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欧洲从古至今从未真正统一过,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

玩的就心机


中国为什么走向大一统,欧洲却没能实现

农业文明是古代中国的大框架,所以历代中央政府征税成本很低,试想征收农民的税是何其简单,土地是死的,人要吃饭就得固定在土地周围守着,收税没钱可以收粮食,所以税收方式也很简单,税基的规模巨大。再说战争方面,因为地形结构非常有利于大规模作战,所以你看古代一打仗就是好几十万人,也正是如此,所谓天险之地亦或者像陕西秦关这个地方,才能有秦始皇的大一统,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原地区,那是四面受敌,中国的地形不容易形成山大王式的割据,所以容易统一。

还有就是黄河需要治理,如果分段治理,必然会造成麻烦,你治理黄河,我挖断黄河决堤淹你,所以国与国之间因为黄河的存在,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大一统的政权来处理黄河。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城,为什么会出现长城?因为长城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长城的另外一边不适合发展农业文明,于是他们发展游牧业,这就造成中国这片封闭地貌下,两种文明类型不断地互动,当北方强悍的游牧文明进攻中原文明,必须同心协力集合力量才能对抗,比如著名管仲的“尊王攘夷”的事件,即抵抗游牧民族需要大一统的政权去处理。

但是你看欧洲的地理地貌,在那边非常适合当山大王,适合割据,把城堡修建好,谁想打你都不太容易。并且那个地区不适合种植粮食,因为多是石头地,但是他们有地中海,腓尼基人开启的航海贸易奠定了环地中海文明类型,于是他们发展工商业拿着手工艺品等物件去和埃及等地区去换取小麦,也就是环地中海的西方文明。

你会发现他们政府的税收成本和农业文明的税收成本比较,实在是太高了,并且收下来的税基规模也不大,并且由于财富的分散导致权力的分散,古希腊人以及雅典人喜欢搞民主制度,以至于你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即雅典人和斯巴达人打仗,屡屡失败,因为斯巴达是搞农牧业的集权国家,而雅典是民主城邦制,由此可以试想如果你是西方的国君,你现在想当秦始皇,第一就是你该怎么收税,第二就是你该如何集权,你先得把自己城邦的事情搞定,才能发动战争,但是你要知道在那时候的欧洲,发动战争是要投票的,所以想大一统那真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欧洲地图

两相对比,你可以发现中国这边维持大一统的难度要小于欧洲维持大一统的难度,他们也有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本质上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帝制集权,这是有区别的,比如欧洲的君主有很厉害的,把贵族按的死死的,建立了官僚帝国的过程。

欧洲地形图

比如在17世纪和18世纪,比如英国女王、法国、西班牙等国王很强大的,说一不二,但是这个原因是大航海之后的技术时代引发的,地理大发现之后的航海技术以及远洋贸易技术的变迁带来了新资源,使得君主在与贵族们博弈过程中能够抓住新资源,他可以利用新资源去扶植市民阶级,也就是让社会富裕,社会走向平民化,这样就可以压制住贵族,从而走上统一的帝国或者王权时代。

欧洲的贵族

英国女王为什么要给东印度公司给钱去扩张和殖民?就是因为王权需要他们找资源,但是这个统一说句实话和中国的帝制集权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你从我上面的一句话就能看出来,女王要想需要资源,居然要跟的东印度公司合伙?在中国古代你觉得可能吗?

郑和下西洋皇帝给他投资吗?那不能叫投资,因为那是拿着国家的钱,或者准确来说,国家是君王的财产,那么可以说是拿皇帝的钱去炫耀国力,去秀肌肉然后建立贸易朝贡体系,可能顺便找一下建文帝,所以你会发现这两边在集权上是根本没法比的。

或者我再举个例子,古代的奇迹比如长城、埃及的金字塔,这些东西西方人看到都是非常惊讶的,怎么会有人能够有如此的动员能力?皇帝修坟墓居然可以让这么多人去给你挖坑?朱元璋施行海禁居然可以让整个海岸线的全部人后退规定的距离,不然犯法,这要是让同时期的西方帝王看到了,真是瞠目结舌。

环地中海地区国家分布地图

比如中世纪的法国和周朝的分封状态是差不多的,法国国王只能管巴黎和奥尔良,其他地方国王说话不算数,因为那些地方都是大贵族的地盘,他们只是尊称你国王,你君王要是耍威风说不定就把你推翻了,后来到了近代,国王因为技术走统一的路,比如太阳王路易十四把贵族收拾的服服帖帖,最终法国被统一了,这个制度在后来大革命的时候被称为“旧制度”。

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个路易十四是不是就是咱们这边的秦始皇一样的人物,即推翻了封建,改成了帝制集权,我们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完成了,而他们居然到了近代才发生,并且我们早早在战国时期就解放奴隶制度,而美国南北战争还在为奴隶打仗,原因很主要的一点就是集权。

额外说一点,如果没有路易十四,后面所谓大革命推翻王权,哪来的王权让他们推翻呢?所以你会发现,在西方的国王在路易十四实现统一之前是很尴尬的存在,很多国王得看贵族的脸色才有饱饭吃。所以是路易十四先统一法国,建立了真正的王权,后来革命推翻了国王的权力,这才准确。

路易十四

并且法国是欧洲所谓的统一里面最大规模的了,所以我们一般不称作真正的大一统,主要看各自的标注,如果按照中国的历史观念,西方没有大一统,如果按照西方人的观念,他们确实统一过。

中国这边自周秦之变,即封建制度崩塌后秦始皇建立帝制集权时代,尽管秦崩之后中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分裂,但是自唐宋时期,豪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过渡了之后,宋代的社会成了平民社会,于是中国再没有出现大分裂。

为什么?很简单,割据势力、豪族势力、贵族势力全部被打趴下,朝廷藏社会汲取资源的能力变得很强,所以大一统帝国崩塌之后,下一个朝代不是分裂,而是另外一个大一统王朝,明朝君主专制制度,清朝君主独裁制度,这就是宋明清的社会和政治大格局。

咱们回看欧洲那边,你会发现在罗马大帝国分裂之后,欧洲再也没有统一起来,只有比如中世纪的查理曼大帝、近代拿破仑皇帝和纳粹希特勒的出现,可是他们只是短暂做到,最终失败了,因为根本压制不住区域性的反抗力量,就算你想大一统,你能大一统,但是你死后或者说你还没死呢,这股反抗力量就把你掀翻在地,于是大一统被瓦解。

通过东西方的地理地貌形成的文明类型以及政治格局来看,这就是西欧为什么没有走向大一统的真正内涵。

为什么大一统会破碎?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话咱们改一下,“治大国如开公司”,实际就是公司规模扩大会带来更多收益,但是相应的管理成本会上升,就好比你汽车后备箱放了很多汽油,你是可以跑很远的路,但是同时汽油的重量也会造成车子的负担加重,甚至还会有火灾的危险。

所以一个国家和公司一样,在规模扩张的开始,收益非常大,管理成本不高,等到最大收益的时候,应该是规模和管理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但是越往后继续扩张收益小于管理成本,并且管理层还有很多蛀虫,这些蛀虫不断蚕食你的收益,你的竞争对手此时不断给你使绊子,最终你的公司瓦解,这就是大一统的王朝必然经历的过程。


艾谁谁FM


【欧洲政区——国家林立】

1、地理。所谓“橘生淮南为橘”,地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形态,以及国民性格。欧洲相当于是欧亚大陆西北部的一个巨大半岛,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和美国相仿,欧洲大陆和美国大陆的一个显著区别是,美国是“一块地”,欧洲是“多块地”,换言之,欧洲多半岛、海湾、岛屿、海峡,海岸线曲折,这就为欧洲各地区对外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

【欧洲地形】

2、宗教。一个上帝,多种信徒。欧洲传统上是基督教世界(巴尔干、高加索等地区有少量穆斯林),在基督教内部又分为三大派(小派别另议),最早的是天主教(罗马教廷),以法国为代表,后来分出东正教,俄国为代表,以及新教,以英国为代表,阿尔巴尼亚则是穆斯林国家。宗教对于欧洲国家的分合有多大影响呢?举个栗子:“30年战争”,本来是德语地区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内战,发展成法国、瑞典等大国加入的国际混战,造成德语人口地区长期分裂,奥地利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统一时没有加入,天主教国家身份是一个重要原因(北德意志新教徒为主)。

【欧洲宗教分布】

3、政治。以“欧洲搅屎棍”英国为例:长期奉行“大陆均势”的外交政策,欧陆出现“一家独大”的强国,必然被英国联合多国打压,比如多次有英国组织、参与的“反法同盟”,以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联合法国,打压德国。欧陆长期处于多国分立状态,对英国(岛国)最有利。

【英国在欧洲的位置——孤悬海外】

综上,多种因素决定了欧洲难以统一,篇幅所限,不逐一说明,欢迎小伙伴们讨论补充。


吴下阿蒙毋忘在莒


感觉最原始的根源是地理因素,相对于欧洲,中国的核心地带以黄淮以及长江等大河冲积的平原为基础建立了农耕时代,地方豪强财富和权力巩固扩充的最好方法就是争地盘,争取更多的农耕面积,中原周围和长江中下游及关东几处的农耕区域又没有足够的天然屏障隔绝,因此中国的历史在分分合合中已经统一了文化,生成了庞大的人口规模,以至于后来的外族满蒙日战胜华夏都难以消化,欧洲整体是由众多半岛组成,狭小的平原依山傍海,没有大河冲积的广茂平原,农耕生成的条件少,对土地的欲望低,各地的天然屏障多,生成的种族多,抢来的地盘整合起来麻烦,守起来成本高,抢地盘不如掠夺财富更实惠,获得土地的欲望在欧洲人眼里远不如建设一只船队满世界抢东西更刺激


阿煷3


古时候欧洲农业文明不够发达,人口数量不足,内部冲突和战争一直不如中国春秋战国时剧烈,没达到只能靠大一统平息干戈的程度。工业革命后德国两次力图统一,都因外部势力干预而失败,尤其是二战失败后美国一直希望分而治之,很讨厌欧盟。现代文明已经不接受征战式的统一了,只能靠欧盟这样一边吵架一边融合,进展缓慢,还要反复。


静看风云


感谢悟空小秘关照的约题。

此题解答应避开欧洲人自圆其说式,才可回答清楚。

欧洲人保守度比全人类各其他人群都高,且持久性都长。因仅两个极端仅选一端达专一的一元性性格,使欧洲人呈两个极端上跳荡的人生形态形式,成其生存现象。这正是欧洲有近2千年宗教宗法历史的原由原因原理。也因此才形成质疑欧洲者,言欧历史为新编的由头理由。

事实是欧洲有记史以来至今,都处于中国周朝的邦国国家式内,因而行政区划为诸候无盟主国状态的国家形式,所以各邦国以宗教教庭为统一盟主者,此不由法律制出,而由习俗形成。宗教宗法时代长缘于此。因而神职人员封王,而同中国王命大臣封神不一样。

中国周朝邦国式,在欧洲各国呈王与贵族间互通婚,因而新事物首先由王与贵族先掌握,而后普及于自民众群体内,而中国正相反民将最新最佳事物贡献给王及贵族。这是中国民乱窜无疆界,交流沟通自由,而产新佳物由民处,王与贵族囚闭在自职岗位的室内,从而民贡献新佳事物于王和贵族。此为帝王言:与民同乐式。欧王贵族不分国无界可互婚,民囚闭于工作岗位上,从而交流沟通由王与贵族进行,从而他国新佳事物由王与贵族先知且普及于自民众中。

本型,中国为封建式且达家庭生产单位制了。欧仍为族群整体的集体农庄式为一个生产单位制,这农庄式就是奴隶式。因而中国人的奴概念是凡不为自家的劳作都归奴。从而有董永卖身葬父后,用为买主家工作抵债式而称为卖身为奴了,按欧式有报酬的工作虽为他人做,并不在奴范围内,而属自由人范围内。

由上所列可见:家庭生产单位更民主自由自主了,但散散了,从而集体农庄式虽为奴隶式,其庄由主事人统一分配工作的安排外,分配利得也由主事人掌控,因而当农场转为工场工厂式时,工业革命的公司出现,而家庭生产单位仅可转为工作工坊的工业作坊式。再大些为世族的家族企事业而已,不能介入进入几个具体个体个人组构成的公司式企事业形态上。这是欧洲人进入工业化后强调具体个体个人自由的原因原由原理,但仍呈跳入另一极端的体现。

总,欧式由奴隶入工业化。中式须恢复族群整体生产单位式后,再入工业化。即入他人组织单位后,一切由他人安排分配,自已不再说了算了,只可听从顺从,不可反逆,否则开除不用了。这就是不再同在自家里那样自愿怎样就怎样的言行现状了。奴成。


味哎儿


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前一直比较落后,这和自然条件紧密相关。欧洲是森林,所以工业革命之前农业不发达,因为开发成本比较高。冲积平原比较有优势,所以四大原创文明都在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发展起来。

因为比较落后,所以人口密度比较低。这样一个地方很难聚集起来一个可以统一的力量。而且欧洲地势平缓,很难防御,所以这种聚集更难实现。欧洲基本上同时代的战争参与人数比中国低一两个数量级。而且欧洲历史上民族变迁也挺繁忙的。


JianbinHE


宗教信仰和文化的不同构建不同的价值观,就无法相互认同,即使通过征服也只能获得短暂的吞并,殖民文化的输入效率高低和彻底与否决定吞并维持的时间长度,希望维持本族基因传承的反抗一直就存在,彻底吞并一国的难度是很大的,何况整个欧洲大陆板块的统一,这得需要个多么强大的国家来实现。


武汉博卡


关健是文字,欧洲文明大都是字母,拼音而成,形成各种字母与文字,所以各国都有自己语言文字,所以大一统认同感不强!


旭龙心理机构蔡晓晓


统一有什么好。。让一人一伙行恶么?


醜11


个人主义泛滥成灾

语言混杂

民族太多

公元1800年之前

欧洲都是宗教统治

神权统治

出生就决定了你的地位

贵族世袭

游牧民族

杀戮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