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文這類興趣者少嗎,真的很冷門嗎?你怎麼看?

釋然的春秋夢


我覺得真的很少人關注這個領域。

剛剛,絞盡腦汁的回答了幾個跟文化相關的問題,原以為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回答了五個問題,有三個推薦到頭條首頁,閱讀量真的少的可憐。

我覺得有著幾個原因吧,一個就是現在我們通常都在吃“快餐”,大家時間都比較緊,平時都沒啥時間,好不容易週末了休息了,出去逛個街,看個電影,要不就睡個懶覺,把原本就不多的時間給消耗掉了。對了,還有一點時間,刷個抖音吧···

在一個就是,可能我的回答還不夠有趣。或者是缺乏吸引力。我覺得和這個因素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如何把厚重的歷史人文,用好玩有趣的話語表達出來,我覺得這是一個需要加強的點。

還有一個就是,我覺得雖然是歷史人文題材,但也不能侷限於古文字,侷限於古代。如何用今天的語言,講好歷史人文的故事,或者是如何用歷史人文,來演繹今天的故事,其實是值得來做一個嘗試的。

我看你是對歷史人文感興趣,我覺得不管是有沒有人閱讀,只要是自己喜歡,自己感興趣,完全可以當成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寫,用一種恬淡、閒適的心境,來寫自己想寫的故事。


如果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沒必要太過於功利。寫自己喜歡的東西,就算沒人看,沒人點贊,但還有一個人,你讓他高興,你讓他覺得充實,你讓他覺得生活還是有意義的,那就是你自己。我們無法取悅別人,但我們還可以自娛自樂。

我覺得這也是我想寫點東西的原因吧。

���b��


珍愛君


‘“冷門”這一說,實在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從事人文社科研究工作的人來說,歷史這關,都得過。


文學,有文學史;政治,有政治思想史;法律,有法律制度史……

沒有歷史,就沒有比較研究,沒有歷史,就沒有今天的先進生活。

比如說,我們是如何從野蠻的“刀叉文化”進化到“筷子文化”,為什麼西方國家至今還用刀叉?為什麼韓語、日語的發音與漢語的很像?為什麼西方的龍是邪惡的,東方的龍是正義的?這些都要從歷史中去尋找答案。


再者說,“冷門”不“冷門”,要看社會對它的需求有多高,不在於人們對它的關注有多大。

舉個例子,

當下,掙錢最實用,學經濟、編程的多了去了。

學政治,學文學的,有什麼出路?那麼學政史,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許多同學或隨波逐流選擇了經濟學、計算機行業,或被長輩忽悠著跨進了這些領域。可是,經濟學、計算機編程,真有那麼好嘛?

工作以後,看見從事金融業的朋友累得連花錢的時間都沒有的時候,我是既羨慕,又心疼。


可社會只需要這些人才嗎?人文學科出身的人,就真那麼容易失業嗎?

肯定不會是這樣,幹一行,愛一行,只要在這一領域扎得深,研究得深,你也終歸會為社會貢獻力量。

比如南海問題研究。在2009年以前,我們國家的海洋問題研究專家都分散在邊疆歷史研究、中美關係研究中,當時,南海問題研究就是典型的“冷門“議題。

但等到越南、菲律賓囂張跋扈地侵犯我國的海洋權益時,“南海“議題炙手可熱。散落在各大人文社科領域的相關專家,也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只要你感興趣,不要管它“冷門不冷門”,也許你對它的“熱”,就足夠令它發光發亮。


歷史線人


對文史感興趣的肯定是小眾,大眾最感興趣的是時政和社會生活的熱門,只是因為談論時政和社會生活受到很多限制,一些人才不得己轉向文史。

我自己過去就是寫時評的,從2O03年在人民網發表時評,後來給紅網寫時評,算是小有名氣,被新浪認證為時評人。但近些年時評實在寫不下去了,我才轉而寫文史隨筆。現在文史也漸漸冷落,真不知還能寫點什麼好。



曹宗國


歷史人文在當今社會冷不冷門,個人認為有以下3個方面的原因:

1、與當今人的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

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使得人們更注重單位時間的有效性,直觀、立即有效的知識,更受人們的青睞,比如金融,學了能立馬瞭解如何分配自己的資金以及如何賺取更多的資金;比如所在行業的最新法規與趨勢,學了能確保自己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及正確預判能力;比如最新的新聞、八卦,知道了可以增加自己的談資,在於別人交談的時候有更多的共同話題。

2、與文學載體的差異性有關

古代的文學作品,是用文言文編寫的,與現代的白話文有著很大的區別,文學造詣不深的人並不能很好的理解歷史人文的真正精髓,這也導致了歷史人文在當今社會的冷門。

3、與生存環境的變化有關

古人所生活的環境,與當今社會相距甚遠,沒有飛機大炮、高樓大廈、鐵路軌道等等,古人描述的生活場景,什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曲水流觴神仙聚,舉尊相邀知音人”這些古人的生活場景當今人也從未見過,更無從理解了。

但歷史人文仍然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俗話說“讀史使人明智”,探究朝代興衰的根源,瞭解名人軼事,都對人生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比如呂布的三易其主與關羽的忠義之名的故事,就很好的說明了忠誠是多麼優秀的品質,這樣的例子在歷史長河中簡直是數不勝數,等待著大家好好去發掘。





兮兮愛讀書


您好,青源為您解答。謝謝閱讀。

歷史人文真的冷門嗎?雖然這領域看起來很冷,因為大多數歷史內容實際上很枯燥。但事實上,歷史領域並不冷門,有趣的歷史故事看的人不必娛樂、生活少。但是歷史領域也缺乏熱點話題,這對於頭條的機器推薦機制來說,其實是不利的。

頭條給予了歷史領域創作者很大的支持,愛好歷史領域的人其實也很多,但是沒有火,實際上是選題沒選好。歷史領域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範圍。

在頭條怎麼寫好歷史領域文章?

①選好二級領域

歷史領域其實包含了很多內容,一定要領域下沉。寫作太廣了,對推薦和粉絲積累都不利。因為很多歷史愛好者,都熱衷於某一方面的歷史,比如喜歡近代史的,就不一定喜歡古代史。但是也不要下沉的太厲害了,比如只寫中國古代史裡面的春秋時代,那樣受眾面就更窄了。因此最好下沉到二級領域,比如中國古代史或者世界近代史。


②一定要寫優質內容

頭條對於優質內容很看重,歷史領域是拿青雲獎最多的一個領域。一個青雲獎200-1000元不等。這個獎實際上很好拿的,但是如果你寫的都是一些流水賬,或者照搬,沒有自己的見解,那麼你就會和這個獎勵擦肩而過。


③不要太枯燥

寫歷史本來就是枯燥的事情,你再在文章中長篇大論,雖然是乾貨滿滿但是不見得會得到喜歡。寫歷史最好有加上一些有趣的內容,譬如什麼野史啊,寫些懸疑啊。這樣的受眾面會更廣一些。

個人認為歷史人文類,還是比較有“前景”的。而且平臺扶持力度大,如果你喜歡歷史,大可以嘗試一番。寫文章也是對自己學到的知識的一種總結和提煉,對你來說是有好處的。

你好,我是“青源自媒體”,一個有態度的自媒體人。“關注我”,我們一起分享做自媒體的快樂和心酸,交流做自媒體的經驗。


青源科技談


中國是一個上下幾千年,縱橫一度跨越大洲的大國,無論從歷史,還是文化。都有著過於深邃的積澱。之所以這一塊少人問津,不代表喜愛歷史人文的朋友少。而是這個領域的確太過深奧。

國內對於歷史方方面面都有所研究的團體很多,前些年集中於主流歷史人物事件進行探索,隨著發掘深入以及科學發達。近些年對於小眾歷史以及少數民族歷史也有進一步的探索發現。很多未解之謎都在一一浮出水面。

我們細細觀察百家講壇在各個媒介平臺的歷史板塊點擊量就可以知道。愛好歷史人文的人還是很多的。之所以發表見解的少,主觀認為,還是歷史這個課題太大。不像專業學科,有一個固定答案,歷史人文因為講述的是過去式,故而很多內容。都是在不斷完善的,很難一概而論,處於中國人的保守傳統,沒有人會武斷的進行解說吧。

不喜勿噴[笑哭]


人文頻道天宇


其他人我是不知道哈,但是就我自己還挺感興趣的,有時候看歷史,感覺跟看故事似的,有的讓人感同身受,或是開心,或是悲傷。萬千情緒,能感受到的,盡感染之,跟著哭,跟著笑。或是為某個人物感到悲涼,或是傷春悲秋。有的時候,都會將歷史中人物命運,聯繫現實,有著自己的思考;或者自己代入,覺得自己還不如人家。

而不管怎麼樣,歷史人文,感興趣的自然喜愛,不敢興趣的,也就這樣,總體上看,可能更偏向於冷門吧,但是個人觀點,如果真的喜愛,堅持下去,總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們,一起沉浸其中,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


迷茫的人生意


本人剛參加泛文化寫作營不久,通過這些天的學習,很遺憾的告訴你,也許歷史人文類的興趣者在別的平臺不少,但在這個平臺,真的無比稀少,特別是文化領域,更是極其慘淡。

為何我會得出如此結論?基於以下四點:

第一、從平臺自身的角度來說:

從平臺自身角度來說,“今日頭條”四個字就無比清晰明瞭的定位了平臺的屬性,為讀者提高最具時效性,最具熱點性,最具娛樂性的新聞和話題等各種延伸信息。

平臺靠信息起家,靠廣告、娛樂、短視頻小說等各種渠道和衍生產品變現。

而歷史人文甚少與這些沾邊,所以從來都不是平臺主營的業務,而沒有平臺的大力推薦,是很難將歷史人文頻道做起來的。

第二從歷史人文角度說:

從歷史人文角度來說,一方面文化的傳承方面是有問題的,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傳承的人都沒有了,還有誰會去在意這個文化的延續呢。

歷史也一樣,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在意過往的歷史怎麼樣了,娛樂明星啥的倒是如數家珍。

且歷史人文是需要時間沉澱的,講究的是水磨的功夫,誰也不想拿有限的時間去搏一個縹緲的前程,偌大的一箇中國,也就出了一個易中天教授。

第三、從讀者角度說

從讀者角度來說,最為關心的頻道肯定是新聞、娛樂、財經、情感、職場之類的,碎片時間化閱讀,比起枯燥無味的文史類文章,這些頻道的文章看起來有意思和實用多了。

就算想了解文史方面的知識,完全可以去系統化的學習網課和看這方面的書籍,總比這些零零碎碎的文章好多了。

第四、從作者角度說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沒有平臺和讀者為自己辛辛苦苦寫的文章消費,沒有收益或收益太少,光憑興趣是很難堅持下去的,畢竟作者也是要吃飯的。

這就是一種循環,越是沒有優質的文章就越少這方面的讀者,越是少讀者就越能吸引到真正有底蘊的優秀作者。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淺見,有錯漏和不足的方面歡迎各位指正,


如羽凌雲


人類的歷史發展本身就是部文化史!對於當前年輕人來說,面對過多的生活壓力變得越來越功利和目的性極強,忽視了自身價值的探求!用《天道》裡的話來說就是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區別,強勢文化在於自創與發展,弱勢文化在於速成和依附!如何鍛鍊強勢文化,那就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要理解文化就必須瞭解歷史,從歷史中才能求得文化的本源,發現文明背後的東西,這是一個極其艱難而又包羅萬象的過程,同時也是發現自我價值的過程,註定得道的人不會很多!

當然,很多人都瞭解歷史,也能說一二,但是大多道聽途說,照本宣科,陳寅恪之師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