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吸收作用:了解这一点,就知道怎样护肤最不浪费钱

正常皮肤有屏障保护的作用,同时也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这被称为经皮吸收、渗透或透入。这很重要,也是现代皮肤科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疾病和日常护肤的理论基础。皮肤有三大吸收途径:角质层、毛囊皮脂腺、汗管口。其中最重要的吸收途径是角质层,停留在皮肤上的物质,主要通过角质层的间隙和角质形成细胞往内渗透吸收;也有部分物质(比如油脂)会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管口侧壁弥漫渗透到皮肤中去。皮肤对五种主要物质的吸收作用如下。

● 水分: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约为10%~20%。不过,如果将角质层剥离人体,并放在37℃的水中,它吸收的水分可达60%,但在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并不会过度吸收水分,而只吸收很少的水分,以保持皮肤含水量正常。

● 油脂:动植物油脂和矿物油脂都是经毛囊皮脂腺透入的,经角质层吸收的油脂极微量。

● 脂溶性物质:皮肤对脂溶性物质可大量吸收。激素中的脂溶性激素如雌激素、黄体酮、脱氧类固醇皮质激素也能迅速地被皮肤吸收。凡是在脂及水中都能溶解的物质,皮肤吸收最好,而单纯的水溶性物质如维生素C则不被皮肤吸收。

皮肤的吸收作用:了解这一点,就知道怎样护肤最不浪费钱

● 重金属类:金属汞主要经毛囊皮脂腺透入,表皮本身不能透入。另外,铅、锡、铜等有与皮肤皮脂中的脂肪酸结合成复合物的倾向,使它们由本来的非脂溶性变为脂溶性,从而被皮肤吸收。

● 气体:皮肤吸收气体的数量很小,全身皮肤的吸氧量约为肺的1/160。一氧化碳不被吸收,二氧化碳则内外相通。此外,一些芳香族油类蒸气可透入皮肤。

一些特殊情况也会影响皮肤的吸收。不同的年龄经皮吸收有细微差异;身体不同部位因表皮的角质层厚度不同吸收也有差异;即使在同一部位测量几周,其物质吸收结果也不一样,因为一方面角质在生长、脱落时功能有所变化,另一方面温度、湿度有改变时吸收也不同;还有就是物质的溶解度不同,吸收结果也不同。我们做皮肤护理,就是想办法让皮肤吸收一些特定的成分,并让成分在皮肤中发挥特定的作用,来达到某个具体的护肤目的。因此,怎么让皮肤尽可能吸收得多一点,就成为护肤业拼尽全力要解决的问题。从皮肤角度来看,什么情况下皮肤会吸收得更多一点呢?

●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皮肤吸收能力增强。

● 当血液循环加速时,皮肤吸收能力增强。

● 在大部分情况下,可吸收物质浓度越大,透入率越大。

● 角质层水合程度越高,皮肤吸收能力越强,但过度水合容易造成角质层损伤。

● 角质层越薄,皮肤吸收能力越强。

● 当角质层屏障功能被打破,皮肤吸收能力加强。

根据以上的专业内容,对号入座大家日常的护肤方法。

● 按摩、热喷、热敷,是通过提升皮肤温度、加快血液循环来帮助皮肤更好地吸收。

皮肤的吸收作用:了解这一点,就知道怎样护肤最不浪费钱

● 敷面膜,是提升角质层的水合程度,也是短时间内提高有效物质浓度的方法。

● 去角质,是通过让角质层变薄来提升皮肤的吸收率。

● 微针、水光针,是直接打破角质层屏障来强行提升皮肤的吸收效率。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护肤方法如果使用恰当,确实可以提升皮肤的护理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使用过度,则可能破坏屏障保护功能造成皮肤严重损伤。比如过度去角质、过度敷面膜、频繁操作微针和水光针等。我希望大家通过专业知识能够看到任何护肤方法不仅有有效性,还有局限性甚至破坏性,而不是看到广告说有效,就盲目地过度使用和操作。好东西、好方法也要恰当使用。另外,在皮肤吸收得更好这件事上,没有“分子量越小,越容易吸收”的说法。现在的护肤圈常有人说某个成分分子量太大,皮肤不能吸收。然而专业的皮肤学知识告诉我们,皮肤的吸收跟分子量大小没有绝对关系。举个例子,汞在早期的美白祛斑霜中经常会被拿来快速祛斑,它的分子量很大,但是依然可以进入皮肤。同一物质确实存在分子量越小越容易吸收的情况,但一味用分子量大小来说明被吸收程度并不正确。皮肤的吸收跟物质的结构、形状、溶解度都有关系。有些水溶性物质分子量小,但皮肤几乎不吸收,比如常见的维生素B、维生素C等,而脂溶性物质则可以被大量吸收。

皮肤的吸收作用:了解这一点,就知道怎样护肤最不浪费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