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上線,為企業復工復產“牽線搭橋”

南都訊4月是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4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運用發票大數據打造的“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在全省上線。

广东税务产业链智联平台上线,为企业复工复产“牵线搭桥”

產業鏈各節點企業復工復產步調不一,復工復產需求個性多樣,怎樣又準又快地為企業復工復產“牽線搭橋”?4月1日正式全省上線的“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正利用稅收大數據嘗試給出答案。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大數據和風險管理局負責人賴竹華介紹,全省企業大面積復工復產以來,有不少企業反饋甚至發來了求助信息,有的是疫情防控物資緊缺導致無法及時復工,有的是原材料供應不足導致復工卻不能復產,在製造業中的部分行業、部分企業,供需產業鏈出現了問題。

對此,稅務部門從全省發票開票數據等稅務大數據中深度挖掘上下游生產供應鏈供需關係,探索為企業搭建供需對接的橋樑。

在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上,已彙集全省逾43億張發票的商品數據,形成了一張清晰的“經濟運行態勢圖”。廣東省稅務局通過對發票中的原材料商品名稱信息進行語義分析、智能分詞與模糊匹配,對供應商的產能產量、信用評級、需求強度、風險因素等信息進行綜合計算,並結合用戶的需求進行優先級匹配排序,實現供需關係“精準配”。

為保障信息安全,該平臺引入授權機制,對未授權公開產品的供應方企業,採用公司名脫敏、隱藏企業聯繫方式等手段保護隱私,並提供回覆需求方“留言信箱”的辦法,讓供應方自主聯繫需求方。對授權公開的供應方企業,可自行設定相關產品信息及聯繫信息,在避免騷擾的同時保障信息互換、供需對接。

“這個平臺還在根據用戶需求不斷迭代更新,後續還會有更多功能開放”,賴竹華表示,讓該平臺為廣東納稅人提供包括產品發佈、貨源尋找、供需磋商、評價反饋等功能在內的一站式閉環服務,是廣東稅務稅收大數據智慧探索的一次實踐,也是接下來智能稅務服務持續優化的方向。

4月1日,廣東省稅務局在南方+的“廣東稅務發佈廳”上線,“廣東省納稅人(繳費人)最期待推出的十條稅費服務舉措”評選也同時啟動。

採寫:南都記者 李文 通訊員 嶽瑞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