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孩每天晚上都會大聲尖叫、到處亂跑,媽媽擔心不已

前兩天,一位寶媽發來求助信。她說自己的女兒今年8歲了,自從6歲開始,幾乎每天晚上入睡後1個小時左右,就會尖叫著自己坐起來。然後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我們喊她也不答應,安撫她也沒有什麼效果,樣子有些嚇人。但是用不了5分鐘,獨自就能安靜下來。

8歲女孩每天晚上都會大聲尖叫、到處亂跑,媽媽擔心不已

寶媽說,女兒平時身體健康、作息規律,學習成績一直挺好。頭部不曾受過外傷,也沒有家族遺傳史。女兒這是怎麼了?

其實,小女孩這種情況屬於夜驚,發生在孩子從深睡狀態過度到半甦醒狀態之間,又稱為夜驚症。多發生在3-7歲孩子身上,孩子半夜突然驚醒坐起來,睜著圓溜溜的眼睛凝視前方,或是緊閉雙眼。嘴裡不停的嘟囔著什麼,甚至大喊大叫,家長卻聽不懂孩子的話語。

有些孩子則手腳胡亂揮舞,甚至下床行走,神情慌張、恐懼、出汗或哭泣,脈搏急促、心跳加快,對周邊事物毫無察覺,1-10分鐘後症狀消失接著睡覺,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孩子為什麼會夜驚?

夜驚在兒童的發生率為1%-3%,一般情況下,隨著年齡增長能自愈。

8歲女孩每天晚上都會大聲尖叫、到處亂跑,媽媽擔心不已
  • 1.遺傳因素

據統計,約50%的夜驚兒童其父母一方也是夜驚者。有夜驚家族史的兒童,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疾病等因素誘發夜驚。所以,對於這類兒童父母要給予特殊的關心和照顧,儘量避免過度、過強的信息輸入。

  • 2.生理因素

兒童的大腦發育尚不完善,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部分,尤其是控制孩子睡/醒狀態的大腦皮質發育還不成熟,影響孩子的睡眠模式和睡眠規律。這並沒有偏離孩子正常的生長軌道,只要孩子的夜驚不是頻繁發作,影響孩子的睡眠和精神狀態,父母們不必過度擔心。隨著孩子大腦發育日趨成熟,大腦皮質發育逐漸完善,孩子的夜驚現象自然會逐漸緩解。

  • 3.心理因素

孩子白天如果看到恐怖的動畫片、遭遇到如地震等可怕的事件、父母嚴厲的指責等,孩子心理緊張,即使睡眠時也不能放鬆,帶著負面情緒,有沉重的心理負擔,就很容易產生夜驚。

8歲女孩每天晚上都會大聲尖叫、到處亂跑,媽媽擔心不已

夜驚發生頻率與孩子的性格和年齡也有關係,生性敏感、內斂的孩子容易發生夜驚,且頻率較高。這類孩子夜驚消除的時間,也比正常孩子要長一些。

而3歲左右的孩子,隨著想象力和認知的初步發展,害怕妖魔鬼怪,也懼怕黑暗,較容易夜驚。7歲以上的孩子,隨著認知能力的增強,一般來說,就不會再夜驚了。

  • 4.疾病因素

孩子的大腦發育異常、大腦器官如皮層中樞、丘腦、垂體等不協調,還有缺鈣嚴重等,都可能導致他夜驚。這種情況需要父母及時帶孩子就醫。

孩子夜驚時,情緒及行為狀態都比較異常,父母難免會著急、擔憂他。正確的做法,無疑會緩解孩子的夜驚現象和父母的心理壓力。

孩子夜驚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對於不同年齡段和夜驚程度不一的孩子,父母可以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 1.安撫或陪伴

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如果發作不是太頻繁,或是白天也精神緊張、十分驚恐,父母可以在孩子夜驚時,把孩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拍拍他的後背,讓孩子放鬆下來。

8歲女孩每天晚上都會大聲尖叫、到處亂跑,媽媽擔心不已

也有些孩子夜驚時,拒絕父母的擁抱或身體接觸。這時候,父母可以陪伴在孩子身邊,只要孩子的行為沒有危險性,我們完全可以等待孩子重新入睡。

當然,如果孩子已經7歲以上,或是白天也精神狀態不佳,父母需要帶孩子去醫院,排除病理因素。

  • 2.白天不要詢問孩子

孩子夜驚時,父母最好不要打斷他。這是因為孩子此時並沒有記憶,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打斷他只能讓一臉懵圈,懷疑自己是否出了什麼大問題,加重他的心理焦慮。

8歲女孩每天晚上都會大聲尖叫、到處亂跑,媽媽擔心不已

白天時,最好也不要提孩子夜驚現象。否則,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增加他的夜驚發作次數。

  • 3.避免激烈的外界刺激

對於心理因素造成的和後天誘發的夜驚,最好不要讓孩子看恐怖情節、畫面等。如果孩子的生活最近發生了重大變故,如親人去世、父母離異等。最好多關心、愛護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心理疏導,緩解孩子焦慮、憂傷等情緒,儘量避免孩子心情鬱結,夜驚繁多。

另外,父母可以通過培養孩子作息時間規律、人格健全、與孩子定期交流溝通等,這些都有助於減輕,甚至消除孩子的夜驚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