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鱘魚進行基因測序,發現它們是地球上的“初代”脊椎動物

對西方魔幻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能會了解,在西方的傳說中有一種叫做“瑪土撒拉”的人,即血族之人,它們活了兩千年之久。在《聖經》中也有一位叫做瑪土撒拉的人,據說他活了969歲。總之,瑪土撒拉是西方文明中長壽的代表。

科學家對鱘魚進行基因測序,發現它們是地球上的“初代”脊椎動物

鱘魚有時也被人稱為“淡水魚中的瑪土撒拉”,並不是因為它們能活得很久,而是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它們已經非常古老了,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從化石的研究中可以瞭解到,鱘魚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5億年前,從那時候到現在,它們幾乎沒有進化過。

在最近發表於《自然生態與進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維爾茨堡大學和萊布尼茨淡水生態和內陸漁業研究所(IGB)的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對鱘魚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他們能夠證明,自恐龍全盛時期以來,鱘魚的遺傳物質的變化非常小。

科學家對鱘魚進行基因測序,發現它們是地球上的“初代”脊椎動物

“鱘魚基因組能幫助我們揭開脊椎動物祖先的一個重要謎團。”曼弗雷德·沙特爾教授( Professor Manfred Schartl)解釋了科學家對這種魚類感興趣的原因。就進化史而言,鱘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它們是今天的30000多種骨性魚類的祖先,96%以上的現存魚類物種都是它的後代,這幾乎佔了所有已知脊椎動物物種的一半。所以說鱘魚是“初代”脊椎動物一點也不為過。

沙特爾教授和他的同事們能夠證明,鱘魚在大約3.45億年前的上泥盆紀或石炭紀的某個時期分支到了自己的進化道路上。從那以後,它們的外表變化很小,這在它們的遺傳物質DNA中表現得也很明顯。

科學家對鱘魚進行基因測序,發現它們是地球上的“初代”脊椎動物

為了證實這一點,遺傳學家必須仔細觀察由鱘魚基因編碼的蛋白質。事實上,他們的計算表明,這種所謂的蛋白質進化速度非常緩慢。雌性鱘魚的蛋白質進化速度與腔棘魚或鯊魚相似,這兩種魚類在海洋中游蕩了3億多年,幾乎沒有變化。

序列分析結果表明,鱘魚的基因組由120條染色體、47500個蛋白質編碼基因和18億對鹼基組成。研究人員還顯示,大約1.8億年前,鱘魚複製了它的基因組,留下了這個物種。基因組複製並不出人意料:“這種過程反覆對脊椎動物基因組的進化產生重大影響,”曼弗雷德·沙特爾說。它們的祖先在進化史上已經經歷了兩次“全基因組複製”。有些物種經歷了三四次這樣的過程。

科學家對鱘魚進行基因測序,發現它們是地球上的“初代”脊椎動物

鱘魚的確切基因組狀態在科學家中長期存在爭議。雖然有人認為鱘魚是多倍體的,這意味著基因組被多次複製,但也有人將鱘魚解釋為“功能性二倍體”,指的是一種先複製其基因組成為四倍體,然後隨著進化再次降低基因含量的物種。儘管染色體仍然存在於兩對染色體中,但它們各自分開了。

“我們已經發現鱘魚還沒有回到二倍體狀態。相反,它保留了出人意料的高度結構和功能多倍體,”曼弗雷德·沙特爾說。這種保留可以歸因於大部分鱘魚的基因組的分子進化速度緩慢。

科學家對鱘魚進行基因測序,發現它們是地球上的“初代”脊椎動物

基因測序是保護鱘魚物種的重要基礎。在未來,我們將能夠通過基因分析來確定這些動物的性別,這將大大有助於繁殖。這將使我們能夠控制繁殖和支持繁殖種群的管理。這是我們努力保護這些古老物種的一個里程碑。

鱘魚的壽命很長,一般能活到40歲,但它們的繁殖時間很晚,一般不會在10歲之前,這使得它們相對於更容易滅絕。許多鱘魚物種在成年後,會不斷地從海洋遷移到淡水中產卵,而由這些卵所製成的產品正是我們所熟悉的魚子醬。

科學家對鱘魚進行基因測序,發現它們是地球上的“初代”脊椎動物

由於棲息地遭受破壞、河流汙染、海洋汙染和人們對魚子醬的消費需要越來越高,大多數鱘魚物種現在已經瀕臨滅絕。如若它們滅絕,保存了幾億年的活化石及它們頑強的基因組將不復存在。

科學家對鱘魚進行基因測序,發現它們是地球上的“初代”脊椎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