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稱帝前,唐朝的厲害人物都在李世民身邊?事實並非如此

雖然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但是在提起唐朝時期的厲害皇帝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李世民,相信大家也比較瞭解,李世民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是因為他曾經發動過一起著名的皇位爭奪戰,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事變。這場戰爭的兩個主人公,分別是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建成當時是太子,那是最後的成功者卻是李世民,最後也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稱帝前,唐朝的厲害人物都在李世民身邊?事實並非如此

關於玄武門事件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這場戰爭的爆發,在當時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身為太子的李建成被李世民殺死,當時的皇帝李淵也被迫讓位,李世民這才當上了皇帝,也因此有了後來的貞觀之治。李世民發動的這場戰爭,在民間也是廣泛流傳,站著還留下了很多的野史,以至於後世的人們認為,當時的李世民勢力肯定非常的強大,要不然怎麼會打敗太子李建成,還把皇帝趕下了皇位。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隋唐演義》這一部電視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錯覺,當時出現的很多著名的將領,比如說秦瓊、尉遲恭這些人,都是站在李世民這一邊的,與李世民的勢力相比,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卻沒有多少左膀右臂,顯得勢單力薄。

李世民稱帝前,唐朝的厲害人物都在李世民身邊?事實並非如此

其實這都是一些表面上的,根據真正的歷史記載,當時並不是這種情況,而且正好恰恰相反。這場戰爭爆發之前的時候,太子李建成的勢力是比較大的,和李世民相比,是佔了絕對的上風。李建成畢竟是太子正統,所以站在他身邊的人也是比較多的,比如魏徵、裴寂、王珪、韋挺、李綱等等,但是大多數人對這些人並不熟悉,主要是因為這些人並沒有在《隋唐演義》中出現過,而且這些人的身份都比較高貴,都出自當時的貴族豪門,他們每個人都代表著深厚的龐大的家族勢力,雖然在《隋唐演義》中這些人並沒有頻繁出現過,但是並不意味著這些人的實力不重要。雖然《隋唐演義》裡大篇幅描述了所謂的72路反王,還有瓦崗山的英雄,但是這都是小部分勢力,當時李淵建立唐朝的中堅力量,豪門貴族的勢力。

李世民稱帝前,唐朝的厲害人物都在李世民身邊?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大家對唐朝的歷史比較瞭解的話,相信都聽說過關隴軍事貴族,這一群貴族的力量可不一般,自南北朝開始,在關隴地區出現的一大群一家族形式存在的軍事力量,慢慢的強大起來,到了北魏時期,登上了歷史舞臺。這些貴族的力量可不容小覷,他們的存在,甚至能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更替。給大家舉個例子,楊堅之所以能建立隋朝,消滅北周,就是因為得到了這些貴族的支持,後來也是因為楊廣好大喜功,得罪了這些貴族集團,所以才導致了最後隋朝的滅亡。後來李淵順利起兵,快速的統一了天下,也是因為得到了這些人的認可和幫助,而且李家本身,就是這些勢力集團當中一支最大的武裝力量。

李世民稱帝前,唐朝的厲害人物都在李世民身邊?事實並非如此

因此大家可以肯定,當時太子李建成的勢力也是非常強大的,作為皇位的繼承者,關隴集團都是站在正統的一邊,而不是站在李世民一方。雖然李世民在戰場上立下了很多的功勞,但是因為這些軍事貴族的支持,李建成的態度是非常穩的。而李世民這一邊,支持的人也不少,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等,雖然長孫無忌也是出生關隴世家,但是相比李建成這一方勢力還是較少的。長孫無忌之所以支持李世民,也是因為李世民的老婆是長孫家的女兒。但是除了長孫無忌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出身於草莽,是李世民在南征北戰的過程中舒服的人才,這些人才雖然非常的出色,但是隻是代表個人,背後卻沒有強大的勢力支持。

李世民稱帝前,唐朝的厲害人物都在李世民身邊?事實並非如此

所以如果從雙方背後的勢力支持來說的話,李建成是遠遠要高於李世民的,而且李世民一直在南征北戰的過程中,李建成作為太子一直在長安,所以也奠定下了很深的根基。在唐朝的建立過程中,兩個人的主要職責也是不同的,李世民更像一個將軍,馳騁在戰場上,推動唐朝的統一,可以說唐朝的大半個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但是和李世民相比,李建成更像是一位指揮者,是一名合格的儲君,雖然也參加過幾場戰爭,但是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長安坐鎮,居中調度。與兄弟兩人的經歷不同,所處的境地不同,但是不得不說,唐朝之所以能建立,兄弟兩人的功勞都是非常大的,只不過分工不同而已。

李世民稱帝前,唐朝的厲害人物都在李世民身邊?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李世民一直南征北戰,遠離長安,而李建成一直坐鎮長安,所以在朝廷中的根基,李建成要比李世民深厚得多。而李世民主要的根基,基本上都是處於地方軍隊中。在政變之前,兩個人在長安的武裝力量也大有不同,當時李建成擁有3000以上的成建制軍隊,而且還有2000多人的城防軍隊,而李世民這一邊,也只有1000多人而已。但是李世明很有手段,先下手為強,提前在玄武門設下了埋伏,佔據了先機,所以才能打敗李建成,也是有很大的偶然性的。玄武門事變結束後,李建成死了,李元吉也被殺了,李淵沒有了合適的繼承人,再加上受軍隊的脅迫,所以無奈只能退下皇位。李世民發動政變奪位,最後能夠成功,也給後世子孫起了一個糟糕的示範,在後來的唐朝歷史上,也發動過好幾次奪權政變,讓李家子孫陷入了相互殘殺之中。如果從家族傳承來看的話,雖然李世民最後當上了皇帝,但是在家族延續這方面,卻是一個失敗的結果,讓李家子孫為皇位自相殘殺的事情屢見不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