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於恢|男生鄧躍

故事:於恢|男生鄧躍

故事:於恢|男生鄧躍


鄧躍是一個很精緻的男生,說他精緻是因為他很愛清潔。他留著韓式男生的髮型,眼睛不大,但是皮膚很白。

班裡在佈置考場時,都是把考號倒著貼在桌面的右下角,因為考試的時候要把桌洞反過來朝前坐。晚自習時,桌面上的膠水還沒有完全乾透。鄧躍寫字時不小心觸碰了一下,結果桌面就被膠水沾汙了,鄧躍就小心地拿出衛生紙來擦拭。

鄒巖是一個大大方方的女生,在旁邊看到鄧躍擦拭課桌時還捏著蘭花指,就很無語,有點看不慣一個男生如此細緻。鄧躍也察覺到了,就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問他們:“複習的怎麼樣?”他們說:“保證能夠及格。”我說:“你們也太謙虛了。”他們說:“不是謙虛,這就是我們真實的實力。”

鄧躍的語文成績還不錯,他曾經寫過一篇《我的老師》,就是寫的我。在文中他說我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很清爽,還說我像李白一樣放蕩不羈,認為我就是他心目中的語文老師。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我只有在上課的時候才會把自己收拾得很清爽。要說我放蕩不羈也對,只是我萬萬比不過李白。


鄧躍的文筆著實好,當時我看了恨不能加上一句批語:“知我者,鄧躍也!”我把他的作文發在了校報上,有的男生問我:“老師,鄧躍的作文是不是你指導寫的?”我說:“我只是改動了一些不太通順的語句,主要還是他自己寫的。”男生可能有點嫉妒,就說:“那也是老師指點的呀。”可惜這篇作文我沒有保留,只記得鄧躍的文筆活潑純淨,也是我一直想要努力達到的風格。如果他願意堅持寫,以後一定能比我寫的好。

鄧躍寫字很清楚,只是柔媚有餘而氣力不足,就像他的外表一樣。他的課桌上時常放著紙巾,紙巾的包裝上面寫著:“中國哪裡的姑娘最好看?”我拿起來看時,鄧躍不好意思地苦笑,因為背面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寫道:“朋友圈。”旁邊還畫著一個捂臉苦笑的小人。我也忍俊不禁,就問他:“從哪買的,這麼有意思?”他說:“是鄰班一個男生送的。”

我們有兩套練習冊,一套是跟課本配套的,沒有答案,我們叫小冊。一套是明天出版社出版的,裡面夾帶著答案,我們叫大冊。我說:“語文不比其他科目,如果不會寫,就不要硬寫,以後改的時候還麻煩。別的班都把答案收去了,我不收,你們抄答案就行。但是抄之前必須要把題看一遍,選擇題要把正確答案改過來。”學生們都很高興。我警告他們說:“別的班都把答案收去了,你們不要讓別的班知道我們還有答案,更不要借給他們。如果別的老師知道了,很可能會逼著我收答案,到時候我也就只好收了。”

也不知鄧躍是哪來的那麼大精力,就數他抄寫的速度快。我們才只學了兩個單元,鄧躍就把整冊都抄完了。可能是鄧躍喜歡語文吧,要不然怎麼會抄的這麼快?當別的學生抄大冊的時候,鄧躍就開始做小冊。我就在班上說:“鄧躍都已經抄完了啊,你們怎麼還抄的這麼慢?”他們說:“我們得看題,所以抄的慢。”我說:“鄧躍不僅抄的快,人家的選擇題也都改過來了,並且字也寫的比較好看。你們是不願意抄,所以才找藉口。”

等到學生抄完大冊,我就說:“抄大冊是為了提升一下大家的語文素養,因為都有答案,自己看就行了。以後上課的時候,我們就講小冊。”其實這兩本練習冊只需要做一本就行了。別的老師都是商量著只做大冊,而我是要求大冊抄答案,小冊自己做。


以後我們上課就先讀書,然後就對小冊的答案,整節課都上得很緊湊,所以學生不會感覺無聊。我覺得語文課不能有水分,不能讓學生閒著,否則他們就會覺得無聊,就會盼著下課。要讓他們忙的不亦樂乎,講的內容自然不能侷限於課本,甚至文史政法信手拈來遍地開花。

老師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怎樣才能學好語文?我不止一次地告訴學生:“多讀書,多讀經典。因為老師就是這麼學的,當初就是因為讀書比較多,所以才成為班裡語文最好的學生。”

我在課上講文學常識,只有鄧躍明確表示贊同,他認為老師講的這些以後一定會有用。當然鄧躍要想真正學好語文,還需要長期堅持,因為語文素養不是短期內就能提升的。那些平時就愛讀書的學生,以後一定會嶄露頭角。

唐代杜荀鶴寫的《小松》裡說:“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我在班上也跟學生介紹過這首詩,希望以後鄧躍也能以此詩激勵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