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的這片蔥鬱,足以慰藉

“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留下一片青山。任你火魔肆虐,終究倒伏腳下。徵袍褪下,歸來仍是少年。再見山西,我可愛的家鄉”。3月24日,在撤離山西榆社火場前,我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甘肅森林消防|留住的這片蔥鬱,足以慰藉

我叫武志浩,作為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隴南支隊迭部大隊四中隊中隊長,入隊四年多時間,雖然大大小小的滅火戰鬥參加了近十次,而這次跨省增援且到自己家鄉實屬沒想到。

也許並沒有什麼機緣巧合,也並不想以這樣的方式回到家鄉,因為面對茂密森林被大火創傷,看到滿目瘡痍的傷疤誰又不心疼。但從另一個角度講,能到自己家鄉作戰,挽留一片蔥鬱,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慰藉”?我的內心是複雜的……

甘肅森林消防|留住的這片蔥鬱,足以慰藉

接到增援出動命令後,經過近1400公里24小時的長途機動,3月22日上午9時許,我和我的隊友安全到達了山西晉中榆社火場集結地域,來不及休整,大家便開始檢修機具、點驗物資,為戰鬥打響前做好充分準備。

然而,想象從來戰勝不了現實,誰不想盡快完成任務。山體碩大、山坡陡峭、山路崎嶇、山脈相連,是榆社鄉自然地理環境的真實寫照,加之現場風力、風向不定,艱苦和危險註定成為這場滅火行動的一道“熱菜”。

“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這句曾在網上刷屏的臺詞,當自己真正經歷後,感到比電影還要讓人動容!

回憶起這次戰鬥,最讓我刻骨銘心的是3月23日下午的一場鏖戰。作為黨員突擊隊隊長,帶領大家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將火場一陡坡區域最難打的明火全部撲滅,隨後轉入清理看守階段。眼看勝利在望,但在16時許,因斷崖上的一處煙點,在大風之下發生復燃,瞬間火焰沖天而起、濃煙滾滾,向著我們迎面而來。頓時情況十分危急,空氣中的焦味警告著我們,一旦火線突破山谷,整個火場的形勢將更加難以控制。

甘肅森林消防|留住的這片蔥鬱,足以慰藉

我當時心想,必須得背水一戰了,雖然還伴有一定危險,但也顧不得想那麼多了。於是我立即帶上中隊的幾名黨員骨幹,迅速架設水泵,主動擔負左線陡崖上的撲救任務。面對當時地形不利、風向不利、供水不足的形勢,我也猶豫過:如果火勢控制不住,或下面水供不上或稍有停頓,我們很可能就回不來了。

此時,說不怕是假的,但有些事情雖然危險,總得有人去做。我給幾個隊友交代:“如果萬一遇險,我們就順旁邊崖壁往下跳,保命!”

大家開始鋪設水帶,行動起來就忘了恐懼,但行進難度比想象中大很多。為了便於撤退,我們人員之間拉開距離,大家喊著號子相互鼓勁,我與消防員石付軍協力把控槍頭,衝在最前頭,奮力往前傾,手攀、腳蹬、膝跪,想盡各種辦法往上爬,終於將管線鋪設到了預定位置。

甘肅森林消防|留住的這片蔥鬱,足以慰藉

為了節省有限的出水,我們邊撲打、邊前移,踉踉蹌蹌一步一步向前挪,好幾次被搖晃得向陡崖邊倒去,我們只好跪靠在崖壁上緩緩向前推,直到僅剩下3處明火,正準備一舉剿滅時,下方卻供水告急。

更加嚴重的是,火場還突然颳起了西北風,瞬間火光沖天、黃煙瀰漫,我再一次預感到不幸來臨的恐慌,難道真要順著崖壁往下跳了嗎?

危急時刻,我聽見了下方水泵再次響起的轟鳴,水帶又一次鼓了起來。我精神一振,扛起槍頭往前狂掃,水流怒龍一般噴射,發出“嗤嗤”的聲音,騰起大片的白霧,架起一道美麗的彩虹。在火勢躍起之前,我們有驚無險地把它按壓了回去,終於鬆了一口氣。

就在我正要通過對講機報告“大功告成”的時候,卻又聽到一陣逐漸增大的 “噼啪”和“呼呼”聲,憑經驗這是火在山脊線另一側轟燃的聲音,我下意識到馬上就會在山脊形成大火甚至爆燃。

甘肅森林消防|留住的這片蔥鬱,足以慰藉

我趕忙組織隊員想辦法續接管帶,這種大火只有靠水噴才奏效。由於當時林木燃燒的炸裂聲非常嘈雜,下面水泵手根本聽不清對講機裡減壓的指令,我只好和副手石付軍配合,我用力壓接管帶,他拿止水鉗止水,在正要止水成功之時,由於站立點不穩,水帶壓力劇增,順勢一彈,石付軍被彈倒在地,從頭到腳我們被澆了個透,突如其來的水從鼻孔往裡鑽,嗆得呼吸都困難。

第一次,沒成功,正準備再次止水時,我們卻到處找不到止水鉗,估計石付軍摔倒時掉下了山腳。看到大火越著越大,正向我們襲來,此次真有一種“完蛋”的恐慌。就在一籌莫展時,下方消防員李彥強見勢趕了上來,我們三人配合發力終於成功接上。後又經過十幾分鍾人與火、水與火的對抗,火勢漸漸弱去,火光漸漸消失,瘋狂的大火在遇到噴湧的水流時終於被降服……

這時我徹底脫力靠坐在陡坡邊上,感覺周圍很安靜,渾身都在冒水,鼻孔裡有血味。此時,我真有撿了“一條命”的後怕。

甘肅森林消防|留住的這片蔥鬱,足以慰藉

後來下山時,我又從我的搭檔負責水泵分隊的指導員陳永輝處,進一步得到確證:原來在我們滅火最艱難的時候,其實下面已經沒可供的水了,就在這時趕來了無數的地方群眾,每人手提兩個小白桶給我們的水囊加水,水泵輸水才得以持續。

在各方力量支援下,大家團結協作,眾志成城,擰成一股繩,匯成一股流。我們經過三天兩夜的連續奮戰,大火終被撲滅,榆社的山川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在撤離歸建的途中,回想起此次滅火的點點滴滴,心裡五味雜陳,感慨最多的仍然是“後怕”:當時如果沒有老百姓支援,沒有指導員帶領水泵分隊穩穩供水,沒有消防員李彥強及時跟進幫忙,沒有“老天爺”的照顧,也許就真的沒有也許……

甘肅森林消防|留住的這片蔥鬱,足以慰藉

回到單位,我讓大家第一時間都給家裡打了個電話,報聲平安,一個都沒少!我再一次不知道這是機緣還是巧合?

也許,只有真正經歷過黑暗的人,才知道什麼是光明。機緣也好,巧合也罷;幸運也好,後怕也罷……當大火熄滅後,我看到家鄉留住的這一片蔥鬱,足以慰藉!


作者:武志浩講述,劉文超、陳永輝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