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丨私處「洗洗更健康」?你被誤導了多少年……

身為女性之友,我總是收到身邊朋友類似的諮詢:小婁小婁,我下面不舒服,有異味,還發癢,用內個XXX洗液OK嗎?上醫院怪不好意思的,最近也沒空……

一、用洗液?可能「洗洗更糟糕」!

因為私處生理結構特殊,女同胞稍不留神就容易受婦科炎症騷擾,平時多注意是應該的。但是……

1、陰道有自潔功能,洗液不可亂用

陰道有一個處於正常值的酸鹼環境,以及一批有益無害的菌群,這就形成一道屏障,抵禦病菌入侵,抑制或殺滅其它過度繁殖的細菌微生物。

用洗液清洗的話,容易破壞陰道的酸鹼環境和菌落平衡,讓皮膚、黏膜容易乾燥,反而容易帶來或者加重婦科病情況。當然,除了洗液,也不要在外陰處隨便塗抹其它東西求清爽,比如風油精……

私處清潔的正確操作是:健康女同胞用清水沖洗外陰即可;個別患有婦科病的女同胞,清潔方案中如果包含藥用洗液,也需嚴格遵醫囑操作,不要自己亂來嗷。

闢謠丨私處「洗洗更健康」?你被誤導了多少年……

2、呵護私處,要注意這些細節

①運動後及時更換汗溼的內褲,少穿或不穿丁字褲。

②留意內褲褲襠顏色:內褲穿久了,褲襠常常會發黃,這是因為白帶中的蛋白質成分在洗衣粉的作用下會發生變性,呈現淡黃色。如果特別容易發黃,且黃得厲害,最好看看醫生檢查下。

③少穿不透氣的緊身褲,避免久坐,以免陰部總是處於悶熱逼仄的環境下。

④提倡淋浴:洗下面時先清潔雙手,然後從前往後沖洗外陰、大小陰唇,不用特意去沖洗陰道。

私處不舒服時,別在網上亂查,一不小心可能會嚇得夠嗆;

萬一感染婦科病,夫妻最好同時治療,以免因同房反覆交叉感染。

闢謠丨私處「洗洗更健康」?你被誤導了多少年……

二、如果出現下面這些症狀,要及時看醫生

很多女同胞容易混淆婦科病,亂用洗液亂用藥。小編整理了一下私處常見婦科病的主要症狀,有以下情況的,要重視,但也別過於緊張地對號入座,要及時看醫生才能最終確定。

①陰道炎:瘙癢、白帶增多、有異味、灼痛等。有幾個極為常見的類型:

  • 滴蟲性陰道炎:白帶增多,陰道有刺痛和燒灼感。白帶呈黃綠色,有腥臭味性交時疼痛,尿道口有感染,尿痛尿頻。
  • 念珠性陰道炎(也叫黴菌性陰道炎):外陰瘙癢,灼痛豆腐渣樣或呈乳凝塊白帶且明顯增多,小便疼痛跟性交痛;
  • 細菌性陰道炎: 陰道異常分泌物明顯增多,呈稀薄均質狀或稀糊狀,為灰白色、灰黃色或乳黃色,帶有特殊的魚腥臭味……

②宮頸炎:主要表現為白帶過多、發黃、宮頸充血、水腫、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墜感、痛經等。

③盆腔炎、附件炎:盆腔炎全身症狀不明顯,有時候有低燒、精神不振、周身不適、失眠,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痠痛、月經不調等症狀。如不及時治療,往往會從急性盆腔炎變成慢性盆腔炎,堵住輸卵管,導致不孕症。

闢謠丨私處「洗洗更健康」?你被誤導了多少年……

④子宮內膜炎:發熱,下腹痛,白帶增多、有時為血性或有惡臭,有時子宮略大,子宮有觸痛。慢性者表現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經過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脹明顯。

個別婦科炎症如果在急性發作期沒有得到徹底治癒,有可能發展成反覆發作的慢性炎症,到時候就不好治了。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清楚,再遵醫囑按時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