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级媒体一语点破:通州北三县协同面临这个挑战

“北三县将在诸多方面,融入北京。”

3月17日,《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公布,很多专业人士做出上述解读。

重量级媒体一语点破:通州北三县协同面临这个挑战

协同的难题

通州与北三县的公共服务差距仍然很大,其中大众最为关注的是教育和医疗领域。

2019年2月,北京市教委、廊坊市政府以及北三县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北三县地区教育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落实教学管理、教师培训、人才培养、学生交流等四项合作。

以教学管理来说,双方将建立北京市优质中小学、职业院校与北三县学校协同发展共同体,在学校管理、师资培养、课程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对口合作。2019年10月,北京市朝阳师范附属小学等5所中小学,与三河、燕郊的多所中小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课程体系与名师资源共建共享等几方面合作。

根据《规划》所说,未来,还会“鼓励以合作办学、建立分校区等方式,促进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向通州区与北三县转移”。


在医疗领域,为了缓解东五环外鲜有三甲医院的困境,《规划》指出,要“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均等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医院、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等基础设施,优化服务机构布局,提高基本医疗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目前,已有友谊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安贞医院等多家三甲综合医院在通州布局。北三县的一批医院也得到了帮扶,与北京多家医院共同成立了医联体。比如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香河县气管炎哮喘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前者会组织专家到香河坐诊、查房,接受后者医护人员前来培训,并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

随着北三县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他们的户籍将如何管理?

在《规划》的结尾有一段话:“创新人口人才管理政策。通州区严格执行北京市人口积分落户制度。河北省实施北三县户籍制度单列管理。”

2019年底,重要文件要求各地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而北京则是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户籍政策始终没有放开。


这种情况下,北三县的“户籍制度单列管理”就十分特殊了。肖金成认为,恐怕“既不能像北京那么限制,也不能像河北那么没有门槛”。不过,相关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出台。

不难看出,《规划》涉及了不同行政区的方方面面内容。想要实现协同发展,协调必不可少,难度也不小。

中规院副院长曾对《中国新闻周刊》举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即潮白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保护。走访中,他们发现,通州一侧的工作还不错,绿化带很宽,另一岸则高楼林立,离河道非常近,部分地区贴边率高达80%以上,“密密麻麻,像一个铁桶围在北京周边”。

中规院副院长表示,两地都必须遏制贴边发展和无序蔓延。按照两地建立的统一管控规则,双方在潮白河两岸的建设,都必须后退,降低贴边率,一些已经批出去的项目如果不符合规划要收回,不能再建设。“最重要的还是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在区域尺度上统筹协商解决。”


重量级媒体一语点破:通州北三县协同面临这个挑战

这将是接下来两地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极大挑战。双方如何进行有效沟通,以及钱由谁出?


肖金成指出,纸上谈兵容易,付诸实践则涉及一个重要问题,谁来掏钱。

这一问题没有写入《规划》中。北三县是县级行政单位,相较通州财政实力并不雄厚。假如要解决交通问题,投资主体如何确立?肖金成建议,可以由两地提供一定数额的资本,共同建立交投公司,再通过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由公司统一建设以及运营管理。

重量级媒体一语点破:通州北三县协同面临这个挑战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环。在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中,发改委提出,这一小片区域将“加强通盘谋划和顶层设计,在跨省级行政区、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涉及多个平行行政主体的框架下,探索一体化推进的共同行为准则,形成制度新供给。”

这也是通州和北三县需要探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