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瑞典薩博公司創新的“愛立眼(Erieye)

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Airborne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AEW&C)迄今為止最高光的時刻發生在2015年。當時,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宣佈選擇了“全球眼(GlobalEye)”預警機。這個最新一代的AEW&C平臺可以說是這個瑞典國防巨頭最偉大的產品之一——將龐巴迪“全球快線6000(Global Express 6000)”公務機與薩博的新型“愛立眼ER”增程(Extend Range,ER)雷達相結合,可以滿足長久以來對監視飛機的需求。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瑞典薩博公司的“全球眼”預警機

根據阿聯酋軍方對外交流執行總監阿卜杜拉·哈什米(Abdulla al Hashimi)的說法,阿聯酋之所以選擇帶有最新版本的“愛立眼”雷達的“全球眼”預警機,而不是波音基於其737客機的E-7A“楔尾”預警機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E-2D“先進鷹眼(Advanced Hawkeye)”預警機的原因是因為前者“是最好的”。

然而,在最近英國皇家空軍的預警機換代計劃中,波音公司扳回了一局。E-7A“楔尾”被英國皇家空軍選中,以替換其老化的波音E-3D“望樓(Sentry)”預警指揮機。基於“愛立眼”的產品未經正式評估就被拒絕。

在2018年11月1日給英國議會國防選型委員會主席朱利安·劉易斯(Julian Lewis)的信中,當時的國防採購部長斯圖爾特·安德魯(Stuart Andrew)說:“考慮到E-7‘楔尾’對任何其他方案都有著明顯的優勢,任何類型的競爭標都將會不必要地浪費國防部和工業界的資源。”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澳大利亞空軍裝備的E-7A“楔尾”預警機

根據從英國“哨兵部隊”內部透露的消息,儘管“愛立眼”提供了吸引人的多角色功能,但它不能提供無“盲點”的360°覆蓋的不足,使它在作戰操作上不可接受。同時,英國空軍拒絕了所有基於公務機的解決方案,包括“全球眼”方案,據說是因為任務專家的數量不足,使其無法滿足皇家空軍所需要的指揮和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C2)需求。這迫使薩博公司提供了一個基於空客A330“航海家(Voyager)多角色加油運輸機(Multi-Role Tanker Transport,MRTT)的解決方案。然而,該解決方案的開發風險被認為是難以克服的。

展望未來,“全球眼”預警機在實際服役中的表現一定令人好奇。但是,鑑於阿聯酋對其軍事機密的保密程度,外人很可能對此難窺一斑。

“愛立眼”的嫡親血脈

“全球眼”預警機是“愛立眼”系列的最新成員,與原始配備“愛立眼”雷達的薩博340飛機有很大不同。這些差異超出了與飛機平臺本身的性能特徵相關的差異,也超出了原來雷達和“全球眼”上使用的最新增程雷達之間的差異。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裝在薩博340飛機上的第一版“愛立眼”系統

最初的“愛立眼”飛機與傳統的AEW&C飛機在作戰理念上有明顯不同。傳統的AEW&C飛機往往帶有自己的空中監視操作員和戰鬥機指揮引導員,具有高度的自主性。 相比之下,為瑞典空軍開發的“愛立眼”的最初版本可以被簡單地看作一個與其整個防空網絡集成的空中雷達。目的是填補瑞典地面雷達網絡覆蓋範圍的“空白”,或者在地面防空雷達網絡的一部分癱瘓時,及時堵住“缺口”

。使用空基雷達的另一個目的是減少地面雷達的盲區,擴大系統的整體覆蓋範圍。它的使命只是將雷達“圖片”提供給位於地面的操作員和管制員。因此,飛機上只有雷達技術工程師和飛行員。

1985年,瑞典國防物資管理局與愛立信微波系統公司簽訂合同,開發了後來稱為PS-890“愛立眼”機載預警雷達的雷達。在1987年安裝真正的雷達系統進行飛行試驗之前,愛立信公司先在一架費爾柴爾德(Fairchild)城市交通(Metro)”雙發渦輪螺旋槳飛機上測試了雙面相控陣雷達天線的模型。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最早用於測試“愛立眼”雷達的費爾柴爾德Metro飛機

而最終的生產型“愛立眼”系統,由薩博公司製造飛機——薩博340,在瑞典空軍中編號為TP-100。而雷達系統由愛立信提供,瑞典國防物資管理局負責集成。

瑞典空軍訂購了六架飛機。最初的計劃是為分佈在瑞典各地的三個雷達飛行大隊每個都配屬兩架飛機編入基地。最後,只有四架飛機安裝了雷達,另外兩架飛機生產了出來但未安裝雷達。它們在和平時期或直到需要更多的機載雷達之前,被用於運輸任務。1995年,瑞典決定將薩博340空中預警和指揮版本命名為S-100B“百眼巨人(Argus)”或FSR 890,以使其與TP-100運輸機區分開來。

前兩臺生產型雷達於1996年交付,用於對批量方式生產的雷達進行最終的系統測試。完整的系統於1997年交付給瑞典空軍。

愛立信PS-890“愛立眼”雷達是一種電子掃描的S波段3GHz側視雷達,它使用帶有192個固態發射/接收模塊的有源陣列。“愛立眼”是第一款使用主動電子掃描天線的機載預警雷達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愛立眼”雷達開創了在載機背部安裝平衡木式天線整流罩的方案

總重達900千克的條狀天線安裝在機身背部9米長的平衡木狀天線罩中。雷達波束可以根據需要在飛機兩側150°-160°扇區內進行自由控制(每次只能掃描一側,不能兩側同時)。在這範圍之外,飛機前後方的性能都會下降。“愛立眼”在飛機軸向正前方和正後方各20°-30°扇區內具有有限的探測能力,但不具備跟蹤能力。

在其標準的6000米作戰高度,“愛立眼”宣稱對“一系列空中和地面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為450公里。瑞典空軍的公開數據是對空目標的探測範圍超過243海里(456公里), 對於水面艦艇最高可達173海里(324公里)。對戰鬥機大小目標的探測距離為200海里(375公里),對巡航導彈大小的目標則為108海里(202公里)。“愛立眼”雷達還具有探測懸停直升機的能力。飛機的敵我識別系統的最大作用距離超過270海里(506公里),整個系統能夠同時跟蹤多達1000個空中目標和500個海上目標。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愛立眼”機載雷達的探測範圍(紅色)和同樣的地基雷達範圍(灰色)的比較

最重要的是,“愛立眼”雷達電子掃描天線的主要優勢在於,它可以在監視其他區域的同時,非常頻繁地掃描感興趣的扇區,並且可以同時用不同的模式掃描同一扇區。

“愛立眼”的海外銷售

巴西是“愛立眼”雷達的第一個國際客戶。它選擇將系統安裝在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生產的ERJ-145LR飛機上,從而誕生了EMB-145空中預警指揮機或EMB-145空中監視飛機。與S-100B“百眼巨人”不同的是EMB-145空中監視機裝備了供機載戰鬥機指揮員使用的控制檯。該飛機於1999年進行首次飛行,並於2001年開始服役。它在當地被稱為R-99A,但從2008年起被重新命名為E-99,以便不和三架R-99(由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145 RS)信號採集機所混淆。巴西空軍聲稱E-99能夠提供大型空中預警機95%的能力。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為巴西空軍建造了五架E-99,另有一架出口墨西哥。目前,巴西空軍的飛機正在升級到E-99M標準。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希臘空軍基於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RJ-145LR的“愛立眼”系統

希臘於1998年訂購了四架類似的飛機,在當地被指定為“愛立眼”EMB-145H空中預警指揮機。從2000年起希臘還從瑞典空軍租賃了兩架S-100B“百眼巨人”飛機,以使希臘空軍獲得操作“愛立眼”雷達的經驗。這些飛機從2001年9月至2004年在埃萊夫西斯(Elefsis)空軍基地的第380中隊(Mira)服役。第一架EMB-145H被首先送往瑞典的愛立信微波系統公司,在那裡安裝了“愛立眼”雷達和相關係統,然後於2004年交付給希臘。

兩架租賃給希臘的S-100B飛機在交付前接受了改裝,增加了兩個機載任務專家控制檯以及北約標準的敵我識別系統,通信和數據鏈路;同時移除了瑞典的電子對抗設備和用於顯示來自瑞典地面站上行處理信息的駕駛艙顯示屏。

租賃結束返回瑞典後,這兩架飛機進行了進一步改裝。從2006年起增加了另一個任務專家控制檯以及Link 16數據鏈。同時北約標準的敵我識別系統被保留下來,以使它們能夠在瑞典參加國際行動時離開瑞典在海外飛行。升級後的飛機被重新命名為ASC-890(或S-100D),並重新在位於

索特奈斯(Såtenäs)的F-7聯隊服役,儘管它們實際上是部署在馬爾門(Malmen)空軍基地。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瑞典空軍的“愛立眼”被升級為ASC-890用於監視東西方國家在波羅的海地區日益增長的軍事空中活動

ASC-890目前主要用於監視東西方國家在波羅的海地區日益增長的軍事空中活動。兩架飛機中總有一架處於所謂的“永久性地面警報”狀態,可以在接到命令後在30分鐘內起飛

。現實中,這樣的緊急起飛每週都會發生好幾次。由於其雷達天線整流罩的特殊形狀,該飛機使用了“滑雪裝備盒(Skibox)”的無線電呼號。

泰國於2007年11月宣佈向瑞典空軍購買兩架S-100B預警機。它們分別於2010年12月和2012年10月交付,而根據薩博公司的消息,阿聯酋在2015年購買“全球鷹”之前,已於2009年11月訂購了兩架基於薩博340的空中預警機。這些能力較弱的飛機旨在提供“防空漏洞”監視能力。當時,阿聯酋已經開始了對能力更強的“全球眼”飛機的長期評估。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泰國空軍從瑞典空軍購買的薩博340”愛立眼”預警機

泰國皇家空軍的“愛立眼”飛機有五名機組人員,兩名飛行員,一名雷達操作員,一名雷達技術工程和一名機械工程師。這些飛機使用瑞典的LinkT數據鏈將信息中繼到地面站。據信,阿聯酋空軍的飛機至少配備了一個用於指揮引導戰鬥機的機載任務專家控制檯。出售給泰國和阿聯酋兩國的飛機都是由一架瑞典空軍現役的S-100B和另一架前述被瑞典空軍用作運輸機的S-100B飛機組成。所有四架飛機在交付時都安裝了“愛立眼”雷達。

薩博2000“愛立眼”

由於薩博340的機內空間太小,難以應對增加機載任務專家控制檯的要求,薩博公司專門推出了基於其較大型的薩博2000飛機改裝的“愛立眼”系統。薩博2000空中預警指揮機的第一個客戶一度被薩博公司稱為神秘的“X國”。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這個神秘的“X國”就是沙特皇家空軍。瑞典和沙特阿拉伯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於2005年底開始“軍事合作”。這兩架沙特飛機的具體交付日期仍然不清楚,但據信它們將分配給位於卡吉(Al Kharj)

的蘇丹王子空軍基地的第60中隊。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薩博2000“愛立眼”預警機

巴基斯坦於2006年訂購了四架基於薩博2000的“愛立眼”。第一架於2009年12月交付,其餘的在2010年交付。巴基斯坦空軍最初計劃採購六架飛機,但後來兩架的採購沒有進行,而是購買了我國生產的基於陝飛運-8F-600四引擎渦輪螺旋槳運輸機的KE-03/ZDK-03“喀拉崑崙之鷹”預警飛機。後者是在2008年訂購併從2011年開始交付的。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我國產KE-03/ZDK-03“喀喇崑崙之鷹”預警機

巴基斯坦“愛立眼”飛機裝備了第3空中預警中隊,這是位於米納斯(Minhas)的第33戰術聯隊的一部分。2012年8月,在巴基斯坦塔利班組織的9名成員對米納斯發動的襲擊中,一架飛機被摧毀,另外兩架則受到嚴重損壞。兩架受損的飛機在巴國內由巴基斯坦航空綜合體(Pakistan Aeronatical Complex,PAC)

進行了重建、測試和認證後重新投入使用。第一架飛機在2015年重新進入巴基斯坦空軍服役,一年後第二架飛機也重新服役。由於對KE-03的性能不甚滿意,巴基斯坦於2017年5月又訂購了三架基於薩博2000的“愛立眼”飛機,並於2017年12月開始交付。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薩博2000預警機的內部任務專家工作臺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薩博2000“愛立眼”的內部結構

阿聯酋終於在2015年11月訂購了傳言已久的能力更強的“愛立眼”系統。除了將載機換成了更大的龐巴迪“全球快線6000”公務機之外,它還選用了探測距離大大增加的“愛立眼ER”新雷達。這使它成為了“全球眼”的首發客戶。阿聯酋將這架飛機稱為“轉換角色監視系統(Swing Role Surveillance System,SRSS)”,最初訂購了兩架飛機,交易價格為12.7億美元。2017年2月又增購了第三架,價格為2.38億美元。首架“全球眼”飛機於2018年3月14日在瑞典

林雪平(Lingkōping)進行了首次飛行,第二架飛機在2019年1月3日首飛。

“全球眼”預警機

阿聯酋在2019年11月19日開始的迪拜航空展期間宣佈其計劃再購買兩架“全球眼”飛機。薩博表示將就此進行談判,目前尚未簽署合同修正案或收到與該公告有關的正式訂單,但該協議的估計成本為10.8億美元。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全球眼”預警機

“愛立眼ER”雷達使用了氮化鎵(GaN)技術,可以檢測雷達截面更小和速度更快的目標,並且探測距離比之前擴大了70%。與之前的“愛立眼”相同,天線安裝在飛機背部的天線罩內。但與早期平臺不同的是,“全球眼”是一個多傳感器系統,除“愛立眼”外,還配備了意大利萊昂納多公司(Leonardo)的“海噴霧(Seaspray)7500E”X波段海面搜索雷達,FLIR系統公司的“星(Star)”SAFIRE多任務光電傳感器以及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和IFF/ADS-B敵我識別系統。其基本配置具有五/個用於空中指揮和控制的機載任務專家工作站。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全球眼”飛機主要組成部分

薩博公司也研究了提供360°全覆蓋的選項,但發現實現這一點所需的費用巨大,而獲得的收益有限,完全得不償失。不需要全方位覆蓋也使得新的“愛立眼ER”雷達可以繼續使用原來的背部整流罩。盡管英國在其最近的預警機換代計劃中選擇了“全球眼”的競爭對手波音公司的E-7A“楔尾(Wedgetail)”預警機,並且表示“愛立眼”不能360°全覆蓋是對其不做考慮的原因,但每種解決方案都具有其優勢,用戶可能會根據自己的要求選擇其中一種。

雖然737可能代表了更好的純空中預警指揮平臺,它所擁有的更多的任務人員賦予了其更強的指揮控制能力,但“全球眼”以及其他基於“愛立眼ER”雷達的解決方案被認為可以提供出色的多角色和多域監視性能,為用戶帶來強大的陸上和海上監視能力。有些人將737空中預警指揮機與“全球眼”之間的競爭描述為一種專職的防空/空中戰鬥管理飛機和一架用途更廣的跨域監視工具的對決。

從“愛立眼”到“全球眼”,北歐小國瑞典的獨立預警機發展之路

“全球眼”的主打賣點就是多用途性,對空中、海上、陸地目標都具有強大監視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