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公元前482年盛夏的一天,衛國的黃池地區軍隊列陣旌旗飄揚,一場盛大的會盟即將在此舉行。

在一個營帳的正中間端坐著會盟的主角——吳王夫差。他的臉上帶著喜悅,顯然對於即將開始的會盟活動他是十分期待和興奮的。

畢竟此次的會盟他已經期待了好久,並且為此付出了很多。此刻的他不會知道,為了這次會盟他已經給自己的國家埋下了覆亡的種子。

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或許是回想起不久前自己剛在艾陵大敗10萬齊軍的豪情,亦或是浮想到自己即將成為諸侯的霸主,諸侯們對自己惟命是從,畢恭畢敬的情景,他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可就在此時,一個斥候帶著慌張的神色急忙衝進了營帳,跪倒在他的面前聲音顫抖的說道:啟稟大王,越王勾踐率兵偷襲我國。

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斥候剛說完,原本滿臉欣喜之色的夫差楞住了,臉色也瞬間變得蒼白。

因為他知道,此時吳國的精兵都在外,國內空虛,根本無法抵禦勾踐的進攻。

馬上回兵救援國家,繼續完成會盟成為霸主。兩種念頭快速的在他腦海中不斷閃過,但他的心裡卻糾結了起來,經過一番鬥爭後他還是決定,完成會盟成為霸主之後在率兵殺回去。

為不影響到自己爭奪霸主,他下令左右不得將此事外傳,也為避免消息外洩擾亂軍心,就讓人把斥候拉出去處斬了。

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為了在和其它諸侯會盟時不被發現異常,他試圖不去想這件事,而是幻想自己成為了霸主大敗越國以此來擠出一點笑容。

可是斥候接連不斷的前來彙報,一轉眼間他已經一連斬殺六名斥候了。每一次斥候來報,情況也就更加危機了一些,最開始的時候他還能試圖強顏歡笑,但兩三次他已是面如死灰。

這天傍晚會盟的諸侯終於到齊了,會盟大會開始諸侯們就發現他的臉色晦暗,他就只好說水土不服身體有些不適,但對於霸主的地位他還是堅決的爭取絲毫不讓晉國,晉國與之爭論了一番,後來或許是因為畏懼吳國剛敗齊國10萬大軍威勢正盛,最終還是讓夫差如願的成為了霸主。

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盟會剛結束,就又有斥候來報,越國已經攻破吳國都城並且殺死了吳國太子。夫差大怒下令大軍立馬拔營殺回吳國,大軍一連幾天急巡軍,終於敢回了吳國,可此時已經是人疲馬乏,勾踐乘機出擊進攻吳軍,吳軍大敗,然此時的越國軍隊有限也無法滅亡吳國,就答應了夫差的求和。

越國大軍撤離後,面對滿是瘡痍的吳國都城,夫差想必是悔恨不已的。至少這件事的發生他是輕信了子貢的話才去攻打齊國和諸侯爭霸的,對伍子胥讓他防範越國先滅越國的建議他反而是沒有聽取的。

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看這段歷史的時候,史書上多是說伍子胥勸夫差先滅越國,越國才是吳國最大的禍患。然而夫差不聽其所勸,毅然選擇出兵中原爭奪霸權,才給越國已可乘之機。

作為吳國的國君,難道他不知道越國一直不甘心為吳國所敗,而時刻準備找機會報復吳國嗎?

說他對越國有反叛吳國之心一點都不知道,顯然是不可能的,既然知道那麼又為何不先滅越國?換句話說是什麼給了他放棄越國不管,毅然選擇出兵中原的呢?

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裡面有這樣一段描述:子貢遊說吳王夫差攻打齊國。夫差說道:“我曾經和越國作戰,越王退守在會稽山上棲身,越王自我刻苦,優待士兵,有報復我的決心。您等我攻打越國後再按您的話做吧。”這段話顯然可以看出夫差對越國還是有防範的,他本來是打算先滅亡越國的。那麼後來為何就放棄先滅亡越國的想法而進兵中原去爭霸了呢?

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從史料對其態度轉變的記載來看,子貢的遊說不得不說是其重要的原因了。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裡記載,當夫差說要先滅越國後才可以進兵中原。這時子貢對夫差勸說道:“攻打弱小的越國而害怕強大的齊國,這不是勇敢的表現。勇敢的人不迴避艱難,仁慈的人不讓別人陷入困境。聰明的人不失掉時機,施行王道的人不會讓一個國家滅絕,憑藉這些來樹立你們的道義。現在,保存越國向各國諸侯顯示您的仁德,援助魯國攻打齊國,施加晉國以威力,各國諸侯一定會競相來吳國朝見,稱霸天下的大業就成功了。”

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如此一番勸說,子貢無疑是把夫差不先滅亡越國視為仁德,把他綁架到了道德的制高點。同時又激起了吳國稱霸中原的野心。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打消夫差對越國的顧慮,子貢還為夫差去遊說越王勾踐。

經過子貢的一番遊說後,越王勾踐於是就派大夫文種去拜見吳王,表示越國不敢反叛吳國,並且願意派出所有兵力幫助吳國攻打齊國。吳王一聽越國派出所有軍隊幫助自己攻打齊國,才消除了越國會乘機偷襲吳國的顧慮,最終才調集重兵去攻打齊國,也就有了越國趁吳國國內空虛攻打吳國的情況。

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由此看來,在夫差決定先滅越國還是先進兵中原和列國爭霸的選擇上,子貢的遊說無疑是其想法轉變的重要原因,也正是這個遊說把夫差坑了一把

當然,子貢勸說夫差攻打齊國,以至於越國有機會趁機攻打吳國,這個主要是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裡面有記載。其它關於夫差為何會放棄攻打越國而直接進兵中原攻打齊國和晉國爭霸,則多陳述為是越國重金賄賂了吳國的太宰伯嚭,伯嚭在夫差面前說越國的好話,因此夫差就相信越國不會反叛,從而放心去攻打齊國進兵中原爭霸的。

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顯然吳越兩國從一開始就有著深厚的矛盾,其國土地理位置形態也就決定了兩國的發展是為有你無我的局勢。夫差作為一個有稱霸野心的君主自然不可能對吳越兩國的局勢沒有了解,對越國不可能真正城府自己而存有反叛之心沒有察覺,因此個人認為,把夫差沒有先滅亡越國,而進兵中原同諸侯爭霸,以至於為越國所趁的原因,僅僅歸結於太宰伯嚭接受越國賄賂而為越國說情上是不夠全面的。

先滅越國還是先爭霸?子貢坑了夫差一把


《仲尼弟子列傳》裡面有記載的子貢遊說吳王最終致使其放棄先滅越的想法,可以看出吳王對越國是存在擔心的,從先滅越到放棄這個想法而北上爭霸是有一個認識或者說是心態上的轉變的。個人以為這比吳王夫差完全沒有對越國有防備的記載更為合理。至於子貢遊說夫差這段記載為什麼沒有和伍子胥勸諫夫差的記載放到一起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