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拟制之一 公文起草

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国家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要求,在头条中通过系列谈介绍了公文种类和写法、公文格式、计量单位、数字使用、公文应用文、公文规则,在此基础上介绍公文拟制。

所说的公文拟制就是在公文印发之前,所要做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本文介绍公文拟制之一...起草,供参考。

一、何谓公文起草

公文起草就是拟写公文初稿,俗话叫打草稿。

二、公文起草基本要求

(一)要符合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这个要求,告知在实践中注意领导是公文发布的责任人,因此,起草公文的时候,按照领导交代意图起草;如果领导没有交代要拿出拟起草公文的框架报领导阅示后在起草。千万别自行想当然。

如果有现行公文,结合实际起草,并衔接好,保持一致。千万别照抄照搬。

比如,上级下发关于×××的通知,可根据此通知结合实际起草通知,也可以起草方案。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这条要求,告知在实践中注意所提的政策措施、办法,要有根据,比如,政策措施、办法来源于上级文件精神,相关法律法规,领导意图等等。

(三)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

这条要求,告知实践中注意公文要表达的意思,一句话能交代明白的就不用二句或更多句子表述;写什么文种就围绕什么文种规范去写,比如写方案必须有步骤,这就是突出文种特点,不能出现请示夹带报告等文种混用问题。一般情况下公文最好分条款起草,坚决防止有漏洞、病句、错别字、失当失真。

(三)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这条要求,告知实践中要把握好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抄送单位、计量单位使用、标注数字等等的规范,注意不能随意、跑偏。

(四)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这条要求,告知实践中公文草稿形成之后,发至有关领导、单位征求意见,征集上来意见,如果没有语句问题,应全部采纳,并融入到公文中,一般这样形成的公文有说服力,能经得起推敲。

(六)高站位,了解掌握工作的实际情况,要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要善于积累收集素材。

这条要求,告知实践中撰写人不要以自己角色来起草公文,比如写校长讲话,就要把自己当成校长或教育局长来起草。为了当好角色,在日常工作中,多注意学习领导好的作风、言行、思路、知识等等,还要注意多请教,千万别不明白整的比领导还明白。同时注意收集积累素材。比如公文常用文种...通知,日常就要注意收集积累各种通知资料,并学习研究。比如通知中的指导思想,就是写出依据+想法+达到的目的。依次类推,久而久之就会积攒大量写作本领和技巧,轻松应对各类公文的起草,而且过关率越来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