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恆大轉舵再起航

2020,恆大轉舵再起航

2020年,恆大又一次站在了選擇的十字路口。


1996年恆大從廣州一家小地產企業起家,伴隨地產黃金二十年的風口,憑藉高負債、高槓杆、高週轉、低成本的策略快速擴張,迅速成長為國內龍頭房企。


恆大審時度勢,2015年在國家大力支持“去庫存”的背景下,繼續突飛猛進,土儲從2015年的1.56億平方米上升到2017年的3.12億平方米,短短兩年時間內擴張了一倍,龐大的土儲規模很快被驗證,這將是恆大克敵制勝最強的“尚方寶劍”。


高槓杆與高負債是房企快速擴張的一把利刃,卻也容易誤傷自己。2017年,在一眾房企瘋狂圈地時,敏銳的恆大開始放慢腳步,淨負債率從2016年的450%直降至2018年150%的水平。


如今,隨著房地產迴歸實體經濟屬性,房屋要落實到百姓居住的實際需求中,過去買地即富、拼規模增長的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對於地產企業而言,需要從量的擴張轉向對質的要求。


2020,恆大轉舵再起航

駛往新時代的航向已經改變,在2019年恆大業績發佈會上,恆大再一次調整戰略,明確“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戰略目標,關於“降負債”,更是強調“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


勢如破竹:高增長的業績保障

2019年,恆大實現合約銷售額6011億元,順利完成2019年定下的6000億目標。2020年銷售目標再上一個臺階,對外公佈6500億元,但內部銷售指標攀升至8000億,並且力爭到2022年實現1萬億銷售目標。恆大決心用3年時間劍指萬億銷售額,到底是什麼給了它如此勇氣?


今年開年以來,面對突然而至的市場風險,恆大迅速做出應對,率先開啟網上購房,“無理由退房”+“最低價鎖定期”的雙兜底策略,疊加史上最低折扣活動,一系列有魄力的決策行動開創了互聯網賣房新局面。


這一創新舉措取得了重大成功,在節後傳統淡季環境下,恆大一季度銷售額逆勢大增23%達到1465億元,銷售回款大增55%實現1133億元,問鼎全行業。


2020,恆大轉舵再起航


一季度業績“開門紅”,給了恆大充分的信心。

亮眼的一季度成績單背後,是能攻能守的高效執行團隊,在一套良好的組織機制運行下,恆大有足夠的底氣喊出萬億目標。


恆大“行軍作戰”,先鋒部隊打下了漂亮的一戰,但是光有部隊在前衝鋒顯然是不夠的,後需“糧草”至關重要,對於恆大,糧草就是其手握的優質土儲。


落袋為安:廣積糧的土地儲備


土儲,也是恆大戰略第二步“控規模”的關鍵。


從2004年起,恆大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尋求適合開發的優質土地進行佈局,到2017年土儲規模達到驚人的3.12億平方米,位列各大房企首位。到2019年,恆大土儲規模依然高達2.93萬億,其中67%分佈在一、二線城市,由於佈局時間及時,恆大的拿地平均成本僅為1800元/平米,成本優勢盡顯。

2020,恆大轉舵再起航

我國城鎮化經歷過去二十年的快速發展,截止2018年末城鎮化率達到59.98%,按照發達國家的經驗,未來城鎮化進程將會逐步放緩,加上目前“大省會”、“都市圈”的城市發展趨勢,恆大手握67%的一二線土儲是一筆不可替代的優質資產。也就是說,恆大不僅“存糧”多,而且質量超群。


在如此規模的土地儲備下,恆大明確“控規模”的戰略目標,計劃每年減少3000萬平方米土儲,3年累計減少9000萬平方米。正是因為儲備豐厚,在新增土儲環節,恆大將從以往每年6000-8000萬平方米的水平減少至4000萬平方米的水平,通過“控規模”少支出實現“降負債”


到2020年,恆大計劃將土儲穩定在2萬億平方米,即便如此,3年以後2萬平方米的土儲規模依然具備強大的競爭力。


對恆大而言,麵粉落袋為安,麵包自然不愁。


雷厲風行:降負債的空前決心


2020年,恆大再次轉舵,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經歷2017年“三低一高”的戰略調整,恆大已經有過一次全面降槓桿的經歷,當年引入戰略投資者消化1300億永續債。

如今再打“降負債”一役,恆大有著足夠的經驗。


在當前“穩”字當先的地產宏觀環境中,恆大率先轉身去槓桿,既有“高增長”的實力,又有“控規模”的能力,一手“開源”一手“節流”,恆大“降負債”勢在必行。恆大已經明確,未來三年內每年平均要將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元。


據恆大管理層介紹,現有2.93億平方米的土儲中,2020年可售貨值達到1.27萬億,倘若按64%的去化率做保守估算,就可以實現8110億元的銷售業績,順利拿下銷售目標。


“高增長”目標下力爭銷售額大幅增長,“控規模”下確保土儲負增長。


許老闆在業績發佈會現場算了一筆賬,依據過去兩年的回款數據,如果2020年實現8000億銷售額,回款按照7000億計算,就可以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每年減少3000萬平米土儲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

一增一減下勢必可以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元的目標。


在“開源”環節,後方有強大的土儲實力,房屋套型以剛需房為主,為恆大實現“高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再加上敢為行業先的創新銷售能力,恆大有足夠的信心確保“高增長”。


在“節流”環節,除了控制土儲規模,恆大統一規劃、招標、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賦予其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是恆大一直以來的優勢。


過去24年間,恆大在每一次變化中,都能在時代的浪潮裡找準自己的定位,能穿過市場風浪看清航行的方向。而這回,在“高增長”和“控規模”的清晰戰略規劃下再度起航,“降負債”勢在必行。


而從更大的角度看,在中央“房住不炒”的綱領之下,房地產的金融屬性已經慢慢被剝離,考驗一家房企硬實力的因素,也迴歸到成本控制、土地儲備與產品品質,隨著“降負債”進一步推行,市場和消費者都會看見一個全新的恆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