懂的東西要好。


深圳鄭海洲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拜謁名士顧況的拜帖。白居易因此詩中的這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為人所知。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 唐·白居易 ]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年年歲歲枯萎了又昌榮。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遠處的春草侵佔了古道,陽光下的綠色連著荒城。

我又在這裡送友人遠去,萋萋芳草盡是離別之情。[1]

這首詩通過詩人對春天草原茂盛野草的描寫,表達了送別好友深深的傷感之情

一般來說,我們表達情感大多是借景抒情,春天和夏季的景色,百花盛開烈日炎炎,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帶給人希望,樂觀。在這首詩裡,詩人用重彩濃墨描寫茂盛的草原野草,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卻是為了表達離別的悲傷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連續用了“燒”和“吹”化靜為動,令畫面躍然紙上,出現在腦海中。“燒不盡,吹又生”讓人生出循環往復,生生不息之感,刻畫野草生命力旺盛,生機勃勃的形象,入木三分。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的描繪了,春天草原上翠綠的花草都在傷感我們的離別。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天的花兒原本嬌豔明媚,香氣迷人,春天的鳥兒應該歡呼雀躍,唱著委婉悅耳的歌聲,給人以愉悅。結果是“我感於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我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人內心痛苦,遇到樂景,反而引發更多的痛苦,通過景物描寫,借景生情,移情於物。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表現詩人杜甫憂傷國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烘托了詩人國破家亡的悲傷之情!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人

惜字如金的刻畫了野草旺盛堅韌的生命力,生動形象。正是因大道至簡,“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簡煉的文字,更令這首詩意境更上一層樓!

愁緒的表達有很多,但是最經典的還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所以詩的意境昇華和詩人的情感表達,不在於文字之內,而在於文字之外!

註釋【1】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79-81

(親愛的讀者您好,我是八零後正在自考的寶爸。如果覺得文章可以,對您有所幫助的話,不要您犒賞、不要您轉發,只要您動動發財的小手,來一波溫暖的點贊加關注,相逢不迷路!拜謝!)


蘇打餅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出自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公元786(或787)年,十六歲的白居易,進京(長安)拜謁詩人顧況。顧況戲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及讀至“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兩句,嗟賞曰:“道得個語(寫得出這種詩),居亦易矣。”遂廣為延譽。(唐·張固《幽閒鼓吹》)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對春草、遠芳、晴翠的反覆詠誦,讚歎其貌離離,其質勃勃,其情萋萋。營造了春草萋萋無邊,別情遠遠無限的意境。用春草比擬別情,最早應是漢代淮南小安(一說劉安)的《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五代李煜又用春草比擬離恨“離恨恰如春草,更深更遠還生”(《清平樂》)白居易更是把別情離恨發揮到了極致。

全詩語言平實,不事雕飾,但不失清新、雋永,如同出水芙蓉,高雅脫俗,風姿綽約。言邇而意遠,意境水乳交融,渾然天成。

文辭質樸,言語平實,正是白居易倡導並身體力行的詩風。他在《新樂府序》中,明確指出作詩的標準是:“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採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於樂章歌曲也。”強調文辭要質樸而徑直,言語要平直而切要,事情要準確而真實,體裁要順達而靈活。

《賦得古原草送別》,完美地詮釋了白居易的詩歌風格,正像蘇軾在《祭柳子玉文》中評價的那樣“元輕白俗,郊寒島瘦。”即元稹詩風輕佻,白居易俚俗,孟郊冷峭,賈島瘦寒。信乎!


西出陽關坐看雲起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出自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於貞元三年(787年)所作,時年十六歲。

《賦得古原草送別》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文字雖淺顯易懂,但背後表達出的卻是事物枯榮交替的深刻哲理,側面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情、景、理相融合,讓人回味。看穿事物本質,用簡單的詞句表現出來,正所謂“大道至簡”。

唐代的五言詩,在初唐、盛唐、中晚唐時期分別具有各自鮮明的時代特點,中晚唐時期又分為大曆、元和、晚唐三個時期,白居易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分屬元和時期,主張創作的寫實性和通俗化

他出生並非太平盛世,年少躲避戰亂,眼見民不聊生,內心多有感觸。少時讀書勤奮刻苦,才華橫溢,29歲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其質樸的詩詞特點應該與他從小經歷戰火有關,在之後的官宦生涯中,他繼續發揚其特點,形成了“元和體”。

唐代貞元、元和年間,白居易同元稹發起了“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寫作要貼合實際,通俗易懂,題材新穎,合乎邏輯,針砭時弊,不因寫文而創作,而應關心君、臣、民、物、事。這一運動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反響。

有時越簡單的事物,越能展現其魅力,被人們吸引,不是嗎?


杖芒徐行


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意思是: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

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人教版小學課本中的古詩《草》選取的是該詩前四小句。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餘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


先森雜談


個人感覺而已,也沒什麼意境深遠吧.

少壯不努力,老來徒傷悲.這句也是大白話吧.

有時候道理很簡單,不一定要句句深奧難明吧.


燃點最後一團火


據說這首詩是一首考題,相傳白居易,16歲時所作按照當時考科舉的規定製度,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所以就有了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一首詠物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述,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別之別之情!比如我們說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是寫枯,一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法揮!無論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度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因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當然,讀古詩也不能尋章摘句,要配合上下,當然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其中的核心,全首詩用綿綿不盡的春草比喻,心中依依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全市的章法嚴謹,用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竟成千古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