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愚人節從24樓跳下,18年前,13次提名影帝只獲獎1次

2003年的今天,一代巨星張國榮在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樓健身中心墜下,震驚了所有人。

香港警方證實,墜樓身亡的正是當紅演員——張國榮

現場扭曲的欄杆,殷紅的血跡都迅速成為頭版照片,刊登在各路媒體上,而張國榮跳樓的真正原因,也成了媒體最熱門的話題。

46歲愚人節從24樓跳下,18年前,13次提名影帝只獲獎1次

一個手機、一個錢包、一個打火機、9200元現金,一張碼頭的停車證和一個一次性口罩。

我呆呆的看著新聞報導,只覺得張國榮何以至於這樣子對自己這麼殘忍。

  • 日後陳凱歌拍攝電影《梅蘭芳》,無數影迷的心裡升騰著這樣的一個疑問就是如果張國榮還在世,是不是應該讓張國榮飾演梅蘭芳。張國榮的去世讓坊間覺得最適合扮演梅蘭芳的人走了。這個問題主持人可凡曾經這樣問過導演陳凱歌。
  • “可惜這個世界上我們不能做這樣的假定。這個問題太殘酷,國榮是大家都很清楚的多好的演員,對於他的早逝對於我心裡是個很大的創痛,很大的創痛,因為和他合作,進入一個很深的狀態。”

陳凱歌導演重複了兩遍:很大的創痛。



01

傳奇人生,13次提名,卻只有一次獲獎

他的戲都是儒雅的。沒有風風火火的場面,中低音的聲線,沁人心脾的溫和的個人魅力,讓人覺得他給了電影特別的味道。

46歲愚人節從24樓跳下,18年前,13次提名影帝只獲獎1次

46歲愚人節從24樓跳下,18年前,13次提名影帝只獲獎1次

唯一的一部帶給張國榮影帝桂冠的影片是1990年張國榮首次接拍王家衛的作品《阿飛正傳》

他以一種全新的面目出現,飾演了一位遊戲於愛情之間,卻近乎痴狂的尋找生母的浪子旭仔。

46歲愚人節從24樓跳下,18年前,13次提名影帝只獲獎1次

  • 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
    • 它只可以一直飛呀飛
    • 飛得累了就在風中睡覺
    • 這種鳥一輩子只可以落地一次
    • 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46歲愚人節從24樓跳下,18年前,13次提名影帝只獲獎1次

    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張國榮日後的悲涼宿命,而它獲獎了,我不知道彼時張國榮自己怎麼想,因為他也是敏感細膩的人。

    把角色當成自己,把角色演活,他就是這麼優秀。不同的角色就像不同的他。

    46歲愚人節從24樓跳下,18年前,13次提名影帝只獲獎1次

    圖片裡的採訪,是張國榮闡述了電影對他的意義。

    這段採訪之後,他和陳凱歌已經合作了兩次。

    可能很多人覺得他很多面,身上有很多標籤,甚至反串都連最小的細節都要做的很真實。張國榮他就是一個把各種角色當成各種如果放在自己身上來活的話的最真實的表現,人戲合一,不是表演藝術的最高造詣嗎?

    這種表現就是非常好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影迷們都深愛著這樣純粹、敬業、真實的他。



    02

    歌曲造詣,不瘋魔,不成活,不論是演戲還是唱歌,他都是淋漓盡致的。

    46歲愚人節從24樓跳下,18年前,13次提名影帝只獲獎1次

    • 1977年,他憑藉《American Pie》獲得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亞軍,並由此進入歌壇。
    • 1985年,他在紅館連開十場個人演唱會,打破了香港歌手初次開演唱會的場數紀錄。
    • 1989年,張國榮蟬聯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最受歡迎男歌星獎”以及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的“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等獎項;
    • 1989年年底,正值歌唱事業巔峰的張國榮突然宣佈告別歌壇,並在香港紅館連開33場“告別樂壇演唱會”


    03

    張國榮性格是怎樣的?

    張學友說:“哥哥張國榮是個敢愛而勇於承認,敢言而不失分寸,對長輩尊敬、對後輩提攜、對愛情專一、對工作專業、對生活認真、對家庭負責、為朋友竭盡所能、心地善良、無論開工、約會,從不遲到的人。”


    46歲愚人節從24樓跳下,18年前,13次提名影帝只獲獎1次

    林青霞:“在香港演藝圈像他這麼重情義的人不多了。”

    他的笑容是溫暖治癒的。

    對人真誠,善良,寬容,熱誠。為人開朗,敬業,有愛心。

    是一位在舞臺上做到了聲色藝,在生活中做到了真善美,具有高尚的人品的偉大藝術家。

    46歲愚人節從24樓跳下,18年前,13次提名影帝只獲獎1次

    活的這麼通透的人,為何要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到底是什麼傷害了他的心,很多事情其實都爛在了哥哥自己的心裡,不得而知。

    娛樂圈都尊他為“哥哥”。是的,他確實是很多人的哥哥,一個真實的真誠的哥哥。

    袁詠儀的話來說:“怕張國榮超過別人怕向華勝,自從拍了《金枝玉葉》和《金玉滿堂》後有點飄飄然,覺得自己很紅,別人都要敬他三分。然而張國榮卻直言不諱的給他澆冷水,讓她頭腦保持清醒。

    時隔18年,幾乎每年都在今天會悼念他,希望他在天堂不再猶豫,自由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