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背景介紹:此書由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Banerjee)與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所著,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個方面,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生活中很多人一說到窮人 ,就用懶惰、愚昧、不思進取等等明顯帶有有色眼鏡的視角去評判,這是嚴重錯誤的!可以說窮人之所以窮,並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有自然條件、政策環境、經濟發展,也有主觀的思維和習慣等等原因。關於貧窮的本質,建議大家看下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還有他的太太艾斯特迪佛洛合作的著作《貧窮的本質》。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這本書探尋了某些國家為什麼貧窮,也論述了為什麼扶貧工作很難取得成效。最後還給出了他們認為的解決方案。同時,作者從飢餓、健康、教育、生育等問題,還有對風險、信貸、儲蓄、小本生意等方面揭秘了窮人為什麼窮。以往我們談貧窮的原因,習慣用“貧窮陷阱”解釋,“貧困陷阱”能相對地把人鎖定在貧困中,其基本原理是這樣的:因為你窮,你就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資本的退化;因為你窮,你就缺少物質資本的投入,許多賺錢的機會因而與你無緣;因為你窮,就限制了你的活動範圍和自由,因而使你遊離於主流社會之外而日益邊緣化;因為你窮,就可能影響你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從而一蹶不振而荒度人生。

而本書作者通過深入到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去調查可靠的實際情況,發現我們相對於窮人的優勢,更多的在於那些感受不到的好處或優勢,如不需要自己加氯消毒的飲用水,公立學校強制打疫苗,穩定的居住環境等等。同時作者也揭露了一些貧窮現象的具體原因,例如(以下僅是書本部分內容)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01:窮人捱餓並不是簡單的糧食缺乏的原因,作者發現很多窮人餓的不能幹體力活了,卻沒有把錢都用來買食物,相反買了很多娛樂設備,同時他們不在意用最低的價格獲取更多能量,而在意食物的口味等。而目前世界的糧食儲備有能力讓每一個人吃飽,絕對的食物匱乏並不存在。

02:窮人做不到理智的花錢,也很難存下錢,作者發現很多窮人會在婚禮、嫁妝、洗禮、葬禮、節日歡慶中花很多錢,窮人也不喜歡在銀行貸款缺願意找親屬借或尋找高利貸等等,當然,這其中很多是由於窮人根本不知道怎麼理智花錢,也沒有意識到規劃金錢的重要性。而窮人存不下錢往往是因為其自控力不足,抵制不了誘惑,更不會理性花錢,同時疾病等突發情況更是雪上加霜。另外,銀行等金融機構也不願意給貧窮的人服務。

03:窮人對疾病的防治意識不足,在醫藥費方面的開銷比富人大,富人的錢花在接種疫苗、鍛鍊修養上,窮人的錢則花在醫院的大病和手術上。以瘧疾為例,只要一頂蚊帳,人們得病的概率就會減少。但貧窮國家的防治瘧疾工作一直沒有很好開展,人們始終處在瘧疾的危險之中,用於治療瘧疾的資金,遠遠超過購買蚊帳的所需。窮人對很多先進的的東西都不太相信,卻更願意相信自己的觀念。

04:越窮越要生孩子,生更多的孩子是窮人主觀意願的選擇,他們知道生很多的孩子會讓讓他們暫時更加貧窮,但因為他們不知道哪個孩子會有機會給他們養老,或者更窮的地方還會涉及哪個孩子能活下來。但由此滿足了數量卻降低了質量,孩子們得到的教育資源就會更少,人沒有了知識,一方面造成了愚昧無知、一方面就更難獲取財富,如此循環、永不見天日。同時,我們看到越富裕的地區越不會存在這種情況,這就和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有密切的關係。

05:窮人往往主動放棄子女教育,很多家長都將教育看成是一種讓自己孩子獲取大量財富的方式,他們抱著買彩票的心理,讓孩子去搏一搏;此家裡會傾其所有,儘量保證學習好的孩子多唸書,而不會平攤教育資源,比如他們很可能就會讓唸書不好的孩子過早退學,以保障學習好的能接受更高的教育。為這就形成了一種同胞競爭關係,有的孩子成了全家的希望,而有的孩子,天生就會為兄弟姐妹而犧牲自己。而這與沒有因材施教的教育體系有關,也與家長的思維有關,而很多沒有展現優勢的孩子,就被過早的放棄了。

06:窮人生意很難做大,其實窮人是很有創新力和企業家精神的,很多窮人其實不光種地為生,他們都有自己的小生意,因為大家覺得種地太不靠譜,純粹靠天吃飯,旱災或者洪澇災害,一下就會讓農作物化為泡影。這和很多青壯年往往都在縣城打工或者學門手藝開個小門店,但他們做生意往往是因為找不到工作,也不會全力以赴創業,更多的是追求小富即安。

07:貧困地區保險制度、放貸機構等缺失。窮人的貸款利率往往比較高,印度某地區只有6.4%是通過某種正規渠道借貸,某些發展中國家給與窮人的小額貸款,往往是政治驅動,違約率出奇高,這也是窮人貸款高利率的經濟學解釋。另外,在貧困地區很少見保險公司的身影,原因就是很難對保險公司進行有效管理,也很難對保險人進行監督,存在著巨大的道德風險,說白了就是雙方互相都不信任。

以前我們以為貧窮是一種狀態,而通過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貧窮是一個循環,因為貧窮造成的各種情形、反作用造成他們更加難以走出貧窮,要想走出這種循環,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而提高認知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書學習、開闊眼界。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本書所討論的儘管我們沒有根除貧困,但我們知道有些事情或許可以改善窮人的生活。具體見以下5個方面:

第一, 窮人通常缺少信息來源,相信那些錯誤的事情。他們不清楚給兒童接種疫苗的好處,不明白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不知道該使用多少化肥,不知道哪種方法最易染上艾滋病,也不知道政治家們每天都在做些什麼。

第二,窮人肩負著生活中的多種責任。你越富有,越容易做“正確”的決定。我們用自來水理所當然,而窮人使用氯過濾的水卻要付費。

第三,一些服務於窮人的市場正在消失,或是在這些市場中,窮人處於不利地位(銀行、學校和醫院)。

第四,很多政策會因為低效或者腐敗而失效,所以必須要引入監督機制,對政府工作人員進行監督,促使政策能夠儘可能的落實下去。

最後,對於人們能做什麼或不能做什麼,最終常變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孩子們放棄上學是因為,老師(有時是父母)認為他不夠聰明 ;水果店老闆不努力還貸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還會負債;護士不上班是因為沒人對她們在崗位上抱有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