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APP退税功能上线!有人竟需补税百万?

因疫情而延宕近一个月的2019年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终于开始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发布的服务通知:在前期云南、青海、山西、广西、贵州、大连6省市先行开放基础上,内蒙、辽宁、吉林、江苏、安徽、江西、广东、海南、陕西、甘肃、新疆、深圳等12地于3月27日开放了手机APP、网页等远程办税功能。3月31日,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西藏、宁夏、宁波、厦门、青岛等14地手机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等远程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功能开通。

昨天(3月31日),一部分人率先体验了这项新政策。在杭州体育场路一家公司,同一个办公室的几个同事的汇算结果大相径庭,有人要补税几十元,有人却可以退税几千元。

个税APP退税功能上线!有人竟需补税百万?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年度汇算怎么操作?

这些情况必须进行汇算

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以下简称年度汇算)简单理解就是“查漏补缺、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每年3-6月对上一年度进行汇算,今年因为疫情,国税总局之前暂停了这项工作。

为什么要进行年度汇算?这是因为新个税法实施之后,单位每月代扣的个税只是预缴,有可能多缴,也有可能少缴,一年终了要算总账,再多退少补。

哪些情况需要年度汇算?一种是2019年多缴了个税且申请退税的,一种是2019年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

所谓综合所得,包括4类收入,分别是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其他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偶然所得等,不需要年度汇算。

以下三种情况不需要进行年度汇算:需要补税但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个税APP退税功能上线!有人竟需补税百万?

想退税?简单几步就能完成!

在进行年度汇算之前,先做好这几项准备:将“个人所得税”App升级到最新版本,登录并完善个人信息,特别是实名认证、任职受雇信息,信息不全将无法进行汇算。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然后选择填报方式。

由单位代扣个税的工薪族建议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这样不必再一一填写各项涉税信息;2019年换过工作、当年入职或自由职业者,则要选“自行填写”方式,逐项填报各项收入和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非常重要。纳税人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房贷、租房、大病支出等6项支出的,可以在税前收入中扣除(房租和房贷二选一)。如果此前忘记申报,年度汇算还可以补报,这是最后的减税机会。其中大病支出只能在年度汇算时申报,本人、配偶及子女在2019年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扣除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以上项目都确认后,点击下一步就能看到汇算结果:应补税额(包括0)、应退税额。

应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显示“享受免申报”,点击确定即可;超过400元的,按提示填写补税方式。

看到“应退税额”的纳税人,恭喜你,填写接收账户,就能拿到一笔退税。

个税APP退税功能上线!有人竟需补税百万?

为何有人补税,有人退税?

产生补税或退税的情形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是年终奖单独或合并计税,导致汇算结果不一致。

第二种情况是各月收入极不均衡,比如上半年收入特别高,下半年收入特别低,有可能产生退税。

第三种情况是补充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也可能产生退税。

第四种情况是有多项收入。

比如除了工资薪金,还从其他单位取得过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这些收入不管有没有预缴个税,汇算时都可能产生退税或补税。

第五种情况,也是最大的惊喜,是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已经预缴了税款的纳税人,由于未达到起征额,他们可以全额退税。

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看到新闻兴冲冲地去看,没想到自己没有返税,结果还要补好大一笔税。

个税APP退税功能上线!有人竟需补税百万?

这还不算啥,有网友表示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盗用了。“有的公司'号称'给我发了工资,然后还要让我自己补税?”

个税APP退税功能上线!有人竟需补税百万?

还有人表示:“补几百块的不算啥呀,我得补好几十万呢!补完心都碎了......”

个税APP退税功能上线!有人竟需补税百万?

个税APP退税功能上线!有人竟需补税百万?

某网友补税金额截图

总而言之,要补税的朋友不要着急。如果补税的数额较小,你只要按时补上就好。如果你需要补税几十万甚至更多,别急,先把这次的税补上。之后,你就必须了解一下税务筹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