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之前,有很多言论否认岳飞的功绩,甚至对他进行抹黑。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举个例子,在悟空问答中,随便看相关问题,便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回答。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引自悟空问答:在秦桧、岳飞问题上,岳珂是主编,元修宋史、金史是大编,明代小说评书演义写家是神编,之后的民间艺人刘兰芳一类的,是被骗助编。经过这一系列的编,一小摄把持历史歪曲历史,肆意篡改历史的无耻文人,把中国民众欺骗了近一千年。以讹传讹,人民被骗得晕头转向。而如今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科技发达了,信息畅通了,真相大白于天下了,广大民众终于有机会认清历史真相了,一小摄文人把持历史、歪曲历史、捏造历史、肆意篡改编造历史的小丑编出来的岳飞神话被揭穿了,一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无耻之徒就说是给岳飞抹黑了。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关于岳飞的功与过,很多学者已经给出了详尽客观的分析,无须多说。而岳飞究竟是不是值得人们景仰的英雄,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以及我们需不需要这样一个符合人民期望的英雄形象?

第一,为何一定要强求岳飞毫无瑕疵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几千年经验积累而成的道理,适用于每一个人。

如果毫无缺点,那就算不上凡人,而会成为圣、成为佛。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岳飞再怎么不凡,也只是普通人,并不是圣佛,所以为何要用圣佛的标准来要求他?为何真实的岳飞一定要完美无缺?

的确,岳飞有一些缺点,如心高气傲,历史也记载他曾经擅自脱离河北战场,这是名副其实的临阵脱逃。此外,倘若毫无事实根据地把他拔高到完美的地步,不符合历史真相,而且会留下虚假的印象。

在政治竞选活动中,相互攻击,挑对手的毛病,能把对方的黑历史挖个底朝天。照同样的道理,假如想要找出一个人的缺点,稍加了解便可以找到很多;而假如别有用心,不遗余力的深入发掘,之后再集中火力在不足之处,把缺点无限扩大,有几个人能经得住如此挑剔的评判?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对于岳飞受到的攻击,也可以从中看出相似的手段,为了黑而黑,无法否认功绩,就从其他方面找出不足。在针对性的攻击某人时,想要找出缺点,总是可以找到,所以有俗语“鸡蛋里挑骨头”。

第二,历史是否真实

史书中,虽然有不实之处,需要仔细加以鉴别,但完全的扭曲事实,让后人一点也看不到真实的痕迹,也不大可能,岳飞的事迹,大体上还是符合真实的事件。

只要没有发生明显的文化传承断代,关于同一个人物的历史记载不大可能出现颠覆性的转折,所以,岳飞在人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不会无中生有,或从虚构中来,他做出的贡献在民众心中形成了朴素的崇拜,也就是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客观的说,岳飞在抗击金朝侵略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岳飞四次北伐,收复建康、襄阳等等。

相反的,对于岳飞,也有一些否定的评价。

例如,有一种说法否认岳飞的功绩,认为《金史》和《宋史》对宋朝的抗金成绩较多美化。

再如,岳飞著名的《满江红》有人提出是托名的伪作。

最先提出《满江红》真伪质疑的是余嘉锡,他在《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三、《岳武穆遗文》条下首先提出“来历不明,深为可疑”。接着,夏承焘发表《岳飞〈满江红〉词考辨》。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即使后世对岳飞功绩的评价确实有夸大地方,但民众对百姓的爱戴,也不是空穴来风,不会完全脱离史实。在某种程度上,岳飞寄托了古代受尽战乱之苦的百姓对英雄的期望,渴望武将能保家护国,一片公心。

“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用朴素直白的话道出了真理,在今天依然是警世真言,而这句名言便出自于岳飞言,他也用自己的言行予以证明。

宋史/卷365: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字记载的历史或许会被歪曲,但英雄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看法很难改变。

第三,岳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听说过岳飞的人,多少都会了解民众对岳飞发自内心的爱戴。

岳飞的部队纪律严明,很少骚扰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大概在这个时候,岳飞得到了“岳爷爷”的美称,他的部队也得到了“岳家军”的响亮名号。

这种爱戴,并不是无法理解的情感,不用说人民解放军和群众之间的鱼水情,即使在封建社会,能够舍家为国的军队,同样会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例如戚家军。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为了抵抗异族的侵略,岳飞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百姓不会视而不见,而会用淳朴的判断力,分辨出谁是真正为了国家;除此之外,岳飞的壮志未酬,中途被人加害,帮凶理所当然的会被民众当作奸人。

如今去杭州西湖边岳王庙的游客,仍照样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这位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跪在岳坟前的秦桧夫妇,也照样受到游客们的唾骂,表示对奸臣、卖国贼的憎恨。这些都一点没有变化,充分证明民间信仰出于对岳飞的崇敬爱慕之情。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第四,岳飞形象隐含的象征意义,远大于他作为一个武将的实际作为

换一种思维,岳飞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他更是广大人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形象,真实的历史人物多少会存在缺点,而英雄形象则经过美化,显得完美无缺,但作为崇拜和学习的榜样,美化一番也没有问题。

对岳飞的美化,很大部分也是民众自发的完善,他们期盼能够在世间出现一样的英雄,能为世间带来太平。这不是对百姓的愚弄,更像是人民美好的愿望。岳飞的形象,和封建社会精心打造的忠臣孝子,不完全相同,后者的目的是愚人心智,强行灌输不符合常规的道理,而保家卫国,却是始终需要歌颂的精神。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极端一些,哪怕是想象中的人物,代表的也是美好的愿望,对于这种愿望,应该是接纳和肯定,而不是带有主观臆测的批判。

换句话说,哪怕是历史上不存在的形象,也是人们对真实人物的希望,这种希望,弥足珍贵;期望中包含的报国精神,才是应该学习的,也能够激励后人。

客观的看,岳飞更像是推出的典型形象,具有模范作用和代表意义,就像二战中推出的战争英雄,加上了额外的光环,本身或不完美,却是完美英雄的象征。


〈参考〉

岳飞评传

宋史

〈未完〉


岳飞当然不是完人,但绝对是应当学习的英雄 (上)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