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道裂痕,也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后疫情时代,开启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新纪元

疫情是道裂痕,也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后疫情时代,开启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新纪元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莱昂纳德·科恩《颂歌》

在人类历史上,鼠疫、霍乱、流感犹如幽灵时常光临人间,每次都掳走一大群人的生命。近代医疗技术进步及公共卫生发展,才让人类对传染病的防治才逐渐告别了刀耕火种的时代,人口规模及人均寿命持续上升。

17年前的春天,人们草木皆兵,就连空中的飞絮都被视为病毒的“同谋”。“非典”改变了不少个人及家庭的命运,颠覆了中国人对传染性疾病的认知。

“20年代”以地狱模式开局:先是特朗普下令美军突然“斩首”伊朗将军苏莱曼尼,引发国际政治紧张。之后,中国爆发新冠疫情,国际市场悲观情绪蔓延,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至“欧佩克+”限产以来最低点。

现在新冠已经已经形成全球大流行,原本避险的黄金也出现大跌,石油史诗级暴跌,欧美股市重挫,美联储直接开启零利率,航空、旅游、餐饮、贸易、产业链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1.于全国,“一条脉络”、“一个判断”和“疫情的AB面”

“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秩序”

——习近平

非常之时,必待非常之举。每每至暗时刻,总会有人挺身而出,点亮未来希望之光,改变历史进程;即使在最紧张、最悲观的时光,人们也没忘记乐观理性应对。

1月底以来,中央的一系列会议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即从疫情防控的单一中心,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二元主题转变;“一个明确的判断”: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

疫情当前,一方面,医务人员、科研工作者、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专业媒体乃至普通百姓,在为这场与病毒的边际赛跑拼着命。另一方面,瘟疫灾害是病毒与人类的一场边际赛跑,它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即市场资源配置速度能否跑赢病毒的传播速度。在经济从“暂停”到“重启”的横截面上,一个个重大项目急于开工投产,一家家企业急于抢抓“春季行情”,一众务工者急于返岗开工,大家都想补回失去的时间。

2.在上海,看似“两条线”,其实是“一盘棋”

“抓防控是硬任务,抓发展是硬道理”

——李强

身处上海,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看似两条线,其实是一盘棋。如果疫情防控不能取胜,经济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如果不能有序复工复产,则无法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作为一座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和经济中心,防疫和复工,天平的两头都不容有失。

自2月初以来,上海在防疫、复工双线作战中,交出了城市正常运行、企业有序复工的答卷:确诊病例持续多日零新增、治愈出院超9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逾95%,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临港、外高桥等重点区域,复工率达100%。与此同时,复工企业遇上了人手不足、资金链断裂、上游工厂停摆等一系列问题,可谓“复工”易而“达产”难。

3.对企业,正在努力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吕氏春秋·察今》

当今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曾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我们身边的传奇企业也都经历过SARS和新冠肺炎的洗礼。2003年非典来袭,阿里几近倒闭,在家办公的马云声称:要还SARS一记猛击,就在这一年“淘宝”诞生。

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危机,最痛苦的时候,转为危机,也许可以成为一个高速成长的拐点,但不是成长最快的时候。决定一家企业最终高度的,往往并非起点,而是拐点,机遇都在拐点!疫情之下,生存还是死亡,等待还是自救,考验着企业家的智慧。这次疫情,将会成为很多企业重新定义、弯道超车,很多品牌拉开差距、获得新生的机会。

4.银行业,在后疫情时代的“攻守道”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可近道矣。

——《大学》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将长时间与病毒赛跑。一场疫情,一次大考。疫情之下,上海金融业率先复工,极大保障了经济与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转。大考之中,银行业的新金融实践被迫按下“快进键”,行之有年的银行业转型也迎来了“实战考验”。或许,我们可以从个体的探索中,看到后疫情时期金融服务的雏形。

步入新时代,银行慢慢开始转变发展理念,依托金融科技和数字赋能,从服务大局着眼、从解决社会民生“痛点”入手,“以人民为中心”、以新金融实践努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在上海,建行正在形成一套符合时代需求、立足上海特点、适合自身发展的“攻守”之道。

“守”——保持清醒、慎终如始

疫情防控“100-1=0”,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上海面对输入性、流动性、集聚性风险叠加的特殊挑战。银行业理应率先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做好健康管理,落实防控措施,从源头上防范好自己这个“万一”。为此,上海建行制定了防疫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管理,做好员工、客户、网点、办公场所和自助设备防控,务求“不漏一人、不缺一角”。

通畅应急、采购、捐赠资金结算,确保金融服务运行顺畅刻不容缓。银行业理应发挥好“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为此,上海建行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实施7×24小时不间断值守,为应急资金发放、物资采购支付、爱心捐款汇出等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合理安排对外营业网点满足社会日常金融需求,为客户完成近百笔防疫物资跨境采购汇款,协助办理各类捐款9000余笔,并减免一切费用。

倾力支持防疫抗疫,成为全社会共识。银行业理应主动作为、跨前一步,与企业携手抗疫、共渡难关。为此,上海建行深入走访企业问需问计,综合运用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通过落实再贷款政策、加大信贷投放、提供优惠利率、给予征信保护等一系列举措,切实做好对疫情防控、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从疫情爆发至今,金融支持惠及国药股份、联影医疗等61家企业,累计向防疫抗疫企业投放优惠利率授信近70亿元,惠及国药股份、联影医疗、携程集团、锦江集团等61家企业。通过“复工助企”计划,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延期、续贷、调整付息频率,累计投放“抗疫贷”、“云义贷”等在线融资产品32.18亿元。

助力社区、农村疫情防控成为现实需要。银行业理应在专业能力之外,发挥技术和资金优势,自我加码、自设难题、自寻路径。为此,上海建行以总行“智慧社区平台”为蓝本,升级“社区疫情防控系统”,为疫情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者提供称手的工具。、通过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裕农通APP疫情防控专栏、裕农通微信公众号等普防疫知识,并给遍布全市1571个行政村的“裕农通”服务点业主致信,协助政府做好乡村防疫和金融服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行动本身就是力量。银行业理应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履行责任担当。为此,上海建行联合建信人寿同业首家为本市百余家医院千余位赴鄂防疫医护人员提供100万保险保障。推出“战疫爱心保”专属保险保障产品,为“三通一达”四家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提供免费保障。通过“智善”公益慈善平台发行慈善信托,信托收益专项用于援鄂医疗人员子女和监护缺失儿童保障。同时,全力普及防疫知识、讲好抗疫故事,彰显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家国情怀,向社会传递守望相助、决胜抗疫的信念决心。

“攻”——因时而变、应运而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疫情面前,新金融正成为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疫情之后,狠抓惠企政策细化落实成为当务之急。上海建行与市商委、科委、经信委、文旅局等合作推出多项助企纾困举措。面向本市商贸流通、生活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的企业提供300亿元的专项信贷额度,为张江高新区内“一区22园”科创企业提供100亿元“科创抗疫贷”,首期提供100亿元的专项信贷额度重点支持本市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文物等相关领域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为细分行业适配方案,对于商超、餐饮及其他生活服务业,提供云税贷、结算云贷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快贷等“产业生态链”系列产品;对于汽车、物流等行业,提供“网络供应链”E系列产品;对于医药流通、主副食品供应等行业,提供云义贷等“抗疫”系列产品;对于电商、大宗商品及贸易等行业,提供本外币一体化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利用“跨境e+”专属网银、“单一窗口”等线上渠道,为跨境企业提供无纸化、纯信用、秒申秒贷的融资便利。

疫情之后,“非接触式”服务成为主流。当各家银行相继发力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网络金融渠道,倡导不见面、零接触服务之际。上海建行全面推出客户经理云工作室,通过全方位融入微信社交触点,以一线客户经理为种子,将专业服务、爆款产品、热门活动推向场景流量聚集地,与用户建立起有温度的泛在连接。云工作室与营业网点通过场景互动、流量互换,形成了一张开放生态的协同服务的网络,创造出线上线下一体化、场内场外全触点、社交金融相融合的客户关系管理新模式。客户经理全天在线,定期发布财经资讯、市场报告、投研策略,推送热门产品、营销活动。疫情之后,企业从“复工”到“达产”,经济从“暂停”到“重启”,要克服的困难远超想象。上海建行在客户走访后发现,缺资金、供应链生态被破坏和财务难运转,成为梗阻在复工复产路上普遍问题。为解决缺资金问题,上海建行从产业链核心节点入手,为核心企业搭建“一点介入、服务全国”的供应商融资体系,并顺着产业链帮企业融资,进而打通产业链“资金梗阻”。疫情之后,像是为上海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上下游企业投放1.5亿元贷款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为解决财务难运转问题,上海建行通过“企业线上经营工具箱”,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实现远程办公,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实现企业资金集中归集、拨付、使用。

疫情之后,“买口罩”和“菜篮子”成为市民难题。伴随着上海全市推广“居委预约+药店购买”模式,“小巷总理”遇上了收费烦恼。分行为此制定了“悦生活”服务方案,居民可通过二维码在线支付,居委可根据收到的缴费清单快速发放口罩,串起了从预约到发放的全流程。同时,分行从保障民生刚需出发,推出“线上菜篮子”便民服务。为了把“菜篮子”装满,分行走访了京东到家、美团买菜、叮咚买菜、天天果园、光明菜管家等生鲜龙头等107家商户,配套“暖心优惠”和“乡村菜篮子”等活动。此外,为保障供应,还主动对接“三农”企业,提供农业担保基金贷,通过银政风险共担模式,为涉农经济主体提供免抵押贷款。

爆发在数字化时代的疫情,成为数字治理的一场极端压力测试。在与新冠病毒交锋的数月中,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数字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经此一“疫”,无论国家社会或是企业行业的“免疫力”都将增强。疫魔驱散后,我们将欣喜的发现数字化不仅能在特殊时期纾民生之困、解万家之忧,也正孕育着风雨过后中国经济转型与社会治理的别开生面。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