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今天突然說要跳樓,是威脅我嗎?我該怎麼應對?

洋150325028


感謝我能在寶貴的平臺上回答你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非常嚴重,也可以說是一句笑話,這要看你怎麼樣來處理了,在這樣子的家庭當中。

第1,6歲的孩子,他可能是無意當中從哪學到的一句話。大部分他還不知道這句話有什麼實際性的作用。為此需要家長正確的給予引導希望他能夠明白從從樓上跳下來的危害到底是有多大?我們比如在小區裡廣告都會有一些提示,不要隨便扔雞蛋,不要隨便扔什麼什麼多少樓層扔下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所以你可以把這個事情給他說明白,這樣子會很,不是說摔下來那麼簡單可能就會喪失了生命。

第2點就是家庭教育當中可能是哪方面的失衡,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以及自己的生活不好。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家長的吸引注意。但是這種方式太極端了,非常不好,要及時發現。特別是作為直系父母,我們更應該發現是誰帶的孩子,如果是奶奶爺爺跟外公外婆這些就更加值得注意了,可能是跟著身邊的人學講話,但是這樣子的方式是特別嚇人。

第3點,如果這真是孩子赤裸裸的威脅,那可能會對以後孩子的成長產生重大的心理陰影。6歲的孩子他就會用這種非常大力的方式來讓你家長感到震驚,那不知道以後長大還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呢?

所以通過以上簡單的分析,還希望你能夠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確定我們能夠給孩子充足的愛,第二能夠給孩子講一些真真實實跳樓的危害。第3點就是我們多做一些有益的親子活動,促進家長和孩子的共同發展。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蘭尼


剛好前兩天我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通過了解才發現孩子說要跳樓只是單純地想要模仿電視中的畫面。所以當家長聽到孩子說要跳樓時,先要冷靜去了解孩子要跳樓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


疫情期間本著宅家就是為社會做貢獻的原則,我們一家人宅家將近兩個月,孩子在家待久了情緒比較煩躁,為了緩解孩子的焦慮,我帶著孩子站在窗口看樓下來往的車輛和行人。

看著看著,女兒突然說:“我好想從這裡跳下去(我們家5樓)”。聽到孩子的話我無比震驚,腦中像電影預告似的閃現了無數種可能:難道是覺得我們愛弟弟不愛她嗎?難道是遇到什麼傷害嗎?難道是受到什麼委屈嗎?難道是因為不給她看手機嗎?難道是因為最近偶爾批評她嗎?難道是因為平時對她過於嚴厲了嗎?難道是她最近待在家中抑鬱了嗎?難道……

如果她跳下去會怎麼樣?會死嗎?會殘嗎?

如果她跳下去我會怎樣?會平靜嗎?會瘋嗎?

……

我努力地壓制著自己的心情,用較為平靜的語氣追問她為什麼想跳下去?女兒不說話,看著我,一臉無辜的樣子,看著她這樣子也不像是遇到什麼事情到了必須要跳樓的境地,我緊張的心稍微鬆了鬆。

關於跳樓的原因,我見她似乎也回答不出個所以然,就繼續說:“從這麼高的樓上跳下去你知道會有什麼結果嗎?”孩子好奇地用她那雙圓溜溜的大眼睛瞪著我說:“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會摔死!”我用比較誇張的語氣說出這幾個字。女兒聽完後出乎意料地反駁:“怎麼可能,那超人經常從樓上跳下去怎麼沒有摔死?”

被她這麼一問,我哭笑不得。笑是笑她的無知和天真,哭是後怕如果她沒有和大人說出自己的想法而獨自嘗試,那就是一出找不到原因的悲劇。

說到這裡我總算是搞明白女兒要跳樓的原因,原來她不是負氣跳樓,也不是委屈跳樓,她只是單純地想要模仿電視上的超人跳樓!

沒有知識要有常識,沒有常識要看電視,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家長,希望孩子通過適量地看電視來獲得知識。卻對孩子的觀看內容缺少把關和及時的心理疏導,從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在我們的身邊也不乏一些孩子因為模仿而走上不歸路,如:《還珠格格》電視劇流行的時候,就有孩子模仿小燕子上吊,結果在床邊把自己吊死;電影《黃飛鴻》很火的時候,有個孩子模仿黃飛鴻撐傘從高樓跳下;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動畫片《喜洋洋》熱播期,一個孩子模仿灰太狼將同伴綁在樹上當羊烤,導致同伴被燒傷。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悲劇?是動畫、電影、電視劇不該設置這樣的情景嗎?是電視不該播放嗎?是家長不該給孩子看動畫嗎?是孩子不該模仿嗎?還是家長需要對孩子的觀看的內容進行一個篩選和必要的講解?

很多情節是劇情需要,所以,不可能為某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而改變,我們指望電視劇、電影和動畫將劇情修改顯然是不太容易實現;

再說電視不播又怎樣,現在科技那麼發達,除了電視還有手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了去了,你還能將孩子關進“無菌氧氣屋”嗎?

指望孩子看了電視別模仿也不太現實。孩子的心智就擺在那裡。如果她們的所有認知都接近成人,能夠區分是非對錯,那還要監護人、學校和老師做什麼?孩子之所以為孩子,就是因為她們的心智不成熟,常常將想象與事實分不清。

說了這麼多,到底如何做才能夠讓孩子不做危險的事情,不模仿電視中危險的劇情?

這就需要家長髮揮監護人的作用。在孩子年幼無法分辨是非的時期,做好四件事:

1、和孩子嘮叨

在我小的時候,我的很多認知都是源自於家人的嘮叨。如:父母聽說村莊裡有孩子偷東西,就藉機教育我不能偷東西,想要什麼可以和父母商量等等。

然後還舉例說明:一個孩子小時候從鄰居家偷雞蛋等小東西,父母不管,孩子的膽子越偷越大,最後走上犯罪道路被判刑。

通過父母的嘮叨我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也建立了初步的價值觀。

2、陪孩子閱讀

書是一個好東西,它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橋樑,讓親子之間可以有更多的話題;它也是孩子學習知識的一種途徑,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全面地瞭解知識。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興趣的基礎上幫孩子遴選出適合的書本,然後陪孩子一起閱讀。

通過故事的啟發,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3、給孩子把關

不是所有的電視節目都適合孩子,更不是所有的電視節目都適合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要根據自家孩子的心智水平和經驗水平,幫孩子把關動畫,選出適合孩子觀看的動畫。

4、幫孩子分析

一旦發現孩子觀看的內容中有危險的因素,一味地逃避也未必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們不能改變危險情節,但是可以抓住契機“借事教育”。另外也可以刻意尋找一些危險的情節給孩子看,教育孩子有些事不可以做。

例如,我就經常利用《火車火車過山洞》的微電影教育學生,有些惡作劇會導致同伴家毀人亡,自己愧疚一生,所以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思考有什麼樣的後果,一些明知會傷害到別人,傷害到自己的事情一定不要做。

在針對女兒要模仿超人跳樓的這件事情,後悔沒有把關好觀看的內容也是無濟於事,索性將此作為一個教育契機。於是我採取了“幫孩子分析”的方法。

我繼續追問女兒:“你知道為什麼超人跳下去不會摔死,而你跳下去會摔死嗎?”

女兒搖搖頭說:“不知道!媽媽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超人是經過特殊訓練的,所以他在救人時從高樓上跳下去也不會受傷!

超人是不是像警察一樣?女兒問。從她20個月開始的夢想就是長大做一個警察阿姨。

是的,他們都能幫助好人,還能抓壞人!

那警察能不能從樓上跳下去?是不是也不會摔死?談論到她的夢想,她更加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而我也想借此機會強化她的夢想。

不是所有的警察都可以從樓上往下跳,只有經過特別訓練的警察才能做到,如果你想要成為特別的警察,那你從現在就要好好努力了。

好好努力學習知識,保護眼睛,在幼兒園鍛鍊身體,不然就考不上警察是吧?

是的

我一直在好好學習,等我長大了,一定是警察阿姨!

媽媽相信你說的,加油!

至此我們的談話結束,原本是一件讓我細思極恐的事情,結果運用了借事分析的方法,幫助孩子瞭解事情緣由的同時還強化了她的夢想!所以我個人覺得不是動畫片可怕,可怕就可怕在過去沒有給孩子篩選和講解。

身為大人我們害怕孩子說跳樓之類的詞,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就心驚膽戰亦或是生氣無助。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跳樓的理解不一樣,說出這樣的話也有不同的目的。所以家長要先了解孩子說要跳樓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關於孩子電視,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對此你怎麼看?


清零58659524


首先,你必須重視,不管他說的是真的、假的,是威脅你、隨口說還是開玩笑,你不能不置一詞,不能輕笑而過,不能不鹹不淡,也不能大發雷霆。

孩子突然說這番話,一種情況可能是心裡對生命沒有任何概念,要對他進行生命的教育,讓他明白,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沒有了;生命裡還有很多美好,要我好好地去享受;生命也不是可以自己隨意處置的,生命裡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完成,還有許多重要的人要你去陪伴;生命裡也會有曲折,有低谷,有不快樂的時候,但這一切都會過去,將來的某一天,這一切會成為幸福的回憶。當然這種教育不是直接用語言來說教,而是在講故事看電影談感想時滲透,結合玩遊戲養寵物時讓他得到體驗與薰陶,在和小朋友交往、在走親戚時體會,父母是有意識的,讓他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獲得正確的認知,形成自己的理解、觀念。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以此威脅父母,並不是真的想跳。說明他從大人的談話、影視節目或與其他人交往時受到了不良影響,當自己的願望得不到滿足時以此要挾。這種情況要給他一個容易完成的小任務,完成後滿足願望,同時規定以後要達成願望都必須完成一定的任務,願望的大小與任務的難易和完成時間掛鉤,讓這些任務取代“跳樓”,日長月久,他也就不用“跳樓”來滿足自己的願望了,更多的事情、想法佔據了他的頭腦,把“跳樓”擠出去了。

第三種情況是孩子受到了驚嚇、責罵或強烈刺激,說出這番話。這時家長要耐心找到原因,立刻消除這種影響。此時孩子需要的是相伴、擁抱、安撫,多和孩子玩,去郊遊去遊樂場、買他愛吃的愛玩的,找同齡夥伴玩,逐漸淡化這種影響。

第四種情況可能是孩子有孤闢性或自閉症傾向,要家長更細緻地觀察他了解他,如果有異常,及時找專業醫生諮詢。

這其中家長切忌簡單粗暴、忽冷忽熱,不能過於放大孩子的負面情緒,也不可大意。親情、溫情才是孩子無法抗拒的良藥。


愛國小知


你好。孩子有自己的獨立思維,他的思維和成人是不同的。他想到的事情,可能在大人看來很離譜,卻是孩子內心世界的真實反應。家長不妨和孩子坐下來,認真交流一下,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很多家長不願意浪費自己的時間,也不願意躬下身和孩子交談,這是很錯誤的)。當你走進孩子的心裡世界,你會發現五彩斑斕。其實簡單就是一種快樂,孩子有時候也教會了我們很多,所以說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成長。

愛是無償的付出,是心甘情願的幫助,是彼此心靈的感應,既然選擇了愛,就要真誠的對待它,珍惜它,在他(她)困難時予以支持,失敗時與以鼓勵,在他(她)開心時, 一起快樂,悲傷時給他(她)安慰。而不是在擁有時無視它的存在,而在失去後才知道後悔莫及。愛一個人就要他(她)永遠幸福,做他(她)永遠的避風港,保護他(她), 哪怕一丁點的傷害。真正的愛一個人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一次深情的擁抱,一個深深的吻,一句不變的誓言,一件不退色的信物…這一切在真愛面前時索而無味,暗而無光的。 相信自己~只要有愛,幸福就一定會存在~


百優教育劉老師


之前也接觸有不少類似的情況……首先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們普遍都比較早熟,想法成熟程度也比過去的孩子們要早很多,所以在有類似情況出現後我們也要引起重視,要越加註意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教育的培養,做為成年人我們要有教育溝通的意識,能夠樂觀分析問題。其實如果出現上述情況,不要一味的對孩子訓斥,要先反思一下作為父母在行為,言語,溝通方面有沒有對孩子造成傷害的地方。有沒有給孩子營造一個很幸福快樂的家庭氛圍,因為大多數有極端想法的孩子還是源於原生家庭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是因為自身的原因造成這樣的情況,父母還是要積極的跟孩子溝通,把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跟孩子說下,並在後續的生活方面做好改正。第三:如果是孩子個性上存在的這種問題,就需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跟孩子逐步灌輸價值觀,人生觀,無論怎樣,一定控制好心態,積極正向的跟孩子溝通,和孩子一起面臨青春期問題


mengchu20191122


這個時候家長不能打罵,不管是威脅還是怎麼樣,孩子這時候心裡已經出現了不好的東西,家長這時候一定要和孩子交流,談心,打消他的念頭


學生乾貨分享


孩子會叛逆,主要有兩條——一是覺得自己不能被理解

;二是自己不能被尊重。 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找準孩子的叛逆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切記這種時候不能硬著來,要想辦法多一些陪伴,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美卉空間


認真對待吧,找個好的機會,和他玩一玩,多談談心。可能孩子太孤單了。


峰161554971


要好好與她溝通,消除她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