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我繞過了公文寫作的陷阱


那次,我繞過了公文寫作的陷阱

我的家鄉是一個黃金生產礦區,這黃金礦業從來就是管理難,矛盾多,政策變化也很頻繁。我雖然不是政府和礦業老闆的文秘人員,但因小有名氣,也常常操筆為他們服務。

南山的一片礦區曾經劃歸某軍區經營,由於距離遠,鞭長莫及,造成資源浪費,經營虧本。後來,黨的政策做了調整,不允許軍隊經營企業。這片礦區又劃歸地方,屬民營礦區。

當地鄉政府批誰了一家民營企業參與競爭這片礦區的經營開採權。參與競爭必須要交一個請示報告之類的文件,上呈市主管部門審批存檔。

這家企業的老闆託我的一個鄰居找到了我,要我給他們完成這個文件。企業老闆對公文寫作是外行,也急於競爭中標,他交代我的鄰居要我儘量地把原經營單位(某軍區)的經營寫糟糕一些,問題嚴重一些。然後,把自己企業的經濟實力,技術資質多寫幾筆。經過比較凸顯他們以便順利拿到經營開採手續。

我的鄰居把原經營單位在經營期間的所有文件,一沓沓,一疊疊全放到了我的桌上。他認真地說:‘‘他們的文件我全帶來了,你儘量挑剌,按照我老闆的意圖完成這個文件。’’

那次,我繞過了公文寫作的陷阱

鄰居走了,我翻著這浩翰的文件,猛然醒悟。這個老闆太外行了,如果按照他的思路去寫必然要引出許多麻煩。原經營單位固然經營不善,但在當時是合法的,人家從省裡辦來了經營開採手續。我一個農民,糟老頭子,有什麼權利對人家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如果我按照這個老闆的思路去寫,不只是引來原經營單位的不滿,恐怕這個老闆的計劃也要落空。

我把滿桌的文件全推到地上踩在腳下,多麼危險。固然這不是那個老闆刻意做弄我,但這著實是一個公文寫作中的陷阱。

那次,我繞過了公文寫作的陷阱

我改變思路,小心翼翼地寫著。按照公文慣例,第一段先寫礦區概況,這很短几筆交代過去。

正文怎麼寫?

歷史的原因,造成該礦區管理混亂,資源浪費,再寫這家民營企業的經濟實力,技術資質……

歷史的原困,短短五個字,原經營單位隻字不提,當然不會,也不能追究責任。消除了雙方的尷尬,這家民營企業也順利拿到了經營開採權。

這紙公文言簡意賅,減少了文字篇幅,達到了領導滿意,更重要的是讓我吃一塹,長一智,在後來的公文寫作中,更加多思多想,謹嚴文筆學風。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版權限制,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