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通过观照念头来认知真心呢?

真心不是肉团心,没有具体形态,故而很难查知,但你通过心的妙用,也就是外境激起的念头,就可以观照到它。因为念头的本质是虚幻的,它不断在变化,当你一凝神观察它时,它就会消失。这时,心的本来面目就会显现。

什么是心的本来面目呢?就是真心。一旦你认知了真心,就会发现痛苦只是一堆念头,念头断了,痛苦就消失了,你就会从痛苦中解脱。所以古人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为啥要通过观照念头来认知真心呢?因为真心是无形的,就像浩瀚的虚空,你只有通过观察念头的生起和落下,发现两种状态之间的差异,才会明白什么是真心。不过,观照是个很主观的行为,只能自己体会,观照是否如法,直接决定了你感知的东西是不是真东西。对于这一点,你自己是无法判断的,只有过来人才能告诉你。所谓的过来人,就是已经证悟了空性的大善知识。

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可以尽量谈一谈观照。

观照不是盯着某个地方看,而是不会过度紧张地专注。而且那专注的对象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面的世界。当你慢慢地训练,让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你就会对内心的细小变化了若指掌。你见过丛林里觅食的猛虎吗?它们虽然不紧不慢、淡定从容地在草丛中穿行,但它们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因为它们必须从草木细微的晃动中,寻找隐藏在暗处的猎物。观照很像猛虎猎食的状态,保任真心时也是这样。

为啥要通过观照念头来认知真心呢?


其要点是什么呢?当你发现念头的时候,不能跟着它走,也不要去思考它。你一思考它,就多了很多其他的念头,你的心就乱了。你要像旁观者那样,看着自己的念头。当你看着它时,它就不见了,你这种发现它、但不加评判的眼光,就是观照的智慧。当你看着它,它又不见了时,你就会见到真心。如果你这时在写文章,就有可能进入那种不假思索、笔下自然流出诸种境界的状态,我便是我教“雪漠创意与灵性写作班”常用的方法,只要跟成就上师相应,这是很容易做到的。我在创作《大漠祭》、《猎原》、《白虎关》时是这样,在创作《西夏咒》、《无死的金刚心》、《野狐岭》们时,也是这样。这便是我教那些有信心的孩子们写作的秘密。这一点,有点像禅宗大德开悟后的对机锋或吟偈子。至于《光明大手印》书系,则是教人们如何达成那种境界的方法。

我说过,只要弟子有足够的信心,成就上师可以把他的证量光明传递给你,让你明白他的心。在那个状态中时,你是不可能顽空的,你的心会变得非常柔软,你的头脑会很清醒,你不会被假象欺骗。当你看着纷繁万变的现象时,你会了知一切,你能捕捉到小小细节背后庞大的信息,也知道这一切都会很快过去,所以你不去执著。但你能贴心贴肺地感知到一切的情绪,所以你的心里充满了悲悯和诗意。你的笔下,就会燃起不同寻常的生命火焰,你的文字就会呼吸。

感知到那一切的是什么呢?就是心性。在我们的所有行为中,心性都在起作用。它超越了老少、好坏等概念,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它一直在通过敏锐的觉性观察着你,看你说的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你的快乐是否从心而发,你所追求的一切能不能令自己满足,你是不是在胡思乱想……它的观察对象当然也包括你的身体,它发现你的身体今年又衰老了一点,你又长了一根白头发,你的皮肤渐渐变得松弛了,你开始因为通宵达旦而感到筋疲力尽……但它并不会因此而变老,它是不大不小、不老不少、不增不减的。这便是心性的妙用。

选自《空空之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