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门的“文学天才”,却努力考零分,如今想来只剩“后悔”

再过几个月就又要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了。每年高考都要出几个接近满分的天才少年,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学霸们的实力。除了考高分,2009年的湖北还出了一个在高考作文上写一首古风长诗的考生。这首诗名为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是当年的满分作文,字数超过了一千字。

出身寒门的“文学天才”,却努力考零分,如今想来只剩“后悔”

这位考生很有勇气,以前老师们总是说高考最好写的是议论文,最不要去碰的就是写诗。因为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让老师满意的诗篇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除非自己真的有能力、有把握、有天赋,才可以去试一试。所以,很多考生都认为,与其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不如安安分分写个议论文,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拿高分。

出身寒门的“文学天才”,却努力考零分,如今想来只剩“后悔”

拿高分,考个好学校是每个高三学子辛苦之后的最终目标。可说是在早年前却有一位争取考零分的学生。这一件事发生后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而当年决心想考零分的学生,也一下子成了新闻人物。

文学天才

这名“勇敢”的学生叫蒋多多。她曾就读于河南省南阳市八中,是2006年的应届高三毕业生。

出身寒门的“文学天才”,却努力考零分,如今想来只剩“后悔”

蒋多多出生在一户普通人家,他的父母还指望着她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为自己赚一个好前途。

出身寒门的“文学天才”,却努力考零分,如今想来只剩“后悔”

在上初中的时候,蒋多多还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她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课业,她的成绩在班级上也是名列前茅。可是后来有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她的学习生涯。那是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蒋多多开始写起了小说,她把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拿给她的姐姐看。

她的姐姐看完之后,觉得写的不错,所以就表扬了她,还让她试着将稿件发给报社、杂志社,看下自己的小说能不能进行刊登,没想到还真有报社将他的文章收录了。在尝到第一次成果带来的喜悦之后,蒋多多开始对写小说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简单来说是,写小说开始让她“上头了”。

她自己曾经说过:“自习课、课间、饭后,特别是中午,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却趴在桌子上写小说。中午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如果写作的话,下午上课特别有精神,如果不写,整个下午都昏昏欲睡。”

出身寒门的“文学天才”,却努力考零分,如今想来只剩“后悔”

蒋多多几乎把所有的实践精力都用在了写小说上,有时她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内写下上万字的文章。直到临近高考的时候,她已经积累了100万字的小说。

在蒋多多的心里,她认为写作是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她还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碎心飞魔”。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说家。事实也证明,她还是有一些能力的,只可惜她用错了方法。

蒋多多高考事迹

蒋多多自身对高考制度极为不满,自己因为写小说而落下了不少的成绩,如果正常发挥肯定没法考上理想的大学。蒋多多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采用了极端的方式来应对高考。她故意不按套路出牌,将自己对高考的愤怒情绪写满了试卷,试卷中的名字用的是自己写下破说时的笔名。高考的要求是用0.5的黑色签字笔,可是蒋多多偏用双色笔进行答题。她这样做为的就是可以考零分,然后由此引起社会的关注,借此来废除令她厌烦的高考

。可是最终她连考零分的心愿都没能达成。她最终的高考成绩是114分。

这位小女生的事迹虽然没能废除高考,可是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可是这些关注并没能给她的作家之路带来所谓的机遇。她也没能因此在文坛上大火一把。这一切只是她个人的美好幻想,只是作为一个处在青春期叛逆少年的不成熟的举动。

蒋多多的为自己不成熟的行为负责

蒋多多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原本可以靠着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蒋多多并没有好好抓住这个机会。现在她失去了走向大城市的机会,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蒋多多的作家梦已经破碎,她并没能像先辈们那样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而是继续留在了农村,过着平凡的生活。

出身寒门的“文学天才”,却努力考零分,如今想来只剩“后悔”

原本她的作家梦也是不现实的。要写好小说,必然要先学会阅读,等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有下笔的力量。蒋多多并没能认清这一点。因为她从来不看别人写的小说,因为怕看了之后自己的思路会受到限制,同时她又嫌弃其他人写的小说,觉得太长了。其实阅读才是写作的第一步,然而这一步却被她直接跳过了。

蒋多多的教训让我们意识到不要逞一时之快,而做让自己后悔终身的事情,凡事要考虑后果,不要意气用事,更要尊重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