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與 10000 元葡萄酒的“風土”有什麼不同

100 與 10000 元葡萄酒的“風土”有什麼不同

100 與 10000 元葡萄酒的“風土”有什麼不同

美酒是怎麼釀造的?當別人問你這個問題的時候,你也許會認為,廢話,美酒當然是葡萄園裡的葡萄釀成的;但果真如此嗎?放眼全世界,令酒友們念念不忘的葡萄園產區總共也就那麼幾個,而生產出如羅曼尼康帝等數萬元一瓶葡萄酒的葡萄園也就那麼幾塊,但是為什麼是它們呢?

這就需要我們考慮到地理因素對葡萄酒產區的影響,即溫度、氣候、海拔、土壤類型和產區的法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土條件。

100 與 10000 元葡萄酒的“風土”有什麼不同

溫 度

從葡萄開花、落果到採摘這整個時期,溫度都在悄悄影響著葡萄藤,決定能否收穫到優質葡萄。不同的葡萄品種成熟的速度不一樣,所以每個葡萄品種需要的成熟溫度也不一樣,這決定了每個產區最適合種植哪種葡萄。黑皮諾(Pinot Noir)和霞多麗(Chardonnay)是最先成熟的品種,需要的平均溫度大概在 14–17℃ 左右,因而在勃艮第(Bourgogne)這種涼爽氣候下就能成熟;仙粉黛(Zinfandel)是一個需要更高溫度才能成熟的品種,生長所需的平均溫度大概在 18–21℃ 左右,這也是它紮根於加州的關鍵原因。

一般而言,溫度越高,葡萄的成熟度越高,釀造出的葡萄酒風味更加濃郁、糖分較高、酒精度較高。而涼爽產區釀造的白葡萄酒礦物味更明顯,酸度厲害,葡萄酒的口感更精緻。在盲品中,這些特性能幫助我們識別葡萄酒到底是來自溫暖的產區,還是涼爽的產區。

100 與 10000 元葡萄酒的“風土”有什麼不同

氣 候

不同於溫度,氣候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包括降雨量、溼度、風、霜、冰雹和陽光。這些因素會影響葡萄皮的厚度,從而引起葡萄酒中單寧的含量;也會影響防病蟲害的化學噴霧的噴灑時間。

關於氣候,不同科學家有不同的分類標準,有的根據溫度(炎熱氣候、涼爽氣候);有的根據地域範圍(大氣候、中氣候、微氣候),當然地中海氣候、海洋性氣候、大陸氣候這種分類最為常見。好年份的葡萄酒通常來自氣候穩定,沒有較大的降雨量或極端天氣的產區,在這裡,葡萄可以緩慢成熟。


100 與 10000 元葡萄酒的“風土”有什麼不同

海 拔

葡萄藤種在山頂和種在山谷也會影響葡萄的成熟,這是海拔對葡萄酒釀製的影響。海拔較高對葡萄釀製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晝夜溫差大,以及延長葡萄的生長期。

晝夜溫差大會增加葡萄酒的酸度,風格更為優雅,有較好的陳年能力,能儲存更長的時間。

種在山腰上或斜坡上的葡萄園,海拔適中,但能接收到更多陽光,陽光充足可以加深葡萄的顏色,獲得更多的單寧。

100 與 10000 元葡萄酒的“風土”有什麼不同

土壤類型

土壤也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會影響釀造的葡萄酒風格。土壤可以分為砂礫土、泥土、石灰質黏土、鵝卵石土、岩石土,以及多種土壤之間的混合類型。土壤的類型決定了對土壤添加哪種肥料、澆水量,甚至可以調節葡萄園的微氣候。

和室內盆栽不同的是,種植葡萄的土壤並不需要營養肥沃,反而越是貧瘠的土壤越能產出好酒。這是因為在惡劣的生存條件下,葡萄藤將更多的能量用來生存,而不是過多的長葉和結果,所以葡萄的產量較少,但每串葡萄的風味更加濃郁,釀出的葡萄酒質量更有保證。

總的說來,沙質土壤釀出的葡萄酒比石灰質黏土釀出的葡萄酒風格更加優雅,而石灰質黏土釀出的葡萄酒酒體更為豐滿、結構更加複雜。

100 與 10000 元葡萄酒的“風土”有什麼不同

產區法規

全世界不同產區釀酒法規各不相同,葡萄酒的分級和釀造方法也各不相同,但這些法律規定,都是為了規範葡萄酒的品質。

拿黑皮諾葡萄酒來說,如果酒標上標有黑皮諾,美國法律規定這瓶酒的釀酒葡萄至少有 75% 是黑皮諾,澳大利亞規定至少 85%,而法國標有“Bourgogne Rouge”字眼的葡萄酒則完全由黑皮諾這一種葡萄釀成。

這種措施可以保護原產地的權益,根據各國不同的釀造條件因地制宜釀出好酒,而且可以保護消費者,防止假酒的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