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位父母,都做到了这4点

高段位父母,都做到了这4点

用爱感化

去年,姐姐的儿子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逃学上网,无心向学,老师多次劝导他也不听。

姐夫虽然心急如焚,但经过多次思考后决定:用爱去感化儿子。

当儿子的司机,每天早上先送儿子去学校后再去上班,下午一下班就去接孩子。每天来回四趟,无论天多冷,雨多大,姐夫始终坚持着。在生活上当儿子的伙伴,一到双休日,姐夫推掉一切应酬,陪他散心、逛街、上书店,买给他最喜欢的衣服、最喜欢看的书,为他做最合口味的菜。

有时候姐夫还会带他去钓鱼,使他体会到通过劳动获得食物的艰辛。在学习上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姐夫经常在家陪着孩子看书,适时地跟他谈理想,谈学习,严慈相济。

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感悟到了父亲的关爱,远离了网络,变得勤奋好学。

高段位父母,都做到了这4点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孩子,为孩子创造幸福。”

爱是孩子们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生活之需阳光。爱育是培养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

爱能激智,爱能发辞,爱能怡情,爱能育德。爱对孩子发展产生的全方位的功能是无可非议的。

高段位父母,都做到了这4点

合而不离

小男孩被母亲扔在高速路上,暴晒6个小时。警察拨通妈妈的电话,妈妈的声音却是冰冷的:“这个孩子成绩太差,要他有什么用?我不想要了,坐牢也不要了,你们送走吧!

听了妈妈的声音,孩子大哭对着电话央求妈妈:“妈妈,你不要丢下我,我下次保证考100分……”

听到孩子这样,妈妈才动摇了,开车过来把孩子接回家。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基。”

父母不要丢弃孩子或是试图把孩子送出去“深造”。

精明强干、坚忍不拔的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曾两度荣登《财富》“最有权威的女企业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从小就受父母影响,学到的坚强、博学和热爱生活,并受益一生。

在童年的卡莉心中,父母一直都是她最崇敬的人。他们热爱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卡莉的父亲是联邦法院的法官,母亲是一位艺术家。卡莉童年时代随父母游历了不少国家,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培养了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对她成为一个有勇气、有魄力、自信并热爱生活的人也不无影响。

高段位父母,都做到了这4点

陶行知说:“要孩子做的事,父母躬亲共做;要孩子学的知识,父母躬亲共学;要孩子守的规则,父母躬亲共守。”

陆世仪说过:“教子功夫:第一在起家,第二在择师。”

教育,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孩子的心灵。

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只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潜力,离不开父母的朝夕相伴。

高段位父母,都做到了这4点

理而不管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约翰。洛克菲勒尽管那么有钱,却从小教育儿子生活要节俭。

约翰从父亲手里接过家产以后,继承了父亲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约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学以前,约翰从不给孩子零用钱,孩子上学以后,才给他们少量的零用钱。

约翰认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因此,他为了使洛氏家庭不断发达,自小严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钱来之不易,绝不容许轻易浪费。

高段位父母,都做到了这4点

赛珍珠说:“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点滴的管教,而是帮助孩子发育心智上的能力、锁定人格上的标准。”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也是如此。约瑟夫曾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大使,是美国最大的五大企业家之一。

他给每个孩子存了1000万美元的委托金,但是他决不允许金钱腐蚀孩子,不许孩子谈论钱,尤其不允许在餐桌上谈论钱。

肯尼迪成为总统以后,曾回忆起他在10岁时的一件往事,那时他向父亲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父亲将他的零用钱从每周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亲断然拒绝了他。

真正的教育不是管教,而且向孩子传授对待事情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美好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以及对于邪恶事物的反应和坚决的态度。

正如叶芝所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不是传授本领或管教,这离不开父母仔细拿捏。

高段位父母,都做到了这4点

求同存异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在生活中,丰子恺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

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瞻瞻擒了满满的两手回来。

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更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1947年,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他,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高段位父母,都做到了这4点

陶行知说过:“对孩子要因材施教,这和种花木一样,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

你的皮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不要等坐了火轮、点了电灯、学了微积分,才发现你的孩子也有这种潜能。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不能把孩子的精神世界罩在某一特定的价值观下。如果我们总是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父母的局限性观念里,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而且会使他觉得生命毫无意义。他不仅应该只是一个孩子,而且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多元化愿望的人。”

教育的根基上,差异是嫩绿的芽胚,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他们一定会成为不同领域的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